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陽
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是保障法律法規正確實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由‘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制度。”依法行使好監督職權是新形勢下擺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面前的重要課題。
監督法的制定和實施有效地規范了人大監督工作,人大監督無法可依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監督權的行使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環節。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吹竭@樣的情況,執法檢查轟轟烈烈,調研深入細致,報告深刻全面,可是檢查之后卻悄無聲息,沒有結果;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組成人員慷慨激昂,直言不諱,會后偃旗息鼓,難有下文;專題詢問,一針見血,臉紅耳赤,帶有“火藥味”,但過后依然是“山河依舊,景色未改”。這種重形式輕內容、會上熱會下冷、前面緊后面松的監督方式,使人大監督成了“稻草人”,久而久之形成“破窗效應”,嚴重損害了監督權威,失去了監督的意義。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人大監督的重點在于抓落實。如果監督不抓落實,再好的形式也是白搭,再多的建議也是白條,再嚴厲的質問也是白問,再多的發文也是空文。假若把每一項監督事項作為一個整體,那么通過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報告、專題詢問、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等監督方式向“一府兩院”提出建議意見,只是監督鏈條的一個基礎環節,而更為重要、更為關鍵的工作卻在督促落實上。
抓落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能遇到困難和阻力,也許還會得罪人,正是因為不易,致使一些監督事項流于形式,或都止于“說一說,議一議”。因此,要把抓落實當成監督的重點來抓,作為監督的主攻點來突破。要有敢于較真的精神,克服“怕得罪人”“和稀泥”的思想,摒棄“差不多了”“多理解支持”的觀念,拒絕“多栽花少栽刺”“做老好人”的心態,積極作為,務實推進,敢于堅持原則、堅持正義,敢于較真、勇于擔當,對定下來的事情、看準了的目標,做到議立決、決立行、行必果,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監到位,一步一步向前推。要講究工作的方法和藝術。抓落實不僅要有勇氣,更要有政治智慧。人大監督不能搞硬碰硬、剛對剛,得理不讓人;又不能只講和氣“和稀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既要換位思考,理解“一府兩院”工作的難處,更要站在群眾利益、黨的利益的高度去考量,督促問題解決。只要胸懷大局,出以公心,處事公道,便能在落實中覓得解決問題的“鑰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共贏的目的。要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毅力。當下,各類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利益關系日趨復雜,問題解決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抓落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打硬仗、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需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對監督的事項,揪住不放,持續給力,追蹤問效,不達目的不放手,沒有效果不罷休,唯其如此,監督才有實效,事業才會興旺,百姓才會滿意。
(作者系湖南省婁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