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今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比比皆是,然而令讀者和觀眾滿意之作少之又少。《鬼吹燈之尋龍訣》電影的上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對盜墓電影的期望,它的成功之處和電影歷史上的各類型改編電影密不可分。
關鍵詞:尋龍訣;鬼吹燈;網絡小說;情節
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中屢見不鮮。如莫言的《紅高粱》,沈從文的《邊城》等經典作品以電影模式呈現在大熒幕上供觀眾觀看。緊湊的劇情和豐滿的畫面色質感,將讀者關于作品的想象和電影所傳達的意境融合起。
故事意味著“講什么”,敘述意味著“怎么講”。生活本身的無常無往,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人們對故事和講述故事的內在需求。敘述故事是人類克服自身的有限性、把握生活的無限性、超越世界的外在性的一種方式。
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信息世界。人們使用計算機查詢信息、進行社交,包括用網絡來實現很多人的作家夢。當小說在網絡中流傳,受眾增多,為作為大眾文化消費對象的電影奠定了基礎。
本文將以網絡小說《鬼吹燈》及其改編的電影《尋龍訣》為例分析其成功點。
一、網絡小說
“小說是最能滿足人們將生活與藝術緊密結合之愿望的文學形式。”[]因為出版、商業等因素對傳統文學的限制,很多普通人難以進行小說的創作和發表。網絡小說形式的出現,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開始進行文字的創作,并且最大程度上滿足了網絡最大的接觸者——青年群體的需求。
何謂網絡小說呢?對這一概念的定義自網絡小說產生起便眾說紛紜。部分學者認為一方面來說,網絡小說是將傳統紙質小說數字化,然后將這些文字發表在網絡上。對于這種方式來說,網絡只是一種新的媒介,用于更大范圍的傳播即將印刷出版或已經出版的小說,將這些小說的受眾擴大,已達到更加寬泛的傳播效果。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網絡小說也屬于學術上的文本小說,也就是不印刷出版的數字模式的小說作品。這才是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小說。比如提到的天下霸唱所寫的《鬼吹燈》系列小說,皆是起源于網絡,流傳于網絡之中,在積累名氣與讀者之后被出版商選擇將網絡小說出版為實體書,從而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使得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在某種程度上結合了起來。
網絡小說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發展之后,伴隨著人們的肯定與否定迅速成長起來,從稚嫩的沉溺于兒女情長的單一模式演變為多向發展的具有穩定性的文學形式。在這一文學形式下,眾多的網絡寫手及其的忠實讀者層出不窮,逐漸成為了中國大陸文學的一股中堅力量。
2000年,痞子蔡的作品《第一次親密接觸》被改編為電影,雖然因為電影的制作遭受到了讀者的質疑,沒有借由小說的人氣獲得市場的認可,但是這也開啟了網絡小說與大眾藝術聯合發展的道路。
直到2010年的網絡小說《杜拉拉升職記》和《山楂樹之戀》的改編成功,小說改編的電影在觀眾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掀起了一股小說改編的浪潮。
二、網絡小說改編的原因
近幾年,網絡小說的改編屢次成功,再次凸顯了網絡小說有別于傳統小說的獨特性,也暗含了大眾文化的消費需求的轉換。
網絡小說的素材豐富,創作和傳播方式與傳統小說都存在不同點,我們可以從網絡小說的原創性及其類型化來看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的不同。
從原創性來說,網絡小說大多是寫手的原創作品,也不乏改寫的非原創小說,即“同人小說”。在這一類的原創小說中,作者的素材來源于對生活的體驗,對網絡信息的搜集整理,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們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所聞寫在自己的文字中,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和情節等大多取自于自己身邊的生活和人物,對讀者來說具有親切感,更接近于口語化的敘述模式讓讀者讀起來更具有新鮮性。
