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我國職業教育建設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對于職業教育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網絡信息時代,教學資源庫已經成為教師培養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但現有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使用的課程資源庫大多沿用普通本科資源庫,未能體現職教師資特點。本課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作為職教師資培養數字化資源庫子課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教師資;教學資源庫;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142-2
機械行業是我國國力發展、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支柱產業,機械行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高低。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目前我國機械行業高速發展,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產業升級優化迫在眉睫,這些都對高素質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為了更好的進行經濟建設,提高“中國制造”產品競爭力,將我國從傳統的制造業大國,轉變成制造業強國,必須具備一批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能型復合人才。企業對高技能技術型人才需求巨大,尤其是高級工或技師,他們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更具有豐富的實操水平,然而在產業工人中,高級工只有百分之幾,與發達國家幾乎一半的比例差距巨大,技師和高級技師更是鳳毛麟角,只有100多萬。因此,加快啟動技能型人才培養,培養一大批既懂現代理論知識又會進行技能操作的技術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工人的主要場所,擔負著培養中、高等技術人才的主要任務。目前,全國共有各類職業院校1000余所,其中70%以上的院校設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或相關專業,承擔著為機械行業培養生產一線技術人才的重任。為了加快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教育部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國職業教育建設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才能加快技能人才培養,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教出理論扎實,技能豐富的職業學生。因而師資隊伍建設對于職業教育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我國加強職業教育建設,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既要有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站在講臺,只憑粉筆、黑板講授課程的時代已經結束。改變教學觀念,加強專業技能是當務之急,實現“雙師型”、一體化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當前職業學校的師資狀況令人堪憂,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質量層次不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中職教師人數達100萬人,其中專職教師87萬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高達40%,從事機電類專業的教師有12萬余人。教師中大多數是從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院)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任教,理論教師學歷大多為以本科或為主,實習實訓教師學歷以??茷橹?,年齡偏重于35歲以下年輕教師。由于沒有進過企業,缺少企業實踐環節,實習實踐經驗不足,對機械行業實際生產及加工過程了解不夠,因而實踐教學經驗少、教學方法單一,理論與實踐不能相互融合,教學過程呆板、教條,學生聽課毫無興趣可言。另外,一些老教師長期在學校教學,缺少對現代行業企業新知識、新技術的認識,知識結構老化,機電專業相關的新知識缺乏。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目前在職教師資的培養方面,起步較晚,欠賬太多,還沒有形成科學規范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難以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建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中課程是職教師資培養資源開發項目資源庫建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支撐職教師資專業化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課程資源庫建設的工作順利展開,有利于探索職教師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助于提高教師質量培養和規范,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打通繼續學習路徑。
①以職業教師標準為導向,建立與職業教師標準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課程根據職教師資三性融合的特色,將需掌握的理論基礎和實習實踐操作知識進行匯總,開發符合職教師資培養要求,滿足專業性、職業性、師范性特色鮮明的高質量教學資源庫。顛覆了傳統的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某項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過程,開創了以項目為載體,以網絡為教學環境的教學模式。通過本門課程資源庫建設提高職教師資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在資源庫中,通過自我學習意愿,自主、協作的獲取知識。
②通過課程資源庫建設使優質的教學資源長期為職業教育教師開放,使每個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得到平等接受教育和實訓的機會,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育公平的理想,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也為職教師資后續發展提供學習資源,為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從業的技能型人才提供終生學習的平臺。資源庫的建設,給各位教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前上課需要去網上搜索適合的教學課件、教案、試題等,資源搜集不是很便捷,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信息過于零散,搜集整理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有些網站資源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注冊或者需要收費,更有時費時費力下載下來的資源完全不能使用,結果準備一節課大部分時間用在找資源上。現在教師們就不用再為這事發愁,直接從學習平臺里找,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教師們普遍反映現在備一節課比以前輕松多了,這正是學習平臺建設帶來的好處。它減少了教師們的重復勞動,直接帶來了教學效益。教師上課引用學習平臺的內容,一方面加大了課堂教學力度,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提高其學習興趣。
③通過資源信息化平臺,建立高校、職業學校和企事業單位溝通的橋梁,加強課程與行業、企業和職業學校的深度合作。建立以“校-企-校”合作為基礎的職業教師專業化培養途徑。教師在上傳、下載資源同時,掌握大量計算機、網絡、信息化軟件的相關知識,并利用資源平臺進行互相交流,提升自我水平,使職教師資跟上時代步伐。教學中通過資源整合,實現高校、企業、中職學校三方聯動,以陜科大職教本科為主夯實基礎,中職教育豐富教學經驗,企業教育豐富實踐經驗,培養出高質量職教師資人才,帶動中職院校教學質量整體提升,發揮優質教學資源的輻射、引領、帶動作用。中等職業學校須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依靠行業,校企共育,實施多元化辦學的發展戰略,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的總體發展思路,堅持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立足行業,面向社會,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需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④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使網絡資源教學成為教學的一種常見手段,將傳統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學習資源通過網絡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學習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ヂ摼W只是連接的手段,信息資源的收集、獲取才是師生使用網絡的最終目的。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獲取信息的手段也不相同,資源的建立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數字化資源庫建設平臺,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接受教育和學習,學生將有機會享受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公平的教育機會,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⑤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里,職教師資資源庫的建立,是對職業教育培養最直接的宣傳手段。資源庫的網絡便捷性,不僅能讓全校師生了解該項目,而且可以讓中職學校、企業互相有進一步了解,帶動職教師資學習進入良性循環。資源庫建成后將在學校、中職學校、行業企業之間實現深度合作。合作單位中增加中等職業學校,對職教師資教學理論性進行驗證,提供保證教學實用性。企業層次參與課程建設和推廣,將行業企業中真實、經典的案例引入學校課堂,實現理論知識向實際動手能力轉化,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合作更加緊密。
課程資源庫的建成、開放與動態建設機制,將吸引更多院校、企業的優質資源共享。以陜西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機電學院優秀教師團隊為依托,通過課程資源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形成職教師資優質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突破時空限制,實現利用網絡技術來創新教學模式,發揮示范、引領、帶頭的作用,提高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共享,通過本門課程建設,最終實現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職教師資整體課程體系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