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琳
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堅持積累教學資源,創新開展教學,積極培養學生口語交際、信息獲取與處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夯實基礎。
一、利用資源整合教材,導入新穎激活互動
教師可從視頻網站,Discovery Channel紀錄片,英語影片中,下載或截取一些與課文話題相關的教學資源,再根據不同課型與要求設計相關的任務。
人教版Module1 Unit4 Earthquakes 這一單元可融入話題相關的New Concept English Lesson53 Hot snake,該材料的flash版本既有原課文的聲音素材,又有新穎的動畫效果,這樣的音像結合能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帶著好奇的學習心理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經過處理的教學材料配上了英語的字幕,更有助于學生及時在課堂中模仿朗讀。并加入了“動畫學音標”的flash,專門讓學生通過該文章來練習wind, wire, find, fireman, try, quite, line的元音發音,在原有單詞讀音的基礎上,主動總結相同元音的規律,培養學生生成英語朗讀的技能,提高說的準確性和流利性。
二、創設課內課外活動,促成語感提高能力
英語聽說的學習環境對英語聽說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響。學生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只有創造更廣泛的課內以及課外英語學習環境,才能保證英語聽說的練習時間,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課題演講、辯論和角色扮演等聽說任務,鞏固學生課內知識之余,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聽說能力。如在閱讀課Module2 Unit3 The Sporting Robot中加入情景設置的對話活動:假設你是一名記者,你的同桌是Hua Fei,你有幸去采訪住院的Hua Fei,設置采訪對話內容。創設的活動,不但讓學生更加熟悉課文的知識,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訓練聽說,培養語感的平臺,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還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得到課堂教學之外的持續發展。如:課文配音比賽,有助于學生英語語音的提高;英語角的建立,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英語歌曲比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等等。課本劇表演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給學生找一個經典的英語典故,就同一主題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一方面學生演出了自己挑選的角色,興趣盎然;另一方面,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既聽又說,會話能力得到提高。例如,Module8 Unit4 Pygmalion這個單元涉及到電影First Lady的場景,教師在教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后,可將書本上未出現的電影場景交由學生進行對白設計,讓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后,分析該影片中的人物特征,大膽合理地猜想電影有可能發生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同時通過這種課外活動的機會,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三、引導學生互動評價,生成自我學習能力
由于課堂上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對每個學生的活動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就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指導,長期以往學生會對聽說的學習失去動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師生和生生互動,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因此,整合的資源和創設的活動,還需要師生,生生以及自我有效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提高聽說技能。
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活動,設計不同的評價表,讓學生對自己的錄音以及同伴的錄音進行對比評價,在互動評價的過程中自我發現聽說中存在的問題,生成適合自己的聽說技巧,增強自我學習的意識和動力。例如,Module2 Unit3的閱讀課Who am I?,教學之后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將關鍵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所給提示進行復述,鞏固文章內容的同時以讀促說。教師根據評價表對個別同學的復述進行評價,給予其他同學示范和引導,再由同桌之間根據評價表(如表1)互相打分。學生通過評價,對復述的內容、語言、流利性和語音的評價標準更加清晰,在以后的聽說活動中,會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