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要】 目的 探討嬰幼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延遲關胸的監護要點及臨床效果。方法 84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 通過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2例。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方法。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疾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 臨床給予心功能維護、感染預防、實施出入量管理、實施呼吸道管理以及實施營養支持等, 最終能夠發揮顯著效果, 將患兒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有效降低。
【關鍵詞】 嬰幼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延遲關胸;監護要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91
當前針對小兒心臟外科手術群體表現為低齡化的特點, 并且因為臨床實施畸形矯正獲得的滿意度較差, 對患兒實施手術操作的時間長等系列原因[1]。本文主要針對本院收治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延遲關胸患兒, 臨床研究有效方法進行護理干預, 最終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獲得顯著降低, 現將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4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 通過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 42例。觀察組男29例, 女13例;年齡6 d~6歲, 平均年齡(2.35±0.87)歲;手術類型:大動脈調轉手術(Switch手術)16例, PA矯治術15例, 右手室雙出口(DORV)矯治術11例。對照組男30例, 女12例;年齡7 d~
8歲, 平均年齡(2.39±0.89)歲;手術類型: Switch手術19例, PA矯治術16例, DORV矯治術7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普通護理方法;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護理方法, 具體包括:①對患兒實施心功能維護。患兒受到自身疾病的影響, 較易表現出心率加快癥狀、血壓降低癥狀、尿少癥狀以及中心靜脈壓(CVP)高等系列癥狀。對此針對患兒需要進行必要的心功能維護, 護理人員在完成手術后, 對患兒的心率、CVP、呼吸頻率以及血氧飽和度進行認真觀察。有效按照醫囑選擇米力農、多巴胺以及腎上腺素等藥物對患兒進行治療, 將患兒的心肌收縮力有效提高[2]。②合理進行出入量管理。觀察患兒的血流動力學表現穩定后入量, 確保膠體滲透壓合理, 針對患兒肝臟大小、顏面部情況以及球結膜水腫情況等進行準確評估, 最終醫師根據評估結果創建合理計劃對患兒實施臨床治療[3]。③對患兒實施呼吸道護理。患兒進入監護室后, 按照常規對患兒實施床旁拍片, 針對患兒氣管插管深度以及肺部情況進行有效明確, 防止管道插入過淺出現滑脫的情況, 避免插入過深導致出現肺部通氣不足的情況。在固定時間對患兒實施氣管檢查, 特別針對插管深度變化進行認真了解。適當將床頭抬高, 針對患兒實施氣道濕化, 有效將呼吸機管道冷凝水排除, 防止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并發癥的情況。④對患兒實施感染預后。針對監護室人員出入進行限制, 同患兒接觸前后, 要求工作人員認真進行洗手消毒。⑤對患兒實施營養支持。針對患兒的營養狀況進行準確評估, 對患兒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 主要包括對患兒實施胃腸內營養以及腸外營養, 有效提高患兒的抵抗力。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 對照組出現肺不張患兒4例, 膈肌麻痹患兒4例,
胸部感染患兒2例, 急性腎功能不全患兒2例, 疾病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觀察組出現肺不張患兒1例, 膈肌麻痹患兒1例, 無患兒出現胸部感染, 無表現出急性腎功能不全患兒, 疾病并發癥發生率為4.76%,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因為嬰幼兒自身體質較弱, 并且患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 進而導致自身體質表現為一定程度的下降, 導致此類患兒的手術難度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增加, 手術時間有所延長, 此外體外循環時間也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延長。患兒完成手術后較易表現出心肌水腫癥狀、循環狀態不穩定癥狀以及難治性出血等系列癥狀, 臨床需要對患兒實施延遲關胸。如果組織暴露, 會增加患兒感染并發癥的幾率, 進而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 嚴重的情況下會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本次研究中, 所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完成護理后, 觀察組疾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針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 臨床給予護理干預, 能夠將患兒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突顯護理干預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任平, 張玉俠, 顧鶯. 30例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延遲關胸患兒的護理. 護理學報, 2014(22):60-62.
[2] 張冬梅, 劉靖秋, 楊文超, 等. 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延遲關胸的護理. 武警醫學, 2011(6):549-550.
[3] 沈海濤, 閆瑋. 嬰幼兒心臟直視術后延遲關胸的呼吸道管理. 護理研究, 2012(10):912-913.
[收稿日期: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