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
摘 要:鐵路運輸是我國運輸產業的基礎和骨干力量,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為運輸旅客和貨物。隨著鐵路客運專線的逐步成網,我國交通運輸整體上逐步由供不應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轉變,客運市場的競爭將愈演愈烈。本文從不同身份旅客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特點以及從時間角度、運輸距離、客運運價管理等鐵路客運需求的宏觀層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鐵路產品優化對策。通過提高鐵路客運產品質量、增加客運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開發客運信息增值服務等外部產品、拓展現有鐵路客運產品線的深度和廣度等對策,實現鐵路運輸在客運市場的競爭中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關鍵詞:鐵路旅客運輸;運輸市場;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F530.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58-2
0 引言
目前,隨著高速公路的逐步修建、航空運輸的日趨發達以及鐵路客運專線的逐步成網,我國交通運輸整體上逐步由供不應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轉變,客運市場的競爭將愈演愈烈。面對當前這種情況,努力擴大鐵路客運在整個運輸市場的份額必將成為鐵路旅客運輸追求的最終目標。那么這就需要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進行分析并找出滿足這些需求的具體對策,只有這樣才能夠優化鐵路旅客運輸的產品,達到既能增加鐵路企業盈利,又能滿足旅客需求的最終目標。
1 鐵路旅客運輸需求分析
1.1 運輸需求的概念
所謂運輸需求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與貨物在空間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現實中,在多個商品產地和銷地并存而且有多種可替代運輸方式的情況下,運輸需求以及運輸市場上的供求均衡都會呈現十分復雜的狀態。因此具有實現位移的愿望,同時具有支付能力是形成運輸需求的兩個必要條件。
1.2 鐵路旅客運輸需求分析
除了具有運輸需求的一切的特征之外,鐵路旅客運輸有其自身的特點。從國外鐵路客運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現代化鐵路客運業的運營管理模式已從傳統的“管理旅客”向“服務旅客”轉變,強調個性化、人性化的旅客服務,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注重從細微之處體現對旅客的尊重和關懷。因此,除了把握好現有的這些特點之外,我們必須要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當前的最新特點進行相關的分析。
1.2.1 從時間角度對當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的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鐵路客運一直呈現忙閑不均的特點。一是季節性波動明顯。例如每年的春節左右,客流量遠超平常,“春運”成為中國客運獨有的特點,在此期間,經常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再例如每年的國慶假期也是旅客運輸的一個高峰期;二是節假日特征明顯。這也是世界各國鐵路客運的相似特點,對于我國而言,“暑運”是歷時最長,客運需求最集中的時期之一,期間大量的學生流和旅游流涌向鐵路。
1.2.2 從客運產品角度對當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的分析
目前,雖然經歷了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國現代化程度和消費者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相對落后的,城鄉居民總體收入仍然水平不高。雖然近年來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運輸的支出比例增長迅速,但是大部分旅客在選擇客運產品時,價格仍是主要考慮因素,其次才是客運產品的種類。因此,我們看到,在短距離鐵路旅客運輸中,普通客車的硬座、高鐵的二等座位仍然最受歡迎,而高鐵一等席位和商務座位、普客的硬臥和軟臥相對來說有些冷清。在中遠途運輸距離上,消費者更愿意選擇相對便宜的硬臥和高鐵二等座位。同理,隨著運行距離越長,選擇臥鋪的消費者越多。因此旅客選擇客運產品主要的依據還是各地經濟發展情況及自身的出行習慣,旅客選擇的客運產品各不相同。比如在京滬之間出行的旅客,目前而言選擇京滬高鐵的非常的多。
1.2.3 從運輸距離角度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的分析
一般而言,傳統觀念認為道路運輸可劃分為短途、中途、長途三類。短途是指運輸距離在200km以內的距離,中途通常是指運輸距離在500km的范圍,而長途指運輸距離在800km以上。傳統觀念一直認為鐵路旅客運輸在中遠途上具備很大的優勢,但是前幾年隨著航空運輸的大規模發展,在遠途運輸上鐵路喪失很大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隨著高鐵的逐漸成網,這一市場份額有所恢復。那么在長距離運輸上,隨距離增加,旅客不僅對乘坐的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也對餐飲、盥洗以及娛樂設施需求也較強烈;而短途旅客由于出行時間較短,大部分都會選擇坐席,甚至只要能在理想時間內到達目的地沒有坐席也會選擇乘坐火車出行。由于出行時間較短,這些旅客通常不會在列車上用餐,對于環境要求也不算很高。
1.2.4 從客運運價管理模式角度對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的分析
客運價格是影響鐵路旅客運輸需求的主要因素。從客運運價管理模式來看,我國鐵路客運仍然基本為政府定價,鐵路企業在運價上基本沒有決策權。目前,我國鐵路客運運價率平均在0.1元/人公里到0.4元/人公里之間,平均低于0.28元/人公里,整體水平較低,基本符合我國低收入水平人群比例較大的客觀實際。但是由于管理模式為政府定價,運價比較固定,調節機制不靈活,在實際上反而對客運需求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2 基于鐵路客運需求分析的鐵路客運發展對策
