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清
摘 要: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同時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們的一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語文的啟蒙階段,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如何抓好小學語文,使孩子們愛上語文,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每一個小學語文老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使孩子們在課堂上活躍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培養他們對讀書識字的興趣,化枯燥為生動,變繁瑣為簡練。同時運用多種有效方法,促使孩子們事半功倍,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
關鍵詞: 語文 識字 課堂氣氛 教學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明確老師主導、掌控地位,把握好師生關系。
1.課前準備要充分。
首先不僅要對教案胸有成竹,各個環節都要安排得恰到好處,而且要方法恰當,內容適度。在備課過程中提高老師的自信心。其次,教學時要投入。一旦走上講臺,就要心無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感染學生情緒。教師越投入,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難免發生突發狀況,老師要運用聰明才智,妥善解決,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2.教學相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眼神親切、態度和藹、贊語熱情,從而拉近師生間心靈的距離,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在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用諷刺的話語刺傷他們,而是先檢討自己是否在教學方法上有過失,在課堂上,應允許學生充分表達見解,對他們的質疑發難,要表現出耐心和愛心,使學生真正愛戴老師,喜歡老師。
3.積極討論,頻繁提問。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敢說,愿意說。對于某一問題,在進行一定的引導后,完全可以各抒己見、自由發揮。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和意見,即使是幼稚的、荒謬的,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
二、選取合適的方法,調動課堂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1.情景教學,激發興趣。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對于語文教學也依然適用,課堂上的45分鐘雖然很短,但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在課外備課上,勤思考,勤動腦,事先模擬演練教學時的情景,提前準備好教學用具,從生活里時刻不忘攫取靈感,留意生活里的細節和美感。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利用鮮明的攝影圖片,甚至是適當的優美音樂,使孩子們充分體驗課文中的情景,吸引注意力,增強記憶力,在師生情境交融中實現學習目標。在這里選取適當的案例做以說明: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的《秋天的圖畫》
上課前,我先搜集一些秋天的圖片,黃葉滿地,紅葉翻飛,天高云淡,碩果累累,首先用投影儀講圖片展示給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問他們這些葉子有什么特點?葉子的顏色一樣嗎?是不是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天空是什么顏色的?這些果實都是什么品種?云彩漂亮不漂亮?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是不是很涼爽呢?隨后,將課本打開,把生字生詞展示在黑板上,逐字逐次教給學生,將剛才秋天的圖畫和生字生詞聯系起來,聯想記憶。最后把維爾瓦第的名曲《秋》播放出來,讓他們輕閉雙眼,感受大提琴的聲音好像是陣陣秋風吹來,小提演奏的部分,昂揚處象征秋陽燦爛,天空上微云流動,低婉處象征落葉飄下。課外拓展的時候,領孩子們看池塘里的枯荷,山里的紅葉,果園里的碩果,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美。
2.愛上朗讀,勤于背誦。
如何使孩子們愛上朗讀呢?首先,應該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從網絡上選取相應朗誦視頻,使他們聽到純正的發音,腔調。其次,讓學生進行模仿,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感情。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最后要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挑選學生模擬課本中的人物,針對內容角色,運用不同的語調語氣,如《回聲》一文中,小青蛙高興地叫:“呱呱呱,多好看哪!”而后面媽媽笑著說:“孩子,跟我來。”在這里,扮演小青蛙的同學,就要用非常歡快的語氣說出來,而“青蛙媽媽”則要用略微舒緩又帶著笑意的語氣說出來。在分角色朗讀時,還可以形成不同的組,進行比賽,讓同學們愛上朗讀。在朗讀中,找出學生讀不懂的詞語、句子,體會文章中標點符號和詞語的應用,句子表達效果的不同,進而對文章段落、篇章構思進行體會。讀中要求領悟修辭表達的妙用;讀中發現文章重點段落的構段方法;讀中揣摩文章寫作的順序,最后達到背誦的目的。
3.作業自由,形成梯度。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同學生在吸收知識程度上的不同,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們死記硬背,布置等量的作業,這對一些學生會產生壓力,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因此,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感受和不同的收獲,教師應該既提出共同要求,又提出個別要求,可以讓不同層次學生完成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開闊學生思路,使那些解題中“別出心裁”的學生得到贊譽。這樣可以讓不同層次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形成樂于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態勢。
相信在逐步實踐過程中,堅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我們一定會尋求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讓每個孩子的心靈都能在課堂上飛翔。
參考文獻:
[1]肖天河.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實施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5(11).
[2]張小麗.語文高效教學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