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燕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它改善了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的模式,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大大增加了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的現象時有發生。下面就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準備不充分,合作形式化
近年來,隨著高效課堂的深入開展,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示范課、觀摩課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好像成了高效課堂的代名詞。可我們往往看到的小組合作學習卻是這樣的: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過頭,滿教室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每個人都在說,卻無人傾聽;有的小組長則唱“獨角戲”,其余同學甘愿當聽眾;有的學生則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干脆把此時作為玩耍的絕好時機……幾分鐘后(甚至更短)老師一聲令下,“停”,全體同學立即安靜下來。這樣為了合作而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缺乏合作意識,缺少合理分工,把合作學習變成了“課前發單單,上課圍圈圈,老師站邊邊”的固定模式,不去思考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要而盲目地合作,使合作學習成為有名無實的花架子。可見,充分的準備是有效合作的前提。
二、時間不充足,合作表面化
“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由于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在思維水平、認知能力等方面比較接近,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達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目的。可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合作匆匆開始,草草結束,合作時間往往不是根據學生合作學習的需要來確定,而是由教師的教學預案去掌控。例如一位老師上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其合作次數就達三次之多,每次最長不超過3分鐘,最短不足1分鐘。第一次合作(50秒):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接到命令的孩子們迅速圍成一圈,還沒依次說完,老師就叫停,開始交流。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是邊,有的說是角……第二次合作(2分40秒):請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它的面積公式。學生再一次圍成一圈,由于缺少獨立思考,學生無從下手。一分鐘后,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開始做高,剪
拼……“停”,老師再次下達了命令,學生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學具。“你們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了嗎?哪個小組來展示一下?”教室立刻變得鴉雀無聲。教師只好說:“大家再討論一下。”便開始了1分30秒的第三次合作。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看出,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討論、交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隨意性很大,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合作學習失去興趣。因而,充足的時間是有效合作的保障。
三、指導不到位,合作無序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一定要講清楚合作要求,使學生的合作有章可循,同時也使教師對合作效果有據可查。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合作指導不到位,教學秩序混亂,合作效果不佳。如一位教師在上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可能性(二)》時,把全班學生分成了8個小組,每個小組都發了一樣的盒子(內有10個紅球,3個黃球)。要求是:從盒中摸出一個球再放回去,重復20次并記錄下球的顏色。學生開始活動,有的組人人都搶著摸球,卻無人記錄;有的組每次放進球后沒有搖勻就直接摸,影響了統計結果;有的組竟然把球滾到地上,引起一片混亂……教室猶如火場,老師隨時都準備滅火,合作的效果可想而知。而另一位老師的要求如下:(1)摸球時要閉上眼
睛,做好記錄后把球放進去,搖勻后另一個同學再摸;(2)摸球時不能爭搶,更不能把球掉到地上,小組的同學要團結協作;(3)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最后組長統計每種球被摸出的次數。之后,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合作,教室里井然有序,每個組都快速、準確地完成了統計,使下一環節的匯報交流水到渠成。因此,正確的指導是有效合作的關鍵。
四、評價不全面,合作個體化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準確、科學、全面的評價能更好地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只注重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而忽略了學生的自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以及與其他小組之間的他評。教師的評價方式也較為單一,更多注重對結果的評價,而缺少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注重對合作中個體的評價,而缺少對合作團體的評價。例如開展合作學習后的小組進行全班性的匯報交流時,我們聽到的教師對小組匯報的評價常常是“你真會動腦筋!”“你的見解很獨特!”“你講的太棒了!”……讓這些匯報的學生認為集體的成績就是自己的成績,而其他組員卻沒得到老師的認可,對合作學習產生了消極的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可見,科學的評價是有效合作的
動力。
總之,合作學習不僅是有效的學習手段,還是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合理構建合作小組,準確把握合作時機,有效指導合作交流,科學開展合作評價,注重培養合作技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體驗合作、享受
合作。
參考文獻:
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