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暉 許珍芳
[摘要]藝術院校學生是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肩負著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重任,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生力軍。深入調查研究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影響因素,有利于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育措施。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院校;認同度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2549(2016) 09-0057-03
藝術具有鑄造靈魂的育人功能。2014年10月15日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1]因此,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藝術人才是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而藝術院校是培養社會主義藝術人才的搖籃,只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藝術人才的健康成長,才能促使他們創作更多倡導時代主旋律和主流意識形態的藝術精品,在實踐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課題組試圖通過實證研究,在了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進一步探索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調查樣本基本情況
課題組在國內6所藝術院校和重慶市4所高校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典型抽樣的方式抽取合適個體構成樣本,采用自填式方法完成問卷。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329份,其中藝術院校發放問卷189份,有效問卷171份,有效回收率為90.4%,非藝術院校發放問卷140份,有效問卷123份,有效回收率為 87.9%。課題組采用SPSS18.0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從性別來看,被調查的男生為98人,占33.3%;女生為183人,占62.2%。女生比例多于男生,這樣的比例基本與當前藝術院校學生性別比例接近。從年級來看,大一學生為55人,占18.7%;大二學生為99人,占33.6%;大三學生為78人,占26.5%;大四學生為48人,占16.3 %。這樣的分布比例比較合理,調查樣本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一般情況。問卷通過藝術院校與非藝術院校學生的對比,能更深入的了解藝術院校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認同情況及藝術院校大學生的特點。此外,在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課題組還對部分學生進行了隨機采訪和座談交流,以便更多收集信息以補充相關問題的研究。
二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
根據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認知階段,即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知、了解和認識,這是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邏輯起點。它是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地位、作用和要求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對它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不一定認可。第二階段是認同階段,即大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情感到理性,表示承認、認可和贊同。第三階段是內化踐行階段,即大學生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基礎上,對自己已有的價值觀念進行重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自己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并自覺地以此作為指導自己實踐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良好的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2]。
1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
了解并深入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國家、民族和個人的重大意義和作用,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前提。唯其如此才可能使大學生從思想觀念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行為上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總體還比較低。從本次調研數據顯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比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有效百分比分別占5%、18%、46.6%、24.8%和5.6%;對問卷設計的多選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選擇正確并完整的僅占17.26%。由此可見,大多數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還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還有部分學生甚至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內容。
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仍然是一個艱巨的課題。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樣的手段和方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大學生了解并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國家、民族和個人的重大意義和作用。這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前提。唯其如此才可能使大學生從思想觀念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行為上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程度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在了解、認識、理解基礎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贊同。這種認同可以直接的表現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和意義的肯定,也可以間接的反映在大學生對當前我國正實行的相關大政方針的態度上。為此課題組在調研過程中,在這兩方面都進行了考量。總體來說,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比較高。
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和重要意義的認識上,74.9%的學生認為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69.6%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改善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現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69%的學生認為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48.5%的學生認為可以集聚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在對當前我國的相關大政方針的態度上,持贊同態度的是主流。在對我國國家建設目標的態度上,36.9%的學生非常樂觀,45.1%的學生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在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態度上,45.9%的學生非常贊同,41.2%的學生比較贊同。對我國當前所施行的方針政策的總態度,表示“很贊同”的占81.3%。
從以上這些數據都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藝術院校大學生主流是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認可但不認同的觀點,甚至個別學生對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不理解”的觀點,表現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標,建設道路和指導思想的不自信。
