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振新
摘 要:該文介紹了水芹菜—莧菜—小白菜連作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好良種、培育壯苗、整地施肥、合理定植、田間管理、適時采收。以期為指導當地蔬菜生產,提升基地蔬菜生產能力,實現蔬菜高產、優質、高效、安全。
關鍵詞:水芹菜;莧菜;小白菜;連作;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2-0057-02
水芹菜—莧菜—小白菜連作模式是休寧縣東臨溪鎮蔬菜生產中一種常見的栽培模式。目前仍以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主,農戶生產種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針對這一情況,探討高效栽培技術,對指導本地蔬菜生產,提升基地蔬菜生產能力,保障黃山市中心城區以及周邊市場供應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1 水芹菜高效栽培技術
1.1 選好良種 選用地方水芹品種。品種要具有高產、優質、抗病、商品性佳等特點,種植出來水芹菜葉柄肥大、白長、柔嫩,受消費者歡迎。
1.2 培育壯苗
1.2.1 苗床準備 苗床選擇在近幾年未種過芹菜及傘形科蔬菜、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水源條件好的菜地。按栽植1hm2的水芹需0.15hm2的面積準備好苗床;在培苗前15d進行苗床翻耕,并結合翻耕整地每1hm2撒施1 500kg石灰進行苗床消毒,在育苗前一天澆足澆透水分備用。
1.2.2 適時培苗 水芹菜是冷涼蔬菜,生產旺盛時期安排在冷涼季節里,故以秋栽為主,即培苗時間選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宜。
1.2.3 培育壯苗 將水芹菜種莖蔓收割起來,切成7~10cm小段均勻放在整理好的秧苗床上,澆足底水,然后覆蓋2cm細土,加蓋遮陽網,灌足水分;前期白天氣溫較高,水分散發快,加強水分管理,要注意墑情適時澆水,保持畦面濕潤,確保秧苗出苗早、出苗齊。澆水要在傍晚時進行,有利于秧苗生長。
1.2.4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及時揭開遮陽網,待長出1~2cm,可用腐熟稀人糞尿加低濃度氮肥追施1次,10~15d后再澆稀糞水1次,20~30d后,待苗高達5~7cm移栽大田。
1.3 整地施肥 根據每hm2水芹菜產量達6萬~7.5萬kg的需肥量和生產實踐進行施肥。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施足底肥,每hm2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75萬~4.5萬kg、氮肥(N)60kg(折尿素12.75kg)、磷肥(P2O5)60kg(折過磷酸鈣450kg)、鉀肥(K2O)105kg(折硫酸鉀210kg);結合整地每hm2大田施用生石灰2 250kg進行土壤消毒,然后翻耕耙后做畦。
1.4 合理定植 水芹菜種植的密度一般為株(30~33)萬株/hm2,行株距為(15~20cm)×(13~15cm),在畦內按行株距要求開溝穴栽,每穴3~5株苗,移栽后要及時灌足水分,水分要與畦面持平,讓水分自然滲透,確保畦面水分充足,提高成活率。
1.5 田間管理
1.5.1 肥水管理 當苗高達到13~15㎝左右,要進行追肥,每hm2追施氮肥(N)60kg(折尿素12.75kg)、鉀肥(K2O)75kg(折硫酸鉀150kg),追肥要結合澆水同時進行;當水芹菜長到25~30cm高時,視芹菜的生長情況酌情少量進行追肥。
1.5.2 培土軟化 培土軟化是水芹菜大田管理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采用深埋入土進行軟化,提高水芹菜品質。待水芹菜長到高20cm左右時進行培土,將溝兩邊土壤向水芹基部培土,培土高度達13~15㎝,保持水芹菜上部莖葉約5cm左右。培土以埋住短縮莖露出心葉為宜,隨即灌足水分,水分要與培土后的畦面持平,讓水分自然滲透。這樣種植出來的水芹莖稈嫩白、細膩、粗壯。
