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聰 曾永艷
近期在日本出現了一款“薯片味可樂”,該產品由日本游戲公司南夢宮和木村飲料公司聯手打造,旨在讓消費者體驗一口薯片一口可樂的交融口感,同時又借飲料的噱頭吸引游戲玩家。
如何吸引游戲玩家呢?答案是不走尋常路的購買渠道。想要喝到這款可樂,你只能去南夢宮游戲廳里的娃娃機柜臺。從推出該產品起,日本200多家南夢宮游戲廳的娃娃機柜臺暫時不抓娃娃,改抓這款薯片味可樂,消費者能不能嘗到還得碰運氣。
在飲料的口味和購買渠道上進行創意營銷,以求帶來品牌聯動效應,這樣的初衷固然美好,但是消費者會買賬嗎?在日本,難以讓人接受的口味令其很快下架;在碳酸飲料發源地及最大消費國美國,據Twitter上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這款可樂接受度為0,而對于需要通過娃娃機柜臺抓取獲得的購買方式,更表示不能理解。
品牌之間的聯動營銷必須找準路子,一時的噱頭的確可以吸引大眾的眼光,但這樣不走尋常路、挑戰大眾審美的方式也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