隨著我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消費者的運輸需求迅速轉向多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原有體制相對僵化的鐵路客運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雖然隨著高鐵客運專線的逐步成網及順利運營,鐵路旅客運輸近幾年的增長還算穩定,但是鐵路旅客運輸部門必須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通過對自身的運輸產品組合進行重新的調整,市場策略進行重新布局,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繼續提高現有鐵路旅客運輸產品質量
提高現有鐵路旅客運輸產品質量,就是指通過對于鐵路旅客運營工作的優化,綜合提高現有鐵路旅客運輸產品的總體質量。
①利用高鐵客運專線逐步成網,運量增加的機遇,利用新增客運能力、迅速擴大客運市場份額。應抓住客運專線逐步成網的機遇,利用快捷、安全、舒適等鐵路客運自身的技術優勢,同時做好宣傳工作,不斷擴大鐵路客運影響力,力爭將新增和既有的出行客流大幅吸引到鐵路客運上來。
②努力提高現有客運產品的質量。鐵路自身的技術經濟特征和多年來根據市場需要和國家政策的不斷探索,鐵路客運企業形成了現有的運輸產品體系。這一體系在短期內是難以根本改變的,因此,要提高鐵路客運產品的質量,必須根據現實情況操作,而不能另起爐灶。只有這樣做,才能即鞏固現有客運市場,增強鐵路客運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實現未來客運市場份額的提升。
提高客運產品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繼續提高客車旅行速度。對于既有線,要不斷通過改善機車車輛性能,提高線路允許速度,優化列車運行圖等提高既有線客車旅行速度,不斷壓縮旅客在途時間。對于運營中的高鐵客專,要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原有的運營速度,比如原來京津城際、滬杭兩條高鐵的時速由350公里調整到300公里的政策應該視情況逐步取消,有些新建高鐵應該提高運行速度標準,只有這樣,鐵路客運才能符合人群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運輸需求。
二要不斷提高旅客列車正點率。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出行的正點率越來越被旅客重視和關注。正點率是所有交通運輸產品的重要指標,一旦你的正點率不能符合旅客需求,就會被認為你的服務質量不好。前幾年屢屢發生的旅客打砸航空機場的事件就是此類事件的外在反應。因此,鐵路客運部門應通過強化運輸組織、優化調度指揮,努力使客車正點率符合出行旅客的需求。同時,還應該在晚點現象發生時,及時做好與旅客的溝通和解釋工作,最大程度的消除晚點對于鐵路客運質量的影響。
三是提高候車和乘車的舒適度。影響旅客出行舒適度的主要因素有人均占用面積、旅行時間、站車環境、運行平穩度和客運服務水平。不同職業和出行目的的旅客,對旅行舒適度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提高舒適度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首先,要在候車室和車廂內塑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其次,要盡量壓縮旅行時間;第三,優化客運裝備;第四,增加個性化服務等等。
2.2 不斷增加客運產品的種類和數量
現代化企業的經營主導思想已從傳統的產品管理、市場管理向客戶管理、客戶服務轉變,現代企業均已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強調人性化的經營管理,注重對細節的把握,從細微之處體現對消費者的尊重和關懷。
以旅客為本,就要求鐵路企業不斷增加一些個性化的客運產品來滿足消費者即旅客的個性化要求。比如在日本,進入站內的旅客可以根據車票的顏色,按照通道上相同顏色的指引到達所乘列車停靠的站臺。反觀我們國內的鐵路客運站,有些車站指示非常不清楚,旅客經常會在車站迷路。
以旅客為本,就要繼續增大現有客運產品的數量。鐵路客運部門應該在運輸能力供不應求的客運市場和新開辟的一些客運市場,及時投入一定的運輸能力和增加產品數量,這對與滿足客運市場需要有極大的幫助。比如春運期間,是鐵路旅客運輸產品供不應求的最主要時點,鐵路客運部門就應該合理利用車底,優化機車交路,按照客流的流向和不同時點有針對性的加開臨時客運班列,以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2.3 加強開發客運增值服務等外部產品
當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管理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點內容。作為鐵路運輸行業也是如此,目前而言,從鐵路企業的經營管理到整個企業的生產組織,都離不開信息傳遞以及負載這些傳遞的信息技術。今后,鐵路客運部門的很多信息除了為鐵路企業內部的車、機、工、電、輛等部門的管理服務之外,還要面向社會提供一些客運增值服務,這不僅是鐵路客運企業面向市場經營的需要,也是鐵路企業具有市場潛力的渠道,還是提高鐵路行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12306網站的設立,為鐵路企業發揮綜合信息優勢,擴大鐵路影響,提高鐵路運輸質量,爭取更大的運輸市場份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后,鐵路客運部門應該抓住鐵路發展的機遇,勇于開拓創新,走出豐富客運產品和客運服務的新路。
2.4 拓展現有鐵路客運產品線的深度和廣度
拓展現有客運產品線的深度,是指要根據在認真詳細的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鐵路客運今后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在客運市場上的市場定位。作為鐵路客運部門,不能只顧眼前而不考慮長遠,在制定相應的計劃、方針和政策時都把立足當前和考慮未來結合起來。拓展現有客運產品線廣度就是指要延伸產品線。產品線延伸是指部分或全部的改變企業現有產品線的市場定位,即將企業的產品線延伸超出所有的范圍。作為鐵路客運產品而言,產品線向上延伸包括比如適當增加高等級列車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公務、商務和高收入人群的高層次需求;向下延伸是指比如適當增加既有線普通旅客列車,滿足一些低收入旅客的運輸需求,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價格優勢等等。
參 考 文 獻
[1] 彭進.鐵路客運組織[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
[2] 劉作義,趙瑜.運輸市場營銷學[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3] 朱曉寧.旅客運輸心理學[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
[4] 趙嵐.鐵路運輸市場營銷[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
[5] 強麗霞,顏穎.國內外高速鐵路旅客運輸需求差異性分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