1.5.3 扣棚保溫 水芹菜雖為喜涼性植物,較耐寒,但其生產適溫12~24℃,氣溫在10℃以下不利生長。據縣氣象局記載,我縣11月下旬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下,則在11月下旬開始對水芹菜進行扣棚保溫,晴天要注意在大棚兩頭進行通風降溫。
1.5.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有苗期的蚜蟲危害,防治方法可用吡蟲啉或一遍凈進行防治,到了后期蟲害危害明顯減少,要注意農業防治。
1.6 適時采收 水芹菜的上市期主要集中在元旦、春節之間,根據市場需求,當株高達到40cm以上便可分批陸續采收上市。
1.7 留種選種 到次年3月份,選擇株高適中、莖稈粗壯、節間較短、根系發達、無蟲、無病的植株進行留種,培育良種。將留種的水芹菜根部剪下,按行株距(15~20cm)×(13~15cm)的標準,栽植在留種田。以后根據墑情適時灌水,同時留種田要注意蚜蟲和斑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待莖蔓長到30~40cm高時要搭建支架防止倒伏,作為種蔓保持使用。
2 莧菜栽培技術
2.1 選好良種 選用早熟、高產、商品性佳、園葉的紅莧菜,選用萬紫千紅、紅園葉等。
2.2 整地播種 一般在2月底水芹菜收獲結束,空茬后及時對大棚進行翻耕,結合翻地每hm2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5萬kg,硫酸鉀復合肥150kg,耙平后整畦,然后進行播種。一般hm2大田需用種量15~18kg。播種前澆足底水,然后將種子與細土混合后均勻撒播,并蓋厚0.5cm細土。出苗前結合澆水追施稀糞水1次,5—7d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時揭開遮陽網。
2.3 田間管理 大棚早莧菜田間管理以保溫保濕為主,在晴天中午適當進行通風,到了后期晴天中午通風適當延長;而整個生長期病蟲害較少,要注意農業預防。
2.4 適時采收 從播種到開始采收一般在40—50d,當株高達到10~15cm時,根據市場行情可及時采收上市。
3 小白菜栽培技術
3.1 選好種 選用耐熱、適宜夏季高溫生長的、抗病性強、商品性佳的品種,宜選用抗熱605、上海青等。
3.2 好施肥 結合換茬整地要施足底肥,根據當地的種植實踐,每hm2需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5萬kg,硫酸鉀復合肥150kg。莧菜5月底采收結束,從6月初到9月底4個月時間進行小白菜的連作,可連種小白菜3~4茬,提高土地利用率。
3.3 好播種 每hm2用種量需7.5~9.0kg,防治用種量過多或過少會出現秧苗過密或過稀等現象;播種前將土壤澆足底水,然后將種子與細土拌勻后進行撒播,蓋上1cm厚的細土,并加蓋遮陽網,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揭開遮陽網。
3.4 細水噴灌 在夏天高溫季節,小白菜對水分需求量大。但不可采用大水澆灌,容易造成土壤板結,要采用噴灌進行細水噴灌,保持土壤的疏松。一般在下午4點后進行噴水灌溉。
3.5 遮陰降溫 夏季高溫多雨不利于小白菜生長,推廣“一網一膜”避雨栽培技術,既防治高溫暴曬以及大雨沖擊,又能遮陰降溫。晴天上午10:00后要及時覆蓋遮陽網,下午3:00后要及時揭網;陰雨天要全天揭網。
3.6 病蟲害防治 小白菜夏季生產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蟲害危害,一是每hm2均勻插掛規格為25cm×30cm的黃色誘蟲板450片,推行物理防治;二是選用高效低度低殘留藥劑防治,吡蟲啉或一遍凈防治或或BT制劑進行防治。用藥時間建議在下午4:00~5:00后進行。
3.7 抓好采收關 夏季小白菜從播種到采收一般在20—25d,根據市場需求適時采收,豐富夏季“伏缺”期間的蔬菜供應。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