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施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地被運用在各個學校的教學工作中。現如今,我國大力發展的是職業教育,而職校會計的專業又是其中的熱門專業,是學校重點培養的對象。作為集技能與知識為一體的會計課程,其本身就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突出教學的重點,將實際的應用和課本的理論結合起來,進行疑難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在“體驗性”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地掌握知識內容。文章將圍繞體驗性教學在職校會計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進行談論。
[關鍵詞]職校會計;教學;體驗性教學;實踐應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234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提高,使得人們對會計的需求逐漸提高,各行各業都會設立會計師這一職位,使得會計行業迅速崛起,會計專業自然成為了當下較為熱門的專業之一,各個學校都相繼地成立了會計專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教學成果,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尤其是職校會計的教學在各個方面都較為落后,他們難以培養出能夠符合會計行業所需求的人才。因此,在職業學校會計教學中應用到此方法,能夠盡可能將職校會計中存在的弊端予以解決,便于會計專業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1 關于體驗性教學的概念分析
(1)在教學的概念中就包括了“體驗”的部分,其是指對于周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是個人的親身經歷。簡單而言便是說,通過對過去參與的活動或者經歷的借助,運用自身的直覺來進行對事物的理解和感悟。
(2)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思想和見識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求知欲望了,而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出現正好符合了學生的需求,其為了滿足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內容的動態場景的創造,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教學的內容以及獲得情感的體驗,有利于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3)在職校會計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學情境的創建,引導學生進入體驗式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學生能夠親身地參與到體驗式教學的活動中并獲得情感的體驗,使得原本抽象的會計知識在活動中顯得具體形象了。情景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自由地組成小組,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問題的探討和解決。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情感的表達,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2 體驗性教學模式穿插到職校會計教學設計中
(1)體驗性教學的模式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多種要素(如態度、意志、情感等)的培養,學生生命的完整性受到重視。學生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不但需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而且還需要持續地進行意志的發展、情感的維護。由此,在職校教師著手設計會計專業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其不僅需要明確指出學生認知方面培養的教學目標,同時還需要明確地提出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培養的教學目標,隨后將整體性目標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目標的調整及整合工作,以便提升學生在會計學習中綜合性實踐的能力。
(2)當職校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如在對會計的基本職能這一部分進行講解時,其在教學工作正式開展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關于學生認知方面的培養,學生應當對這部分的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充分的了解,具體有哪些會計職能他們也能夠清晰的在腦海中理出來。可以形象生動地進行會計職能展示,通常是采取小組合作的展現形式,在其中,學生能夠通過親身的經歷,使會計專業重點知識在大腦中得到強化,便于在今后的實踐或學習的過程中對這些知識活學活用。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將情感、價值觀和態度巧妙的在知識內容中融入,鼓勵學生主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地與同學進行問題的探討和交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
(4)通過在教學目標設計中對體驗性教學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明確,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在整體上提升教學的效果。
3 體驗性教學方法在職校會計的教學內容中的運用
(1)有效改變傳統模式下的教學現狀。教學內容的體系構建完善等都得益于體驗性教學的模式在職校會計教學當中的應用,其能夠將會計基礎的實踐和理論結合在一起,有效的培養了職校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眾所周知,在會計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職業態度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會計師特殊的行業性質,以及職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往往是一畢業就會步入社會的特點,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會計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體驗性”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職業方向的引導,讓他們在學生生涯就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辨別社會或行業中的是非對錯,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有關會計師的視頻,如優秀會計師的成長經歷、誤入歧途的會計師等。在會計專業的學習中,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中心。
(2)在會計專業的教材中有關于“會計科目”這一教學內容,本文就以此為案例。舉辦一場有關于體驗性教學模式的實踐課,在其中學生對于教材內容里提到的關于財產清查的條件、程序和方法、賬務處理等知識點,都能夠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自己的體驗而理解深刻,并在日后的實踐中能夠靈活應用。在此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進行財產清產的相關知識理論的講解,并讓學生相互討論,同時闡述討論后的結果,最終在進行內容演示的過程中仍然沿用小組的形式,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小組,也可以直接由教師分配,小組構成的人數通常是五個,有不同的五個角色(清查員、清查組長、會計、監督員和保管員)分別需要學生扮演。在表演開始之前,每組的學生都需要討論后分工明確,可以自由地發揮表演的才能,在圍繞主題的情況下進行臺詞的隨意揮灑。
(3)需要注意的細節處是,教師應當詳細地為學生講解內容演示的步驟,例如,對于學生在進行賬務清查的工作表演時,對財產盤點的工作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隨后扮演不同職務的學生就需要填寫對應的單據和資料,最后進行的是賬務清查結果的處理過程。在進行賬簿編制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地調動實際數量和初期數量之間的關系,使它們不相符,這樣就會形成不相等的盤盈和盤虧的結果,學生就不得不根據結果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賬務處理的方式,這樣加大了學生的解題難度,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探知問題的興趣,他們會利用課后時間主動地收集有關于財產清查的資料,在求知的過程中有利于課堂知識的拓展。
(4)在傳統職校會計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到體驗性教學的方式,學生參與其中,積極主動地討論和思考問題,長此以往,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4 體驗性教學在其他部分職校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1)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不斷進行會計制度的改革,相應的職校會計中的教學內容也會發生改變。作為專業的會計教師,應當以發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來認識實際的教學任務,盡可能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現過程中以動態的形式進行。在教學的方式選擇上,應當使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課堂形式多變且靈活,視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體驗性教學內容的方案。在講堂中,應當積極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呈現出一種享受的狀態。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在教師可以親自帶領學生前去銀行體驗銀行卡開戶、掛失和注銷等活動,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形式他們是特別愿意接受的,參與度非常高,對于教師老師,這樣的體驗形式,能夠直接、便捷地將授課的內容傳達給學生,并且學生通過在其中的參與以及感受,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會深刻。
(2)本文選擇“對賬”這一內容進行實踐操作,以便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會計學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采用設置真假賬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扮演而掌握到識別真假賬的技能。在進行證券類的知識點講解時,對于學生炒股經驗的學習和積累,教師能夠通過對炒股環境的營造,讓學生自行的演練。講解與賬務、稅收(如交稅手續、稅務登記、報稅系統等)有關的知識點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通過電話、網絡或親自到咨詢臺去咨詢的方式,了解具體操作的流程(如下圖學生應當掌握的交稅流程)。
學生應當掌握的交稅流程
(3)對于以上知識內容的教學,教師采取或引導或鼓勵的方式讓學生自行進行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積極主動地到實地去考察、去了解,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因此,在職校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到體驗性教學的方法,不但能夠對職校學生的知識構建和獨立性學習等的能力進行培養,而且提供給了學生更多的知識獲取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5 結 論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各行各業對于會計的需求自然會增多,這也就增加了會計專業學生的數量,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今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多種類型的教學方法中,優勢較為突出的便是“體驗式教學法”,其不再是單一的學生只是用腦去想、去記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創造教學的環境和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在其中用眼去看、用嘴去說以及用耳去聽,通過身臨其境去感受、去理解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余舜蓮.體驗性教學在職校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1(2):125-126.
[2]葉菊章.如何提高職校會計實踐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研究(中),2015(3):98-99.
[3]李曉華.案例教學法在職校會計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245-246.
[4]楊智平,張容芳,黃建華.淺談體驗性教學在職校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267-268.
[5]周靈.實踐教學視角下的職校會計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15(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