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譯心
摘 要: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開展戶外活動,有利于鍛煉幼兒的身體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然而,戶外活動也是一項充滿危險元素的活動,因為在活動中幼兒需要不斷地跑、跳、爬、鉆等,加上幼兒本身年紀尚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稍不注意,就會有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的情況發生,所以,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安全意識,讓幼兒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是幼兒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 戶外活動 幼兒 安全意識 游戲規則 引導 檢查
根據對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幼兒的意外傷害,如跌倒、摔傷、骨折,等等,都是發生在戶外活動中,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幼兒年紀尚小,身體協調性差,缺乏基本的危險防范意識,沒有自我保護能力。所以,幼兒教師就應承擔起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幼兒安全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義務與職責。那么,我們該如何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安全意識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個人觀點陳述。
一、進行集中教育,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提高幼兒安全意識。
幼兒年紀小,缺乏生活經驗,辨別意識能力差,他們無法準確判斷什么行為是危險的,什么行為是安全的,總是想玩什么就不計后果地做。由于班里幼兒太多,我們在組織開展戶外活動時無法做到留意每一位幼兒的行為,因此,在戶外活動中總是會出現某位幼兒摔倒了,某位幼兒的腦袋不小心碰到了運動器械上,某位幼兒的膝蓋磕破了等不良現象。鑒于此種情況,幼兒教師就應對幼兒進行集中教育,告訴幼兒在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并討論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危險情況的發生,同時,讓幼兒詳細了解游戲規則,建立強烈的游戲規則意識,如此,才能使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收斂自身行為,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識,進而減少危及幼兒身體健康情況的發生。
比如:在大型玩沙區,為了避免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我們在組織幼兒玩之前,要告訴幼兒有關玩沙子的注意事項,如:不可以揚沙子,因為旁邊有人的話沙子會傷害到他人;不能在玩的過程中把手放在嘴里,不能吃沙子,以免細菌、病菌等進入身體;眼睛不舒服,絕不能用手揉眼睛,否則沙子會進入眼睛里,正確的做法是大聲呼喚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樣,通過集中教育,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幼兒才會在玩耍過程中約束自己的行為,進而消除安全隱患,真正體驗到玩沙的無窮樂趣。
二、進行正面引導,讓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避免幼兒盲目模仿。
幼兒時期的孩子頑皮好動,而且辨別是非能力弱,在戶外活動中他們總是會做一些存在危險因素的行為,如:玩著玩著,一位小朋友開始使勁推另外一位小朋友,當然,這位“推”的小朋友并不是出自傷害另外一名小朋友的目的,而是純粹覺得好玩,見狀,別的小朋友也開始跟著推擠起來,他們覺得這樣十分有趣,卻沒有意識到其中所潛在的危險性因素,這可能會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小朋友摔倒,甚至會有踩踏事件的發生。
對此,筆者認為,對于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讓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從而避免幼兒對具有潛在危險因素的行為進行模仿。比如:在戶外活動中組織幼兒玩滑梯時,有的幼兒還沒等正在滑的幼兒從滑梯下滑下來,就開始滑,有的幼兒還會采用不正確的滑法,如:半蹲著滑、趴著滑等,其他幼兒覺得這樣好玩,紛紛開始效仿。這時,我們就應該對幼兒的這種行為加以阻止,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后果是會使自己的手、腳等器官受到損傷,玩的時候要使用正確動作,這樣才能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如此也能幫助幼兒初步養成一定的安全意識。
三、及時對戶外活動場地、設備、器具進行檢查,排除安全隱患。
在戶外活動中,有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不是由于幼兒自身缺乏安全意識和教師缺乏嚴格的監督管教造成的,而是與戶外活動的物質基礎有關,如:玩滑梯時如果有螺絲松動,那么就會有幼兒摔傷危險情況的發生,如果自制的戶外玩具有破損,幼兒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使自己的手、腳等器官受到損害。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應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首先對活動的場地、設備、器具等進行全方面檢查,從而排除安全隱患,確保幼兒安全。
比如:在活動前,我們要對活動場地中的各種障礙進行清除使場地的安全性得到保證。對于活動所需要的設備、器具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有問題的及時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維修,從而徹底清除安全隱患,確保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的安全。
綜上所述,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通過參與戶外活動,可以增強身體體質,鍛煉各種能力,進而實現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但是,戶外活動也是一項充滿危險性因素的活動,幼兒教師必須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培養幼兒安全意識,讓幼兒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從而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戶外活動中。
參考文獻:
[1]趙娜.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與幼兒人身安全[J].中國校外教育,2013,02(20).
[2]齊國艷.確保幼兒戶外活動安全的幾點做法[J].吉林教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