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 要:“心塞”是2014年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它是一種情緒,指心里堵得慌,難受,說不出來的痛苦或者周圍有不順心的事讓你心里很不舒服。現今在社交軟件網絡媒體中被廣泛使用。本文通過對心塞二字進行歷時考察,發現其能夠或可能組合成詞的原因,意義結構自然常見,并且推導出它具有形容詞的詞性,最后還對它流行的原因稍作分析。
關鍵詞:“心塞”;語義;組合能力;句法成分
0 引言
“心塞”一詞作為網絡流行語,在2014年被廣泛應用,2015年1月20日,人民網數據顯示“心塞”在2014年流行語中排名第6。至今“心塞”一詞在網絡媒體、新聞報刊以及我們的日常交際中仍然熱度不減。人民網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是國際互聯網上最大的綜合性網絡媒體之一,因此具有較大影響力。所以本文所有語料均來自于人民網。經過我們的查找搜索發現,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心塞”一詞共出現近萬次,2014年4月以前僅出現18條,但都不是流行語“心塞”現在的意思,如:
老先生曾因腦梗、心塞等發作到柳鐵中心醫院治療... (1)
太醫診斷出武媚娘,心塞郁結,被寒氣所侵,需要熏蒸... (2)
心塞怎么辦?橘皮、蓮藕是天然順心丸。 (3)
例(1),心塞是心肌梗塞的簡稱,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心塞作為醫學術語出現我們在人們網僅發現3次。例(2)和例(3)心塞還沒有發展成一個詞,是兩個詞即它們是主謂結構的短語分別作主語和謂語。
在近兩年,“心塞”一詞作為網絡流行詞被廣泛使用,如:
覺不夠睡,飯也是餿的,《跑男》的工作人員經常要面對這種心塞的狀況。 (4)
吳亦凡Bad Girl:被繁華硬襯的失落才是最心塞。 (5)
所以中國的劇迷一般要在每周一上午才可以看到完整版,而且上午一般沒有字幕,下午完整版字幕才出來,很多人表示心塞。 (6)
例(4)是“心里堵得慌,難受,說不出來的痛苦”,例(5)是“表達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例(6)是“擔心,著急”的意思,均用來指人,表達著各種難受,痛苦,無可奈何等復雜的思想感情。
心塞還可以用來指物,不過在人民網上還沒有發現這種用法,但是我們在《中國紡織報》中發現一例:
油價深陷“滑鐵盧”化纖面料心塞如何解?(《中國紡織報》2015/1/7) (7)
這里說化纖面料“心塞”,是運用了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將油價下跌給化纖面料企業帶來的影響描寫的生動形象。也可見心塞的主語擴大了,不僅僅指人,也被用來指物。
1 “心塞”古今語義相同,結構簡單明了
“心塞”之所以能作為詞在近兩年如此流行,基礎條件是成詞過程自然,容易理解出現在的流行意義,而且其結構簡單,能夠或可能凝合成詞,其原因我們通過歷時考察便可得知。“心塞”最早出現于帛書周易,“井渫不食,為我心塞”(《周易·井卦·九三爻》)通行本中“塞”作“惻”,意為心里想不通。下面分別對心塞二字進行歷時考察。
1.1 “心”的歷時考察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這是心的本義,指人的心臟。如:
其祀中霤,祭先心。——《呂氏春秋》 (8)
心還有內心之意,如: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詩·小雅·杕杜》 (9)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發達,所以古代人以心為思維器官,故后沿用為腦的代稱。如:
心之官則思。——《孟子》 (10)
所以心在古代有心臟,內心,思想,精神等含義。
我們通過查找工具書發現心在《古漢語字典》是“心臟;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稱”;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是“心臟;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我們通過對比發現“心”在古代和現代意義差別不大。
1.2 “塞”的歷時考察
再看“塞”字,它有三個讀音:sāi,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塞,隔也。”也就是阻隔,堵住的意思。如:
四塞世告至。——《禮記·名堂位》。 (11)
也有堵塞,充滿之意。如:
志氣塞乎天地。——《孔子·閑居》 (12)
五味芬芳,以塞其口。——《荀子·富國》 (13)
例(12)塞,滿也,例(13)塞,猶充也。
讀sài,通“僿”。實,堵、填充空隙,用于書面詞語中,《說文解字》:僿,實也。鄭《箋》云:塞,充實也。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詩·邶風·燕燕》 (14)
志氣塞乎天地。——《禮記·孔子閑居》 (15)
讀sè,意義同sài,用于某些合成詞或成語中,多用于書面語中,如:
戲始有朕,可抵而塞——《鬼谷子》 (16)
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解釋道:“sài,可做屏障的險要地方;sāi,把東西放進有空隙的地方,填入;sè,義同‘塞(sāi)。”可見,塞的古今音義都沒有發生變化。
1.3 心塞兩字連用的現象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詩經·國風·邶風·燕燕》 (17)
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論衡·別通篇》 (18)
則其情得,而人心塞矣。——《庭誥》 (19)
例(17)“其心塞淵”意為其心誠實而深遠,例(18)“閉心塞意”意為閉目塞聽,不思不想,例(19)“而人心塞矣”意為人的思想就充實了。
通過對心塞兩字的歷史考察,我們發現心塞雖有連用現象,但并沒有組合成詞,而且現在流行語心塞的意義來源均來自于心塞二字的本義即心里堵得慌,這是“心塞”的基本意思。由本義可引申為心里難受痛苦,因為周圍不順心的事都會讓人心里堵得慌,讓人無可奈何或難受,因此其引申意義比較自然,也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同時它也迎合了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占優勢的趨勢,句式短小,結構簡單,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容易被使用和傳播。這兩個字的組合合乎語法規范,本身可以被人們理解,而且作為流行語這一意思仍被使用。