電影也是用來講故事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可以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直觀的表現方式可以使得觀眾心靈上產生更為直接的共鳴和顫動。小說的改編是否成功就在于改編后拍攝的電影是否能夠在內容和藝術表現上將觀眾的內心打動,給與他們心靈上的震撼。
三、《鬼吹燈》
天下霸唱于2006年發表于網絡上的小說《鬼吹燈》系列小說,是一部糅合了現實與虛幻,盜墓和探險的網絡小說。小說講述了三個摸金校尉胡八一、王凱旋和Shirley楊以一本傳下來的秘書殘卷為引導,在離奇詭異的地下世界中展開了一段又一段危機四伏的冒險旅程。
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便是改編自《鬼吹燈》八部小說之中的后四部。電影內容主要講述了胡八一、王凱旋和Shirley楊在金盆洗手之后,在美國見到曾經的初戀丁思甜一直心心念念的彼岸花出現,三人決心返回中國再一次開啟了探墓尋謎之路。
同樣的,《鬼吹燈之九層妖塔》也是改編自《鬼吹燈》,然而在故事情節和角色選擇上與原著中的情節和人物的性格外貌差別太大,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以至于造成了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后的反響差強人意,得不到觀眾的認可。劇情拖沓,重點不突出,將小說中曲折離奇的故事在電影中改編的面目全非。
(一)《鬼吹燈之九層妖塔》
小說中的奇,在于故事中形形色色的動植物和各色各樣的墓葬。然而其中的奇,也是在于真實存在的基礎上發揮想象,進一步的夸大或者虛構,使小說充滿玄幻的氛圍。比如小說中提到的雮塵珠,又被稱為鳳凰膽,在歷史上記載是傳說為似玉的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外觀酷似人的眼球,自商周時期就被認為是一件可以讓人修煉成仙的神器。反觀《九層》中的故事,隨意編造的王子、守陵人等,讓小說的讀者不禁會猜想,這個電影只是一部披著改編之名的一個全新的虛幻的故事,將胡八一和Shirley楊的愛情擴大化,反而把故事應該著重描寫的探險的過程簡單化,應該存在的盜墓的過程和工具、手法全被一把槍所替代,故事的看點也被弱化,使得整部電影毫無出彩之處。
《鬼吹燈》小說的主要人物就是胡八一、王凱旋和Shirley楊三個個性鮮明的摸金校尉所組成的鐵三角。胡八一的胡說胡有理,王胖子的胡侃和對胡八一的信任,Shirley楊的聰明冷靜果敢。再看《九層》中的鐵三角,Shirley楊在失蹤前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胡八一和自己的父親,在失蹤被找到之后成為了似外星人的存在,忘記了很多事,也不記得胡八一;胡八一變成了一個被人推著往前走的憤青,而王胖子變成了一個毫無存在感的小配角。
盜墓的活動變成了不停地逃跑和拿著槍對著怪物掃射。寶物沒有了,機關也被忽視了,中國傳統的墓葬變成了科幻的故事,只有虛幻的守門人和傳說似乎能起死回生的神奇的棺槨。
(二)《鬼吹燈之尋龍訣》
相對于不被觀眾接受的《九層》而言,《尋龍訣》在觀眾中的接受度要高很多,電影在最大程度上忠實于原著,還原了小說中的場景。
1.情節
情節是講述人物關系和人物的行動所構成事件發展的過程,一般包括開始、經過、結果等部分,用來表現事情的發展和人物的性格等關系。
在原著小說《鬼吹燈》中,作者天下霸唱用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構建了一個屬于自古就存在的盜墓者的世界。故事講述的是胡八一和發小王凱旋在一本名為《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指引下,和美籍華人Shirley楊進入地底墓穴,為了找尋解除Shirley楊家族遺傳疾病的方法到之后引發的一系列盜墓事件。驚險、刺激的探墓情節,神秘的古之文化,連貫的劇情推進,基于現實卻又附有作者想象力的專有名詞,吸引了大批讀者追隨著作家的思維和腳步,一年又一年的跟著作家設定的謎一樣的線索往前走著。
電影和小說兩種不同形式的敘事模式,在敘述故事情節的時候選用了不一樣的表現方法。電影《尋龍訣》在劇情上結合了小說的驚險刺激,選用了小說之中最有價值的在地下探墓的情節,將大量的劇情設置在地下墓穴之中,送給觀眾一個奇特的視覺盛宴。
導演和編劇特別的選用了小說中的胡八一和王胖子下鄉當知青,和對丁思甜的初戀感情來引起后文的王胖子獨自回國,胡八一和Shirley楊為了追回欲找到曾經答應丁思甜找到她心心念念的彼岸花的王胖子而回到國內再次合體的摸金校尉。導演認真學習中國變幻莫測的風水八卦學說,并親身進入已開放的古墓中進行實地探索和了解墓穴文化。
