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湘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以及隨后的一些重要會議上的講話,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在這些文件和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當中有一個鮮明的主題、響亮的聲音,就是要重視憲法的實施。
過去,中央領導同志就對憲法實施有過重要論述。胡錦濤同志在紀念現行憲法實施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必須健全憲法保障制度,確保憲法的實施。還特別強調,要抓緊研究和健全憲法監督機制,進一步明確憲法監督程序,使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能及時得到糾正。習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這些重要的論述也都寫入了我們黨的文件。
怎么確保憲法的有效實施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憲法監督制度。這是一個大課題,也是一篇大文章,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明確憲法監督的主體。從國外情況看,憲法監督不等于議會監督。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各個國家機關中居于基礎的、核心的地位。根據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神圣職能只能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在本行政區域內協助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憲法的實施,即保證憲法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
第二,要設立憲法監督機構。經過多年的呼吁、研究、討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了一個局級的法規審查機構,但理論界、法學界提出要進一步設立一個監督憲法實施的機構,大多數的意見是建立一個專門委員會性質的,類似憲法監督委員會的機構。這比較符合我們的國體和體制,也符合實際情況,比較可行。
第三,要規范憲法監督的內容。憲法監督的內容,總的來說不外乎“文件違憲”和“行為違憲”。“文件違憲”也叫作抽象行為的違憲,當然也是行為違憲。“行為違憲”一般指具體行為違憲。“違憲”是最嚴重的違法,但它和一般的違法是有原則區別的,是一個特定的概念,特指國家機關或有關領導成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和人民意志的行為。
第四,要完善憲法監督的形式和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監督職責主要是監督憲法的實施,但全國人大通過的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沒有提到憲法監督。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建設是完善憲法監督形式的一個重要舉措。監督法要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補充和完善。
第五,要建立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憲法解釋,作為憲法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能夠保持憲法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憲法實施提供必要的基礎與方法。通過解釋憲法來彌合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縫隙,是加強憲法實施的一項關鍵舉措。彭真同志過去就講過,法律解釋也是監督的一個內容。
第六,要加強和改善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科學規范、正確處理黨委和人大的關系。黨組織要善于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形式變成全體公民都可以遵守、都應當遵守的國家意志。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善于匯集和表達人民群眾的意志愿望,讓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有序進入黨委的決策中。
(作者系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研究會個人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