3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踐行情況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踐行是在認同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把它轉化為自己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并體現在日常的行為習慣中。認同是基礎,是關鍵,踐行是標準,是目的。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踐行情況既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度的體現也是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度的檢驗。因此,通過調研大學生特定行為表現可以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藝術院校大學生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踐行情況上表現為觀念上積極認同,但行為上滯后。在“人生價值標準”問題中,有76.6%的學生選擇了“對社會貢獻的大小”,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是否實現人生理想”,占66.1%,而“社會地位的高低”和“金錢的多少”分別占16.4%和7.6%。為了力爭調研數據的可靠性,又以“擇業考慮因素”這一問題進行了驗證。在眾多因素中,“兼顧社會需要和個人興趣”所占比重最高,為66.1%,其次是“專業對口,能發揮自己專長”,“有利于個人的發展”,“能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工作”,分別占58.9%,54.8%和53.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數藝術院校大學生已經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自覺的以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當然也不能忽視仍有一小部分學生把金錢、權力等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私利主義在藝術院校大學生中仍然頗有市場。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事件中也就是在踐行中卻落后于思想觀念。在“考試中是否想過通過作弊取得好成績”這一問題上,想過作弊的學生占比近50%。
總的來說,當前藝術院校大多數學生是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并已自覺的踐行。同時也存在一部分不認同甚至不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生。雖然這部分學生比例不大,但是由于藝術院校大學生是未來的藝術工作者,是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他們的藝術作品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是巨大的,所以不能忽視對這一小眾的研究,通過調研分析,制定相應的教育對策,力爭將每一位藝術院校的大學生培養成德藝雙馨的藝術工作者。此外,調研數據還顯示認同度高于了認知度,這說明部分學生的認同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礎上的,盲目跟風或認為執政黨提出來的都是正確的。這種認同是一種膚淺的認同,不穩固的認同,甚至可以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認同。再者,踐行度低于認同度,說明部分大學生還沒有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判斷標準,認同但不選擇,或者說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正確的,但不一定是適合他們的。因此,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影響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主要因素,并有針對性的探索新的培育方式和手段。在理論教育中增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知。[3]
三影響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主要因素
1藝術院校大學生自身的特點
藝術院校大學生的專業特性決定了他們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具有鮮明的個性的特征,這是影響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內在因素。首先,藝術院校大學生文化知識學習能力較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領會不足。現行高考制度規定,藝體類學生在錄取時文化課分數要低于同等的普通高等學校,一些地方院校的專科類藝術生的文化課分數甚至降到200多分。這就導致準備藝考的中學生側重藝術技能的學習,而投入到文化課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導致文化知識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進入大學后,沒有高考的壓力,進一步重專業而輕文化,文化課成為無關緊要的邊緣課程,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類的課程。這就造成了藝術院校大學生對國家方針、政策及相關理論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入,從而出現了調研中所反映的很多大學生不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不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情況。
其次,從思想上來說,藝術院校大學生崇尚自由和個性發展,排斥統一的權威的價值標準。藝術創造要求學生有自己的個性,有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這一專業特點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價值觀念。在價值觀問題上,藝術院校大學生推崇多元價值,并認為統一認識,形成權威會抑制個性發展,影響藝術創作。因此,很多藝術院校大學生僅僅是觀念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行為上沒有選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表現為學校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對于大學生成人成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培育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
藝術院校崇尚自由、張揚個性、追求與眾不同,這種文化氛圍有利于大學生的藝術創造,但同時也會在學生價值觀念上產生巨大影響,使得藝術院校大學生在核心價值觀的選擇上更趨多元化,去權威化、統一化。此外,藝術院校重專業的文化氛圍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在其專業上的好壞,而對學生日常出現的一些不良習氣和習慣不太關注,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3社會大環境
人是社會動物,社會環境影響著每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市場經濟在給我國生產力帶來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意識形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造成了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社會各群體出現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機。對“三個有利于”標準和“貓論”的誤讀,使得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思想盛行;西方文化及價值觀念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多重西方文化的進入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沖突和激蕩,使價值觀、道德觀多元化,不再有一個主流的標準。同時,在我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后,出現了很多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有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如就業問題、醫療問題、養老問題等;黨內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如貪污腐敗問題、官僚主義作風問題等,這些問題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而貪污腐敗問題已成為大學生“最不能接受的社會不良現象”。
藝術院校大學生重專業而輕文化,視野相對局限,尤其是政治理論和政治素養相對薄弱,在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面對當前社會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不能全面的客觀的辯證的看待,容易流于現象,從而影響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自覺踐行。
此外,影響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的因素還有朋輩、父母、教師等,必須深入調查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的方案,才能真正培育出德藝雙馨的社會主義藝術工作者,成為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文藝是時代前進號角最能引領一個時代風氣[EB/OL].新華網,2014-10-15.
[2]劉崢.大學生認同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俞婷.道德文化自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內化[J].繼續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