最有價值和吸引力的探墓情節被放大和更加具體化,地下墓穴中的鬼門關和奈何橋,奇妙變幻的八卦學說在橋上的應用,空曠宏大的古墓空間,復雜精細的墓穴機關,擁有驚悚感的墓中細節的美術設計,在學習和借鑒好萊塢大片的同時運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此同時將恐怖的布景簡單化,制作成為小孩也能接受的接受程度。
2.片尾
電影的片尾仿佛看上去只是由一幅一幅的畫組成的一個鏡頭,細看之下,卻發現其中導演的深意。
一個大的太極陰陽圖為開端,逐漸演變為一個八卦和羅盤。浮雕門的背景,黑底金畫的高端大氣,無一不透露出電影中不時提到的“正宗摸金范兒”。眼球的圖形對應了《鬼吹燈》小說的線索,精絕古城的圖騰和龍嶺迷窟的記號等,而眼球形狀的鳳凰膽就是Shirley選擇回國和進入墓穴探墓的原因之起,是精絕女王和雮塵珠的秘密所在。八卦圖圍繞在眼睛四周,鳳凰膽和古時的風水八卦也是密不可分的。
細節的處理和小說遙相呼應,這也許也是《尋龍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成功的原因。
3.大金牙
影帝夏雨飾演的大金牙是最不符合原著也最適合原著中的角色。初出場之時,近似于猴子的形象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大背頭,小胡子,古銅的膚色,瘦削的身體,微佝僂的背脊和那一顆發光的大金牙,讓人不自覺的聯想到一個市儈的商人形象。而他,就是一個古董商人,精打細算,斤斤計較,唯利是圖。
小說中的大金牙是一個似乎帶著書卷氣的古董商,身體不好。他知曉很多古玩知識和高潮的忽悠本領,膽小,卻還是想跟著胡八一來一次真正意義的探險。
而電影中的大金牙從外形上就開始打破讀者對大金牙的常規想象。他近似于猴子的外貌,戴著一頂圓頂帽,一臉討好的對著來者討價還價,尤其是他古銅色的肌膚,和原來腦中所設想的病秧子的形象有著明顯的區別。他裝作被子彈打中,讓王胖子背著他跟著摸金校尉們往前走,一路走一路偷偷的摸著明器藏在身上,儼然一副小商人的嘴臉。這樣見錢眼開的人在遇到Shirley被抓走之時,一邊吃著藥一邊對著胡八一哭泣地說自己的無能,對朋友的真心,才是為什么遇到事情的時候胡八一和王胖子會拉著他一起想辦法,他是可以作為他們的后方保障的存在。
夏雨版的大金牙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古墓中向虹大師求情,讓她放過摸金一門。大金牙是個奸商,最擅長忽悠別人,然而在危急時刻,他所想的卻不是要對方付完剩下的定金,是祈求對方放過三個僅存的摸金校尉。他叫他們為鐵磁,這在北京話里是鐵哥們的意思。對于一個見錢眼開的商人來說,放棄利益而選擇朋友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你可以說他是個貪財的小人,為了高額利益帶著王凱旋來到虹大師的隊伍來尋找他們需要的東西;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他可以拼命去求人只為了救下自己的鐵磁。夏雨的表演也許略顯浮夸,卻演出了一個真正的帶有夏雨風格的大金牙,不是一味的將書中的那個貪財勢力的大金牙呈現給我們。
四、結語
作為一部由網絡小說所改編而成的電影,《尋龍訣》無疑在大多數的讀者看來是成功的。他們真實的塑造了書中的角色的形象及特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自己的特色,使得人物形象不僅僅局限于書中所描寫的字面的特征,接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網絡小說的改編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接觸點,它的成功與否往往與導演、演員和觀眾有著直接的聯系。是否忠實于原著,或者改編的作品是否能夠符合大眾的心里,都將是影響改編的電影作品的效果的直接原因。
【參考文獻】
[1]曹文軒.小說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2]覃思思.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策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
[3]高立新.《法國中尉的女人》:小說原著與電影改編的敘事差異[D].華東師范大學,2014
[4]劉四.莫言小說的電影改編[D].湖南師范大學,2014
[5]謝宏娟.中國網絡小說影像改編作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
作者簡介:嚴琰(1991-),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數民族文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