2 “心塞”的組合能力和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能夠或可能凝合成詞,意義結構簡單固定,表示因心里堵得慌而不順心,難受或無可奈何,帶有形容詞的意義,而且還具有形容詞的性質,我們從組合能力和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來看它的詞性。
2.1 “心塞”的組合能力
可以受程度副詞非常、很、太、更、最、十分等修飾,例如:
“充滿感慨,非常心塞,同時也更懂得珍惜感情” (20)
你們看了后會不會更心塞…… (21)
這種發現無疑是最最心塞的,會令整個旅程黯然失色。 (22)
現在碰到早晚高峰,如果你在天目山路上開車,一定會被堵得很心塞。 (23)
女生與隔離墩撞衫 這門出的太心塞了 (24)
每周一集的等待,讓眾多“稻米”十分心塞。 (25)
還可以受副詞“不”修飾,例如:
《瑯琊榜》劉敏濤飾靜妃,穿越千年還是最愛胡歌,王凱不心塞。 (26)
否定詞還可以放在心塞中間,意思等同于不心塞。例如:
開車路不堵,心不塞 ,希望不再參與看病掛號的“戰役” (27)
除此之外,心塞還有一種特殊的形態變化,就是可以構成ABB重疊式,即“心塞塞”例如:
有木有感覺心塞塞的? (28)
盡管自己曾經被她罵的心塞塞,也要堅持為她加油聲援。 (29)
話說,多花100元買了移動聯通雙4G版的用戶,現在可能是心塞塞的吧 。 (30)
由(28)~(30)例我們發現心塞塞重疊式要比心塞更加能表現出那種心里堵得慌,難受的情緒,而且我們還能體會出里面有一種撒嬌的語氣,在情感表達上更加深刻。
綜上,“心塞”能受程度副詞和否定副詞“不”修飾,內部結構較松散,可以加其他成分,還可以重疊,可見具有形容詞的組合能力。
2.2 “心塞”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幾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例如:
這些年,因為身份證很難異地辦理,千里迢迢幾番折騰的心塞,幾乎隔三岔五就會重演,其間的感觸,也加深著公眾對“辦證難”的抱怨。——做主語 (31)
心塞剁手黨 “度秒如年,感覺購物車比金沙洲大橋還堵”——作謂語 (32)
韓國女星林秀香的臉也已經做不出任何表情了,僵硬的跟石頭似的,看了也心塞。——做賓語 (33)
前兩天,在英林鎮工作的高先生,經歷了一件很心塞的事。——做定語 (34)
還有網友心塞地表示:“有會員又能怎么樣,沒wifi啊!……”
——做狀語 (35)
對于普通球迷來說,看球看得心塞報以一聲嘆息實屬正常。——做補語 (36)
除此以外,心塞還可以作為評價語單獨使用,一般多用于標題中,例如:
心塞!成都市民7680元請“明星月嫂”遭順走手鐲(標題) (37)
心塞:美女養只狗每月都花萬元 那些土豪的炫富你不懂(標題) (38)
以上兩例體現文章作者對這兩種行為的主觀評價,是站在說話人的立場上,體現說話者的主觀情感。由此看出心塞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也可以單獨使用,在句中位置比較靈活,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
綜上,“心塞”作為主謂結構合成詞,能夠受程度副詞和否定詞修飾,可以重疊,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在句中位置靈活,符合形容詞的語法特征,由此可推導出“心塞”的形容詞詞性。
3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心塞”句式短小,結構簡單,意義容易被接受運用。同時“心塞”具有形容詞的語法特征,幾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而且在句中的位置靈活多變,避免了語言的單調貧乏,像這樣的詞更受大家青睞而且不會產生語法錯誤或歧義,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心塞”能夠流行適應了當代人的心態,語言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普遍呈現出一種焦慮化的情緒,比如來自上學,就業,成家等等方面的壓力讓人們需要找一種方式發泄出來,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就是語言表達,因此帶有這種情緒意義的“心塞”一詞被廣泛使用,它適應了當代人焦慮痛苦無語的心態;再有現在年輕人都有追新求異的心理,為了彰顯個性,故意不使用傳統已有的表達方式,而是使用網絡流行語來表達思想,從而造成一種陌生化,吸引大家眼球。此外還有社會方面的因素。據新華網2015年7月23日統計,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68億人,所以新媒體微博,微信,電視等的傳播為“心塞”一詞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有近幾年官方開始公布新詞新語,比如2014年十大網絡流行語,其他網站也會每年都在盤點最新的網絡流行語,因此其關注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也就增加了“心塞”一詞的使用頻率。現今心塞一詞還被大家廣泛使用著,至于它的語義是被沉淀保留下來還是被新詞替代或是被遺忘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 于根元.網絡語言概要[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2] 鄭遠漢.關于“網絡語言”[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3]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商務印書館,1999.
[4] 程寅,黃錦章.網絡造句背后的集體記憶和社會無意識[J].當代修辭學,2011(6).
[5] 案值偉.論當代網絡語言的社會影響[J].理論學刊,2004.
[6] 劉大為.流行語的隱喻性語義泛化[J].漢語學習,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