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衍彬+李云



[摘要]文章考慮區域經濟環境,提出了民辦高校債務風險預警的指標體系,建立了一種基于區域經濟的風險預警模型,調研數據驗證了該風險預警體系的正確性。
[關鍵詞]民辦高校;債務風險;民間借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123
1 民辦高校的發展現狀及困境
中國的民辦教育正處于發展時期,由于資金需求增長,學費收入有限且不穩定,巨額的債務隨之產生。民辦高校銀行貸款少周期短、社會捐贈收入微不足道、校辦產業收入和政府財政投入都相當匱乏,在此背景下需要對我國民辦高校的債務風險指標進行綜合分析。
2 民辦高校債務風險指標體系
為科學地對民辦高校的債務風險進行預警,我們選取九個典型指標(不限于此)構成目標層民辦高校債務風險指標體系A,債務指標Aij下角標i表示準則層,分別反映某民辦高校的債務償還能力、現金流動能力、資產運營收益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指標。[1]下角標j表示方案層中的具體財務指標,下面分別敘述。
2.1 風險指標A11
定義:A11資產負債率=總債務/總資產,A11一般可以控制在0.1以下較好,該指標反映了單位總資產中有多少是借入的,表征了民辦高校對長期負債的償還能力。A11屬于區間型指標,從高校長期發展的角度看,A11不是越低越好,根據研究成果,通常可以控制在0.4~0.5,高于0.5表示學校財務狀況開始惡化,建議給出預警信號。
2.2 風險指標A12
定義:A12=債務還本利息/現金流量,A12表征了民辦高校債務壓力的大小,其值越大,需要還債越多或者可用現金越少。
2.3 風險指標A21
定義:A21=可用資金余額 /固定資產債務,A21為可用資金余額和固定資產債務的比值,A21越大表示該校可用資金余額越多,有充足的現金流應對到期債務。A21屬于極大型指標,A21>=1時表示該校有較好應對短期債務的能力,一般可以設置A21=2比較好,當A21 <1時表征該校財務狀況不佳,出現預警信號。
2.4 風險指標A22
定義:A22=可用資金額 /總支出,A22的大小表征了學校的財務實力,反映了學校的辦學規模。如果A22很小或者為負值,那么財務將會出現赤字,風險不容小覷。
2.5 風險指標A23
定義:A23=可用資金 /總負債,A23表征了民辦高校可用資金和總負債的比例關系,一般來說,取A23>=2比較好,也就是說,可用資金通常是總負債的2倍以上,否則有可能影響到總收益,出現財務風險。
2.6 風險指標A31
定義:A31=貨幣資金年度增長額 /貨幣資金年初額,其中貨幣資金年度增長額等于年末現金和銀行存款之和減去年初現金和銀行存款之和,貨幣資金年初額等于年初現金和銀行存款之和。A31表征了民辦高校財務周轉情況,其比率越高收益越好,財務調控能力越強,一般來說,臨界點可以取A31>=0.1比較好。
2.7 風險指標A32
定義:A32=貨幣總收益/總資產,風險指標A32稱為資產總收益率,其中資產總收益等于學校各項收益之和(民辦高校的主要收益為學費)。A32表征了民辦高校收益能力的情況,該指標值越大則投資收益越高。
2.8 風險指標A41
定義:A41=固定資產凈投資 /固定資產債務,A41表征了該校現金流的潛在來源,一般來說,取A41>=(1/3)比較好。
2.9 風險指標A42
定義:A42=(本年固定資產總額-上年固定資產總額)/去年固定資產總額,A42表征了該校固定資產增長的速度,稱為固定資產增長率。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表明固定資產投入越多,發展潛力越好。
上述指標體系涵蓋了民辦學校的債務償還能力、現金流量、資產增長或收益以及發展潛力方面的情況。
3 民辦高校債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
3.1 民辦高校債務風險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系數
在構成的民辦高校風險指標體系A中,選取的八個典型指標按層次分類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本文對江西31所民辦高校(含本、專科)進行抽樣調查,針對區域經濟的特點,并考慮民辦高校的財務實際情況,根據若干財務專家對各層次指標的重要性的比較,得到如下判斷矩陣,如表1所示。
本文計算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判斷方案,給出了唯一的指標序集,應用賦值原理給rk計算出的判斷矩陣不需要進行一致性的檢驗。
3.2 風險預警體系的實證分析
在確定了各個風險指標的綜合權重系數后,還需要給出各個指標的風險臨界值。由于各個區域的經濟特征和各校的辦學規模等具體條件的復雜性,各指標的風險臨界值很難統一。
通過對江西五所民辦高校(兩所本科,三所專科)的調研,以國內同等民辦高校的指標的平均值為基本風險期望值,相同指標的最低水平設置為風險閾值,如表6所示。判斷財務風險的難點在于如何設置綜合風險系數的臨界點,本文參考多數學者普遍認可做法,將民辦高校綜合風險系數的臨界點設置如表7所示。
本文對江西某民辦高校近三年的財務狀況進行預警分析,根據財務報表列出該校近三年的財務風險指標如表8所示(表中Z為綜合風險系數)。
2012年和2014年的計算結果如表8中所示,該校在2012年存在較高風險。事實上,該校在這一年支付各種貸款利息共計1000多萬元,學校資金入不敷出,財務情況嚴重。2013年由于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財務狀況好轉,實現了收支平衡,驗證了該風險預警體系正確性。
4 結 論
文章針對江西民辦高校的特點,合理選取了風險指標,提出的風險預警體系建立簡單,數據處理過程避免了判斷矩陣一致性的檢驗。
參考文獻:
馬宏建,鄧敏,龔鳴.高校財務風險動態預警體系建立研究[J].會計之友,2013(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