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永新汶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骨外科,山東新泰 271219
?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的療效對比體會
劉光永
新汶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骨外科,山東新泰271219
[摘要]目的對比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的療效。方法整群選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10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目標,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54,采用非手術治療)和試驗組(n=54,采用手術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治療后的腕關節功能評分優良率為96.3%,對照組治療后的腕關節功能評分優良率為79.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效果優于非手術治療,值得臨床選擇和普及應用。
[關鍵詞]非手術;手術;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主要是指橈骨遠端關節面以上2~3cm內的骨折情況,這一部位的解剖結構比較薄弱,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發生骨折。在人體結構中腕關節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其亦是全身活動頻率最好的一個關節。因為橈骨遠端骨折損傷存在一定的復雜機制,且骨折類型呈現多樣化,故臨床治療手段必須符合科學、靈活、適用的原則[1]。若選擇的治療方案不恰當,易引起腕關節僵硬或慢性疼痛,對患者手部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該文整群選取該院收治的10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2013年8月—2015年12月)作為觀察目標,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10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目標,納入標準:①年齡≥60周歲,不存在心腦血管疾病;②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①生命體征不穩,不配合治療者;②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消化道疾病或惡性腫瘤者。其中男患者65例(60.2%),女患者43例(39.8%),患者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1.5歲。具體AO分型:C型36例,B型47例,A型25例。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54)和試驗組(n=54),兩組患者的自然資料統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予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非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完成麻醉工作后,對骨折部位實施牽拉復位,采用石膏進行固定,待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取得滿意復位效果后采取懸吊固定患肢。7d后進行X線復查,發現骨折存在移位現象時再次進行手法復位,復位失敗者需進行手術。
試驗組采用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完成麻醉后,順著橈側腕屈肌的方向縱行切開橈側,充分顯露骨折區域,順著旋前方肌切開橈骨點,沿橈骨掌側面剝離骨膜,對骨折成角和壓縮情況進行觀察,直視狀態下進行牽引復位,采用鎖定鋼板對骨折處進行固定,待X線檢查結果顯示取得滿意復位效果后,將切口關閉,對旋前方肌予以縫合。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效果盡早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
1.3觀察指標
采用Cartland/Werley腕關節評分對兩組患者腕關節恢復情況進行評價,分值越低,表示腕關節功能恢復效果越好。其中0~2分表示優;3~8分表示良;9~20分表示可;21分以上表示差[2]。
1.4統計方法
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錄入至SPSS 21.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使用百分率(%)對腕關節功能優良率進行表達,兩組之間的統計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為96.3%,其與對照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79.6%進行統計比較,兩組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

表1 兩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比較[n(%)]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骨科常見的骨折類型,且粉碎性骨折患者居多,中老年人群是此類骨折的高發群體,由于其身體各項機能都處于衰退狀態,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骨折疏松,臨床復位固定治療難度較大[3]。
恢復關節面和正常解剖復位、盡可能保護腕部功能是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堅持的主要治療原則,主治醫生需要對患者實際情況和骨折類型進行綜合考慮,以便制定出科學合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4]。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是臨床針對橈骨遠端骨折常用的一種治療措施,其具有價格低廉、操作簡單方便等優點。手術切開復位不僅固定效果良好,且有利于患者早期進行腕關節功能鍛煉,特別適用于對功能恢復高要求的年輕患者。很多臨床實踐證實,針對穩定性較差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或嚴重骨質疏松、關節面嚴重不平整的患者,手術切開復位治療方案最為適宜,然后手法復位容易出現腕關節功能恢復差或再次移位情況。因此,臨床建議穩定性橈骨骨折患者主要選擇手法復位[5]。該組研究通過對兩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進行比較,發現接受手術治療的試驗組,其腕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96.3%,對照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79.6%,組間差異明顯(P<0.05)。相關學者在研究中發現,老年患者對手部功能的需求比青年患者更高,其比例為73:27,然而因為老年患者會合并多種疾病,其采用手術進行治療總有效率為61.47%[6],與該文研究相對比,很明顯可以看出,老年患者會認為手術風險較大,所以選擇痛苦少、風險小的非手術保守治療方案。另有相關學者在研究中證實,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接受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的術后療效滿意度對比,未見組間出現顯著性差異[7]。盡管手術治療效果比非手術治療效果更好,但從住院費用、手術風險等方面進行考慮,非手術治療方法仍然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8]。
綜合所述,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效果優于非手術治療,其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選擇和普及應用,但實際的臨床治療過程中臨床應綜合患者的經濟能力和實際需求等因素,以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羅程鋒.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6(3):624-625.
[2]舒巍,金林中,羅旭,等.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農村衛生,2015,32(16):4.
[3]康志剛,徐彬.老年患者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2):38-39.
[4]張宏宇.手術與非手術2種方法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3):54-55.
[5]袁建民,戎耀宗,許光輝,等.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3,26(30):183.
[6]張睿強.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0):34-35.
[7]裘曉冬,王人彥,陸洲,等.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8):42-44,47.
[8]楊曉軍.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對比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5):64-65.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and Non-surgical Experience
LIU Guang-yong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Xinwen Mining Group,Xintai,Shandong Province,27121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Methods Group selection August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108 case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ere observed as the targe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 =54,non-surgical treatment)and experimental group(n =54,treated by surgery),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good wrist function score was 96.3%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good wrist function score was 79.6%,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s superior to non-surgical treatment,worthy of choice and universal application.
[Key words]Non-surgery;Surgery;Distal radial fractures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6(a)-0080-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5.16.080
[作者簡介]劉光永(1977.10-),男,山東新泰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骨科。
收稿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