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昊
摘要:輔導員的工作既重要又瑣碎,在我做輔導員的四年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學生問題,有突發性的群體事件,也有個別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小誤會,積累經驗的同時也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和情況。期間有很多心酸也有收獲,也經歷了種種困難和挫折。在大學生中有一部分特殊群體,她們由于內在或外在的因素,比別的學生更加敏感,不善于表達自己,有時會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學校安全隱患之一,因而對這類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特殊群體;耐心;愛心和恒心;管理
這一學期我所帶的班級已經是四年級的畢業班了,工作的重心就是指導同學們的就業問題。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所帶班級的同學們圓滿的完成了在校的學習、實習工作任務。當然這個學期并不平靜,音樂班的學生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想比較活躍,但是學習和自律方面比較差,很多時候管不住自己。同時,班里總會有一兩個學生,由于性格和生活環境的關系,跟其他同學相處的不太和諧,經常會發生一些矛盾。本學期開學初,我就遇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案例。
一、案例介紹
2015年9月的一天晚上,我去1209班開班會,剛進班,就有學生拉著我“訴苦”。原來她們同寢室的一個學生黃某,該她打掃廁所衛生她沒打掃,讓她打掃的時候,她竟然把馬桶里積的水舀到洗手池里,令同寢室的同學無法忍受。經過進一步的詢問,我了解到,黃某平時就比較懶撒,個人衛生和寢室衛生都不注意,還經常不經同意就拿別人的東西,跟其他同學的關系也處得不好。我先安撫了學生們的情緒,然后單獨和黃某談了一次話,談話的時候,黃某表現的很正常,承認自己不該那么做,說自己就是平時不注意,以后會改正的,態度非常誠懇。
但是黃某之后的表現卻讓人失望。她之后并沒有改變什么,依舊我行我素,跟她談了幾次,效果也都不明顯。11月的一天,9班的幾個同學拉著黃某來到我辦公室,說黃某偷了同桌李某的U盤。李某說她的U盤平時在桌子里放著,突然就不見了,然后黃某就拿著一樣的U盤,還說是自己的。我讓黃某單獨留下,詢問情況,開始黃某還堅持說U盤是自己的,在我詢問了幾個關鍵問題她回答不出來后,才承認是自己拿了李某的U盤。她說因為自己的U盤丟了,老師又讓做課件,需要用到U盤,一時心急才想到拿別人的用。
二、解決方案
首先,我態度嚴肅的告訴她,不經過他人的允許私自拿別人的東西,就叫盜竊,她必須立刻向李某道歉并且保證以后不會再犯。在我的監督下,她當面向李某承認了錯誤,保證以后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李某也表示不再追究此事。然后我跟黃某的媽媽通了電話,跟她說了當天發生的事情和黃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她也跟我交流了很多,說黃某從小就自制力差,經常管不住自己,也不太會處理人際關系。希望學校老師和同學可以多幫助她。從她媽媽的談話中,我能感覺到她媽媽平時對黃某得教育也不是很得心應手。我注意到一個細節,黃某家的條件不算差,但黃某拿的手機是最老款的,她媽媽說因為黃某經常管不住自己,所以平時什么都控制著,手機都不給買好的。
我跟她說平時要多教育引導孩子,多跟她交流談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不能因為忙工作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另外教育孩子不能用太過激的方式,必要時也可以向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士求助。以后也要跟學校多溝通,畢竟孩子的未來最重要。她媽媽也答應以后多溝通交流,多引導孩子。事情基本告一段落。
三、案例分析與啟示
1.應提高大學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首先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缺乏保管自己的貴重物品、現金的經驗,容易發生財務盜竊;其次大學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留下了種種影響安全的隱患,宿舍物品未能妥善保管、隨意丟放等,給盜竊者可乘之機。因此,應加強安全教育,使廣大大學生提高警惕。
2.應該重視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本身就承受著來自生活、學習和人際關系上多方面的壓力且情緒不穩定,常被刺激和誘導。另外家庭環境也對其以后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好的家庭環境和家長正確有效的引導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要和家長聯合起來,共同關心青少年的成長。
3.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增強法律意識。要擴展安全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從典型案例教育著手,在問題多發原因、防范重點、警示提醒等方面加強宣傳、教育和引導,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自主防范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4.加強基礎文明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高校內盜竊案件的特點之一是作案人與受害人都是在校學生,很多事同寢室的室友。因此要從根本上防范和減少內盜行為就一定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傳統國學教育相結合,扎實提高大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5.加強特殊學生的動態管理,提高工作精細化管理水平。密切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動態,對特殊學生的管理工作做階段性總結和排查,探尋遺忘規律,重視在一段時間之后關注力下降和容易遺忘階段的管理和監督工作,避免動態管理“一陣風”情況的發生,提高學生教育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6.強化教育疏導。對犯錯學生的教育,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進行法律法規、校規校紀、思想道德教育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重點在于從思想上根除毒瘤。對于犯錯的學生,無論是繼續留校學習還是走入社會,都能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是我們思政教育要努力研究的問題。
四、個人體會
教育要持之以恒,思想教育更是不能有一絲的松懈。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護對于大學生在校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大學生們踏上社會的必修課。雖然大學生是高素質人才,有著較高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仍然會有不理性、不成熟的表現。比如宿舍內部舍友之間的吵架斗嘴,校內打架斗毆等現象都折射出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欠缺恰當、合理地面對突發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現代大學生的主流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分溺愛從而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體榮譽感等現象,在對人對事時總是依據自己的想法行事,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只要對方的言行稍不順意就會大發脾氣,從而導致矛盾的產生和激化,最終引發了口角之爭。另一原因是大學生的過分自尊與嫉妒。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往往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愿與人交往。嫉妒心過強的人會認為別人的存在對自己是一種威脅,甚至轉化為對別人的怨恨,從而產生偏見和言論攻擊。缺乏人際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勢必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所以對于大學生而言正確恰當地把握人際交往的原則,在生活中學會多尊重別人,多替別人找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
對于輔導員而言應正確地認識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有耐心,有愛心,有誠心地對待學生存在的各種交往障礙。同時也應加強培養大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建立團結、和諧的集體環境。比如通過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從而擴大學生的社交范圍,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自我的平臺與機會,讓同學們在活動中發現別人的長處及優點,增強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有助于個人的進步與發展,從而逐漸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觀念需要培養,習慣需要養成,只有堅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培養出社會和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陽.淺談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的教育和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12)
[2]劉靜洋.當前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的管理及教育對策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4(10)
[3]http://www.ttfanwen.com/info/fw_54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