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
摘 要: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舞蹈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舞蹈藝術人才。舞蹈是以肢體表達情感的藝術,所以尤其注重在舞臺上的表演效果,然而,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專業對于舞蹈表現力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本文主要針對普通高校學生在舞蹈表現力方面的不足進行分析論述,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舞蹈專業技能,提高舞蹈專業的教學水平。關鍵詞:普通高校;舞蹈專業;舞蹈表現力一直以來,舞蹈的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追逐的夢想,越來越多的人欣賞舞蹈,并因舞蹈而感動。同時,也期盼自己的舞蹈被別人所欣賞,然而,很多高校對于舞蹈教學往往形式于單一,枯燥的舞蹈組合課堂的教學,或是僅僅只著眼于技巧的提高,從而忽略了舞蹈的靈魂,忽略了對舞蹈表現力的指導和培養,造成學生對舞蹈缺乏正確的認知,更無法用心真正感受到舞蹈藝術的魅力。1
舞蹈表演的現實意義舞蹈是舞者通過肢體的舞動來向觀眾表達情感的藝術,它不僅僅是舞臺上各種動作的轉換,也不是對舞蹈技巧的機械闡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最初的舞蹈是從人們勞動的過程中演化過來的,人們在內心高興時便會手舞足蹈。經過不斷的總結和提煉,它所代表的美一直都是潛藏于舞者內心的情感,是舞者所舞動出的靈魂的語言。正如現代舞締造者金星所說的:藝術應該通過什么來感染人呢?是通過內心的情感以舞蹈動作為載體來詮釋現實生活的。在近年火爆全國的中國好舞蹈中,海青老師反復強調希望看到更多的舞者是用心來舞蹈,用舞蹈來打動我們。這就是舞蹈情感上的共鳴。舞蹈就是舞者把它所要演繹的故事,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豐富的表現詮釋給觀眾,把自己所理解的舞蹈情感表達出來,讓觀眾真正領悟到舞蹈的內涵。把觀眾帶入到舞蹈神奇的境界中。2
舞蹈的藝術表現力舞蹈的表現力所體現的是一個舞者的綜合素質能力,是極其高級的行為藝術。是一種凝聚了無數情感而爆發出的藝術的升華。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對舞蹈的表現是貫穿舞蹈始終的。舞蹈表現力必須要求舞者對舞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舞蹈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對舞蹈音樂有較高的修養。并且結合舞者自身的想法進行“二度創作”。只有這樣,舞者才能更加精彩地演繹出舞蹈所包含的豐富精神世界。如古典舞《那一別》,就是通過舞者豐富的內在的表現向人們演繹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把舞蹈中人物一生的命運,從年輕貌美,新婚離別到守候一身的故事表現得淋漓盡致。向我們演繹著一個源遠流長的故事。舞者便是通過三道彎體態、江西民間采茶舞的動作元素、新婚,離別,等候的神情,內在情感成功詮釋舞蹈藝術,這就是舞蹈的表現力。3
舞蹈表現力的培養3.1
將表現力滲透課堂教學中舞蹈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必須根據舞蹈組合的根源,舞蹈組合動作的來源,動作所表達的意思,及舞蹈音樂的性質來進行細致,形象的教學,讓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感知舞蹈,感受舞蹈所需的情緒。例如,古典舞神韻提沉組合,《她哪里走,我哪里跟》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舞蹈動作提氣,吐氣,擰身,盤腕等所表達的意義,理解感受音樂的情緒,從而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其次,要根據每個學生個人情況的不同,引導學生進行舞蹈表現力的訓練。教師傳授舞蹈知識傳達舞蹈情緒中,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要為學生講清楚舞蹈每個動作所表達的是怎樣的含義,在整體舞蹈中這樣的動作又有著怎樣意義,讓學生對舞蹈動作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明白每一支舞蹈都是舞者在對內心世界的講述。第三,多對學生進行舞蹈欣賞,多賞析優秀的舞蹈作品,直觀的感受專業舞者的表演。同時,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以身示范,教師準確的舞蹈表演是學生最好的學習范本。3.2
鼓勵學生對舞蹈進行的二度創作二度創作,就是舞者對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根據自己對舞蹈作品的理解,在表演上進一步的更新和表現。現在很多高校的舞蹈專業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對老師舞蹈技巧的模仿,而缺乏對舞蹈內在意義的把握,導致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只是舞出了外在的動作,只是機械的、空洞的模仿,忽視了對舞蹈動作所蘊含的內在情感的表達,使情感與肢體分離,無法真正體現舞蹈的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我感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去感受舞蹈的美,去體悟舞蹈承載的情感,在舞動中體現一個舞者真正的靈魂。另外,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舞蹈中還有哪些方面是不足的;要向學生提出各種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要提倡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與在創造,并加以肯定。讓學生融入舞蹈,樂在其中,美在其中,加深對舞蹈的理解,培養其舞蹈表現力自信心。3.3
提高學生舞蹈理論知識和文學素養舞蹈專業的理論知識對于舞蹈是缺一不可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動作的含義,幫助學生提高舞蹈表演的水平。但是,很多院校對舞蹈的理論知識部分的認知存在誤區,認為理論知識對舞蹈學習的幫助不大,只會耽誤學生學習舞蹈的時間。其實,舞蹈的歷史以及與文學知識對學生內心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理論能夠扣動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例如,男子舞蹈《西風烈》講述的就是一段三國的歷史人物的故事,獨舞《梅表姐》演繹的是一個渴望掙脫封建牢籠的女子形象。學生在內心的充實中,就能體會每一個舞蹈動作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有這樣的舞蹈,才是真正可以感動別人的舞蹈。中國好舞蹈中《父親》舞者的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向我們傳達的是濃濃的父子情,呈現的是一幅無比親情的畫面。反之,有些舞者以一片荒蕪的情感、機械的動作,最終在舞臺上所呈現的,將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舞蹈。就沒有美可言了。3.4
加強古典舞神,形,勁,律的學習古典舞中的神,形,勁,律可以把舞蹈推向表演的高峰。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因為眼睛能夠表達人的內心情感,喜悅、悲傷和快樂。因此,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凝神,聚神,放神的舞蹈組合訓練中。把古典舞身韻中的七要素,提,沉,沖靠,橫擰,含唺仰,運用收放自如。對舞蹈節奏的把握到位,舞蹈動律的動勢及運動規律做到心中有數。心神合一,舞蹈的情緒通常都是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再結合動作的變化而表達出來的,所以,在舞者進行舞蹈表演的時候,如何掌握自己的面部表情是極其重要的,在舞蹈中,人內心所存在的情感都是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眼神,動作表達出來的。舞蹈是舞者用肢體動作傳達情感的無聲藝術,在舞臺上,如果舞者能夠充分的利用面部表情眼神動作節奏的變化來表現,那么,傳達給我們的將是綜合的藝術,美的視覺盛宴。4
結語總之,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實自己的內心,去品味人生百態,在舞蹈理論的指導下認真體悟舞蹈的每一個動作存在的意義,去感受舞蹈所承載的心靈的重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才是舞蹈,只有這樣,在舞臺上的所表演的舞蹈才能舞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參考文獻:[1] 朱秋濤.談普通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的舞蹈表現力[J].音樂時空,2014(19).[2] 胡慧.高校舞蹈訓練中舞蹈表現力的培養[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 苗燕.關于高校舞蹈教學的思考——談舞蹈表現力[J].現代交際,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