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我是從2014年前后開始投資比特幣的,當時還和朋友準備從瑞士進口比特幣“挖礦機”(用于制造或生成比特幣的專業設備,用戶需下載軟件運行大量計算)。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放棄。
一是因為比特幣行情走弱,央行聯合四部委發文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并提醒公眾不要參與炒作。
二是因為浪費電。有數據統計,以一臺擁有2000G運算能力的“挖礦機”為例,其功率為1380w,即每24小時消耗33.12度電,按照每度電0.6元計算,花20元電費才能挖出價值1分錢都不到的比特幣。
最近,比特幣投資確有明顯升溫跡象。原因之一是“挖礦”收益減半時點將臨。
根據計算,理論上目前每10分鐘產生25枚比特幣,每天的總增量為3600枚(實際操作中會有浮動)——而這一速度每4年半將減半一次。最近的一次減半節點,正是2016年年中——供求平衡將被打破,或可部分解釋比特幣行情為何在此時間節點看漲。
原因之二是政策利好的預期。央行于2016年年初表態,將進一步明確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p>
但官方表態恰恰說明,比特幣,絕對不可能被接納成為真正的貨幣。
我不建議對投資標的、客戶情況和交易風險等缺乏了解的非專業人士參與比特幣投資。投資要量力而行,評估投資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好風險管控。
固定的投資比例不會改變,因為在這個圈子里,“炮灰”投資者占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