摘要:銀版攝影法作為最古老的攝影技法之一存在一些不便于它發展的因素,有毒、時間久、不易操作等,使得它越來越不為人所知。作為全世界僅存的三位能夠拍攝8X10英寸銀版攝影師之一新井卓獲得了此次第41屆木村伊兵衛寫真獎。其實銀版攝影是一個金屬負像,所以成像非常的清晰,同時它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復制性,也讓每張照片更加有價值。
關鍵詞:新井卓攝影;銀版攝影;發展;制作
一、新井卓和他的銀版攝影
剛剛結束的第41屆木村伊兵衛寫真獎由1978年出生于日本川崎的新井卓借銀版攝影作品《紀念碑》獲得,他用這種古老的攝影法記錄下核武器對當地人們的危害。
眾所周知二戰之后日本自身文化受到嚴重迫害,日本一大群攝影師站出來呼吁尋找本國文化,其中包括森山大道、荒木經惟、川內倫子、筱山紀信、杉本博司等。木村伊兵衛(1901-1974)作為二十世紀日本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在二戰前和1950年代在日本曾經產生非常大的社會影響,其中他畫面中的東京和秋田縣的刻畫特別出名。在1974年木村去世后,日本的相關機構以他的名字木村伊兵衛命名了這個攝影獎,以用來表彰和鼓勵年輕攝影家的藝術創作。
在新井卓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些藍色,這是銀版攝影所特有的,在照片顯現的過程中,出現過爆就會形成了并不是后期添加的。新井卓作為全世界僅存的三位能夠拍攝8X10英寸銀版攝影的師之一,在他的眼里,銀板攝影的特性與其他攝影媒介有著很不同,它同時帶著時間的記憶與物質的傳遞,讓攝影的記載特性不在是單純的二維圖像記載而是包含有物質記載的三維空間。
作為唯一一個受過核武器襲擊的國家,核污染一直到現在還嚴重的影響著日本人民的生活。人與自然、能源與發展、威脅與安全的矛盾,一直是新井卓所關心的問題。一次意外的接觸到“第五福龍丸”的船員后,新井卓漸漸的對核污染背后的故事感興趣。2011年的時候,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發生,由此開始了全面的拍攝計劃,多次深入到震區的核心地帶。因此從地震廢墟一直到重建的城市,每一個他所看到的景象都被他刻畫在銀版上。銀版攝影所固有的特色,不可重復性、有毒性、永久性,或許是表現核污染最好的攝影表現法。通過銀版攝影新井卓永久的保留下了受災地點和人物本來的面貌。運用有毒的攝影方式記錄核污染帶來的危害,同時也表現出核污染對人們留下的永恒的影響。
大概世界上第一個用達蓋爾銀版攝影法拍彼岸花的就是新井卓了,彼岸花又叫地獄花。新井卓說在路過珞珈山時初次見到彼岸花,就被它純正如血的鮮紅,柔弱而筆直的一莖,不擇地怒放的潑辣所吸引。其實我們知道彼岸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前可奈何。”講述了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兩個戀人之間的故事。這些彼岸花來自核泄漏事故之后的日本福島,在日本彼岸花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就好像那些因為核污染而分開的人們。有毒的銀版攝影、彼岸花、核泄漏,這些放在一起的時候,是一個最好的傳達。
二、攝影的出現與銀版攝影
世界公認的攝影術發明者是達蓋爾,其實早在1827年尼埃普斯就在家里拍出了第一張照片。我們知道在亞里士多德時期以及我們中國的墨子年代就已經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奧秘,追溯到當時最主要的阻礙攝影產生的原因是把我們看到的影像保留下來。1825年尼埃普斯委托法國光學儀器商人查爾斯·塞福爾為他的照相暗盒制作光學鏡片。并于1827年(也有說法是1826年)將其發明的感光材料放進他的照相暗盒,拍攝和記錄下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窗外》。拍攝的是他家窗戶外面的景物,曝光時間超過8小時。1829年他與達蓋爾合作共同研究攝影術。1833年7月5日尼埃普斯因病去世。達蓋爾死于1851年7月1日。所以我覺得他們的關系就像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由恩格斯最先發現后因恩格斯先離世,所以馬克思為了完成恩格斯的心愿接著研究發表。
《窗外》作為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從制作工藝上來說它是在蠟板上敷上一層薄瀝青,再利用陽光和原始鏡頭拍攝下來。通過長達八個小時的曝光,之后經過薰衣草的沖洗。這種拍攝方式稱作“日光蝕刻法”,又稱陽光攝影法。嚴格來講他應該被稱為攝影術的發明者,但是尼埃普斯一直沒有公開,所以也就不為大眾所公認。科學家杜森·斯圖里克說:“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個歷史,還有膠片和電視的發展,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從這第一張照片開始的。這張照片是所有這些技術的老祖宗,是源頭。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動。”所以正是因為與尼埃普斯的合作才使得達蓋爾可以再此基礎之上可以更好的去研究攝影術,從而促成了“銀版攝影”的出現。由于 尼埃普斯的“日光蝕刻法”的曝光時間太長所以也決定了它之后沒有銀版攝影傳播的更加的快。
三、銀版攝影的出現
1837年,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攝影法,他利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將其放入暗箱進行曝光,然后再加入水銀蒸汽進行顯影,最后通過普通食鹽對影像進行定影,得到一個金屬負像,但是銀版攝影有一點就非常好是成像非常的清晰而且保存的時間也很長。雖然銀版攝影的曝光也需要30分鐘,但是相比日光蝕刻法所需的時間已經短很多。并且它的畫面非常的細膩色調均勻、不易腿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復制性,每一張照片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像現在的照片可以反復沖洗。銀版攝影的每一位攝影師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工作,它所需的顯影采用為有毒有害的化學成分,所以具有毒性。但是因為它的曝光時間相對短一些,成像又非常的細膩,所以使用的人還是非常的多的。達蓋爾攝影術的發展更加推進攝影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出現在大家的生活、工作、創作中。后來著名的畫家愛德華.蒙克就很喜歡運用攝影的幫助去創作,我們知道他的母親和姐姐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正是通過攝影留下他母親與姐姐的影像得而進行創作的。由此可見攝影對生活以及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它讓更多的寶貴的資料得以留下來。
四、結語
銀版攝影法作為最古老的攝影技法之一存在一些不便于它發展的因素,也因此慢慢地消失了,越來越不被人所知。但是銀版攝影的出現使得攝影術更加發展,研究銀版攝影也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知道了攝影術出現的過程。對研究攝影史有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應愛萍.西方攝影史學的嬗變與新攝影史[J].美苑,2013,(01)
[2]崔昊,馬凱.芻議黑龍江攝影史編撰的研究框架及基本思路[J].大眾文藝,2014,(02)
[3]任春成.輯錄百余年攝影發展歷程──《上海攝影史》面世記[J].美術之友,1994,(01)
[4]通古斯基.170年的攝影史[J].人像攝影,2009,(10)
[5]顧錚.作為新學科領域的攝影史:歷史、現狀與反思[J].中國攝影,2011,(02)
[6]顧錚.作為新學科的攝影史:歷史、現狀與反思[J].文藝研究,2010(08)
作者簡介:鮑文慧,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學歷: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