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霞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狀
文言文中的遣詞用句跟現代的白話文是有很大差別的,有些詞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多晦澀難懂,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記憶和理解。因此,一些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提不起興趣,對文言文學習有抵觸情緒。文言文的學習是從初中就開始的,但初中階段學習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基礎的知識,只停留在背誦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階段。到了高中,難度加大了,要掌握字詞的含義、用法及其語法功能,還要學習幾種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初高中文言文教材的銜接不緊密,難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讓學生暈頭轉向,對文言文學習喪失興趣。
二、優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1.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閱讀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文言文感興趣才能學好文言文。傳統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使學生自動自發地學習文言文。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閱讀文言文的習慣,課外也主動地學習文言文,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2.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現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串講”的方式。對文言文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解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嚴謹認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單調無趣的文言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除了對文章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外,還要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風光。
三、優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1.培養學生的語感。
文言文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并不廣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遣詞用句有很大的差別,讀起來很拗口,這就導致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生不了興趣。所以,教師要通過誦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多多接觸文言文,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而且,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課文類型采取不同的誦讀方式。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一文時,教師可以讓男女生分別讀文章的不同部分,以表現蘭亭流觴曲水的清脆水聲及文章中深沉穩重的思想感情。
2.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由于文言文與如今學生的時代背景相距甚遠,語法習慣也與學生熟悉的白話文出入頗多,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到晦澀難懂,不知所謂,漸漸產生抵觸敷衍的學習情緒。教師的首要任務便是重新激發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帶領他們發現文言文的語言魅力,將學習的主動權交予學生。激發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需要靈活地綜合運用。比如可以在學習前先讓學生接觸一些關于文言文的影視作品,可以是根據文言文內容改編的電影,可以是介紹文言文寫作背景的紀錄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紹的小視頻。通過影視作品的敘述可以使學生初步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以所學文言文為主題的多種語文活動。如果是游記類型的文言文,就可以組織學生故地重游。參考作者的游覽路線,將觀景的心情進行古今對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結構寫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節性較強的文言文,就可以組織學生改編成情景劇,以文言文形式演出來。可以改編成歷史正劇,也可以改編成歷史喜劇,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現代元素,如穿越,改編成多個歷史事件的串燒劇。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師就可以組織辯論會,探討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過時,或者組織一場知識競賽,對學生的文言知識進行考查。
3.強化字詞句的學習以夯實基礎。
(1)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要明確教學重點。高中文言文字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古今異義詞、常用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教學中要針對這幾個方面加強學習。
(2)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習事半功倍。啟發推測法、連環翻譯法、合作探究法、“以舊帶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①啟發推測法是指,在教學中,拋棄傳統的“串讀法”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題,教師只在一旁起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這種教學方法更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內容及字詞句的含義和用法。
②連環翻譯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翻譯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是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把文章平均分給幾個小組,進行組內討論之后,向全班講解負責段落的字詞句,再由其他小組提出疑問,全班同學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舊帶新”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鏈接,以舊知識的記憶帶動新知識的記憶,以新知識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強化記憶,對文言文的字詞句進行系統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