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芳
英語是一門語言課,但和漢語習慣有所不同。語音教學,是掌握這種語言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學習能力,逐漸引起社會的重視。多年教學中,我總結了以下的方法,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這些是貼近實際情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英語語音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師發(fā)音問題多。
我對全縣幾十所學校近100名英語教師聽課觀察,根據(jù)聽課記錄記載,讀音出現(xiàn)錯誤的教師占75%,語音語調不自然的占80%,不能很好地把握連讀、失去爆破、語意句群和句子重音的占90%。因此,教師,尤其是轉崗英語教師的發(fā)音問題十分嚴重。
2.學生發(fā)音問題和不良語音習慣養(yǎng)成。
學生的發(fā)音問題更為嚴重。在學生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用漢語為英語注音,借助漢語的語音學英語語音,產(chǎn)生不合適的甚至錯誤的目的語言,形成漢語的負遷移。例如給eat注“依特”,black注“不來克”,sweater注“斯文特”,face注“肥斯”,pen注“碰呢”,ten注“騰訥”,等等。有的長短音不分如“two”“標成“兔”,“i”標成“啊”,“good morning”標成“姑爹貓你”,將eat[i:t]讀成/it/,這種現(xiàn)象在小學3-6年級都有出現(xiàn),如此等等。許多學生沒有獨立識詞的拼讀能力,學習英語靠鸚鵡學舌。
二、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策略
1.注重學生個體。
初接觸英語語音,從零開始的小學生的模仿對象主要以老師為主,所以老師必須掌握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方式,自己要具備正確的語音聽說讀寫技能,才能以身作則。要打好正確的語音基礎,還要提供大量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配合教學,可以找一些地道的錄音或視頻語音材料充實教學內容。國外的一些兒童詩歌或童謠都是不錯的材料,它們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是模仿示范的好材料。另外,在剛起步時,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注定他們學習的進程有所不同,所以我們要注重個體,指定任務,定時檢查,適當指導,及時矯正,對接受能力強者予以表揚,對弱者予以鼓勵,這都是重視個體的方法和表現(xiàn)。
2.訓練發(fā)音技巧。
語音學習的首要任務就是將音發(fā)準,要將一個音讀準,很重要的一點是掌握發(fā)音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模仿是關鍵。模仿不僅是指聲音的模仿,更是口型的模仿。對他們不必過多講解發(fā)音位置,他們很難分清“齒槽”、“前舌”、“后舌”等部位,也難于控制。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講發(fā)音方法,在初學階段,發(fā)音方法和發(fā)音技巧的訓練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更為形象的描述和直觀的演示,讓學生掌握發(fā)音方法。如:/е/,可以告訴學生發(fā)這個音時做微笑狀,/ai/學生容易發(fā)成“愛”音,老師可用手勢(四指并攏,與大拇指配合做開合動作)提示學生注意口從開到合的動作,輔音/η/也是學生難發(fā)的一個音,不容易與/n/區(qū)別開,老師可以讓學生從漢語的后鼻音中分解出它的發(fā)音,如“正”的尾音,/θ/和/e/的發(fā)音易和/s//z/混淆,學生也不習慣這種發(fā)音,我們可以帶著學生一塊兒練——咬舌尖、發(fā)音,發(fā)/e/時,一同體會那種“麻麻”的感覺。這種練習應與單詞教學巧妙結合,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發(fā)音方法。
3.通過游戲、競賽訓練。
小學生好動,就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小學生好勝,就讓他們在競賽中練;小學生好奇,就讓他們在懸念中猜。通過生動活潑的游戲加快認讀,促進記憶,熟練拼讀。通過緊張而激烈的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如:“比一比,誰的音發(fā)得最佳”的競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養(yǎng)成仔細聽音、觀察口形、認真模仿的好習慣。學生十分喜歡做這類游戲,而教師又利用學生的興趣,在玩玩賽賽中鞏固所教知識,教學效果很好。
4.巧用詩歌教學。
教師還可選擇一些詩歌、繞口令、歌謠、歌曲等,讓學生練習,或讓學生欣賞性地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在美的熏陶中獲取英語語感。學生能通過自己一口漂亮的語音語調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如:練習元音[ai]的發(fā)音,一年級的英語書上就有這樣一首兒歌:“I like my bike.I like my bike.I like my kite.I like my bike and my kite.”在讀的過程中,配上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學生不由自主地隨著節(jié)奏打拍子,熱情洋溢,滿足了他們的娛樂愿望,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即使課后,他們也會背誦這些有趣的韻律詩,從而達到練習語音的目的。
5.培養(yǎng)學生語感。
學習語音,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貞涀约鹤x師范時的專業(yè)課上,精讀老師用掉半個學期的時間和我們系統(tǒng)地學習音標、語調、節(jié)奏、重讀、連讀、失去爆破等語音知識,而我印象特別深的是“Thank you”的發(fā)音。當時老師就站在我跟前,要我看著她模仿她的發(fā)音?!跋劝焉囝^輕夾在上下齒之間,讀的時候快速地縮進去,發(fā)好[θ]的音?!崩蠋熓悄菢拥膰栏瘛⒛托?,我跟了好幾遍,終于讀準確了,并銘記在心一直到現(xiàn)在。由此我想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雖不能要求每個學生發(fā)音標準,一學就會,但是利用契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行大量模仿練習,是教學中最常用的,也最容易培養(yǎng)語感。如:“Good evening”,學生剛開始讀時往往將每個音都讀出來,顯得死板、生硬。這就需要老師點撥,“good”中的“d”失去爆破,只做口腔動作而不用發(fā)出聲就行了,模仿幾次,學生就一定能掌握。還有“take a bus”“have a look”,我們一定要強調連讀,注意在教學中養(yǎng)成“溫故而知新”的好習慣。通過大量模仿練習,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多了,不像理論那樣難以理解,而且實例練習,記憶比較深刻、牢固。
6.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從而建立自信。我對學生的語音評價方式很特殊,采用“查字典比賽”、“學生評價”等形式。一個球隊有明星效應,我覺得一個班級也必須有個明星帶動整個班級,于是,我就舉行“查字典比賽”對他們的語音進行評價。我在黑板上寫出10個新單詞,劃出字母及字母組合,讓學生查字典,把相應音標寫出來,讓他們正確讀出來,看誰讀得又快又準,然后評出“語音之星”。我還在班上培養(yǎng)了一些測試員,然后讓這些測試員對其他學生進行測試,并寫上相應評語。像這樣的評價方式,會使學生你追我趕,取長補短,人人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