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英(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心醫院 深圳518110)
?
社區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響的研究
王淼英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心醫院深圳518110)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出院的腦卒中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出院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社區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結果:觀察組出院后1、3、6個月日常生活能力評定(ADL)量表計分較出院時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社區護理應用于腦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卒中;社區護理;日常生活能力
腦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環障礙或因腦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約75%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勞動能力喪失,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目前,大部分患者的康復階段是在家庭及社區中度過,因此,腦卒中后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逐漸受到重視。我院針對出院的腦卒中患者采用社區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出院的腦卒中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4~70 (54.6±4.5)歲;腦梗死29例,腦出血16例;左側癱瘓21例,右側癱瘓24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3~69(55.1±5.2)歲;腦梗死27例,腦出血18例;左側癱瘓20例,右側癱瘓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并定期隨訪。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社區護理干預。(1)建立多層次管理系統,由專科醫生負責質量控制與業務培訓,定期在居委會開設??崎T診,街道居委會配合社區人群的組織管理。(2)提供疾病知識指導,對社區護理干預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定期開展新知識新業務的學習指導。(3)強化衛生宣傳教育,通過不同形式如健康講座、發放宣傳冊等進行健康教育,因人施教,普及腦卒中的基本常識,提倡合理的膳食結構,指導其勞逸結合,強調定期門診隨診和及時治療。(4)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的耐心溝通,使其保持對生活的樂觀態度,進而提高患者的遵醫性。(5)制定康復計劃,根據患者情況做出效果評價,并及時調整計劃,以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6)注意患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如褥瘡、燙傷、吸入性肺炎等。
1.3日常生活能力判定標準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ADL)量表(FIM指數評定)進行判定,包括自我照顧、交流、運動能力、移動能力、括約肌控制及對社會的認知等,分數18~126分。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出院時ADL量表計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1、3、6個月ADL量表計分明顯較出院時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ADL量表計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ADL量表計分比較(分,±s)
組別 n 出院時 出院后1個月 出院后3個月 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對照組45 45 57.6±8.3 58.1±9.6 65.2±10.2 59.6±9.8 66.9±11.6 60.8±8.4 68.5±12.3 61.3±10.8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死亡率、復發率、致殘率高等特點,其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后遺癥[2]。而其恢復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后遺癥造成的功能障礙得以恢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患者腦卒中后3個月內是肢體功能的最佳康復時期,6個月內是有效時期[4],多數患者的有效時期都在家庭及社區度過。由于大部分患者受腦卒中后遺癥的長期折磨,極易產生憂郁、焦慮、懈怠等負面情緒;另一部分患者出院后無法適應社區環境[5]。由于我國的社區醫療仍為起步階段,缺乏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出院往往意味著正規護理的結束[6],這不僅無法鞏固現有治療成果,而且可能導致大量新問題出現,如發生并發癥、生活能力下降、肢體活動功能減退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7]。因此,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極為重要。
社區護理干預是滿足患者需求的體現,解決了患者出院后無法繼續接受護理的弊端,將護理工作從醫院延伸到社區和家庭[8]。在社區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的角色得到了轉變,不僅是患者的照顧者,還是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者和管理者。社區護理干預通過不同的方式延續康復護理計劃和措施的實施,幫助患者適應社區環境,繼續規律、有效的康復訓練。另外,社區護理干預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使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親人的陪伴下,開展及時、適宜的治療和護理,從而有效改善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9]。研究表明,社區護理干預可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重新組織和再建腦功能,降低傷殘程度,提高生活質量[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院后1、3、6個月ADL量表計分較出院時明顯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社區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梁海苑.腦卒中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J].中國傷殘醫學, 2012,20(5):123-124
[2]龔放華.社區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瓢?,2011,18(9):1-2
[3]冷曉輝,解紅文,吳玉琴,等.社區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27-629
[4]Lalller AJ.Screening utility of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in place of-or as well as-the MMSE[J]Int Psychogeriatr, 2012,24(3):391-396
[5]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0,43(2):146-153
[6]招樹濤.早期社區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3):642-643
[7]Meheroz H.Rabadi,Freny M.Rabadi,Margaret Peterson.An analysis of falls occurr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on an acute rehabilitation unit[J].Rehabilitation Nursing,2008,33(3):104-109
[8]覃艷,李新萍,汪莉.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社區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6):63-65
[9]汪建英,馮莉,郭靜.社區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5(31):131-132
[10]郭永清.社區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影響[J].當代護士(??瓢?,2010,17(7):121-123
●中西藥苑●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2.043
收稿日期:(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