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文武
摘 要: 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和諧教育。運動員(學生)的動力主要來自精神而非物質獎勵,所以感性投入不可替代。中學運動隊大都是集體項目,需要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
關鍵詞: 管理模式 情感 體育教學
管理方法大致可分為民主型、家長型和感情型三種。根據我國社會傳統文化及現在的新文化思維及訓練特定情況進行分析,采用哪種類型管理模式最適合中學生運動隊的訓練?這是當前很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當前我國實施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政策,從而明確指出我國社會正從一個相對封閉的發展中國家努力向世界性強國過渡,這是一個漸進又山撼地動的動態巨變。
開放政策使我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既要保護自己優良的文化傳統,又要向外來文化中先進的地方學習,形成具有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文化并形成新傳統,價值觀念、思維形式、管理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我國教育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發展,使教學及運動隊訓練思路產生巨大轉變。
鑒于上述諸多問題的存在,“家長型”的管理,一言堂管理模式會被隨著開放門戶政策涌入的外來文化沖擊,特別是受到青少年的抵制,“家長型”管理模式有違我國教育政策初哀。“民主型”管理模式則容易造成涉世不深的青少年錯誤理解,從而造成無政策主義的滋生,甚至難以駕馭局面,使運動隊的系統訓練受挫。而“感情型”管理模式符合我國傳統文化,是外來文化能全盤接受的,既是我國傳統的需要,又是外來文化的需要。
現在的中學生多數是在父母的襁褓里轉投到大集體懷抱中的,他們在父母的撫愛之中成長,來到新集體之中還需要我們給予呵護。必須從父母感性的愛轉到師長對他們理性的愛的階段,促進其健康成長,由于是父母之愛的延續,必定能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
運動員的動力主要來自精神而非物質獎勵,所以感性投入是不可替代的。中學運動隊大都是配合的集體項目,需要團結協作精神,“感情型”管理教育不會出現“家長型”管理容易出現的征服意識,也不會出現“民主型”管理容易出現的放任自由。代之而起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情說理在集體中造成團結和諧氣氛,對訓練起著極其重要的潤滑劑作用。從而提高隊員處理人際關系的素質,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感情投入三個重要原則是:
1.關愛原則。體現學校領導和集體的關懷,而絕不是教練員的個人恩惠,從而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給予隊員的溫暖。比如:學生上教研和比賽的時候要比平時上課和訓練的時候認真得多,因為有許多領導和教師在場。
2.雙面的原則。感情投入的雙面即隊員必須向學校這個集體投入情感,以高效的訓練、學習成果及優良品質報效之。否則感情的投入或許散失殆盡,教學效果之糟可想而知。因此,我們在教育或訓練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愛國性教育,要有集體榮辱觀。
3.三結合原則。與家長、學校和教師組成統一戰線,聯合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強化管理教育,堵住漏洞,做到“三管齊下”,這樣才能取得最顯著的管理教育效果。
教師的一個充滿信任和期盼的目光,一句和藹、關切、鼓勵和表揚的話語,都會在學生心中掀起感情波濤,引發共鳴,師生間會有心心相印的體驗。這種感情的“共振”,使學生增強克服困難、戰勝阻力的信心,對順利實施教學步驟至關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使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情緒的直接因素,著名的“羅森塔爾”試驗充分證明了情感在教學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是有情感的人,有著應該有的尊嚴,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要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對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給予充分理解和足夠尊重。教師應該甩掉“師道尊嚴”的外衣,“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以朋友的姿態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對話,時時處處尊重學生,維護他們的心靈,也就是說,我們要樹立這樣的學生觀:學生是“鉆石”,我們要不斷打磨他們;學生是“教科書”,我們要不斷揣摩他;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我們要不斷鼓勵他;學生是“藝術品”,我們要不斷欣賞他;學生是“美好生活”,我們要不斷珍惜他。為此,教師應該對運動員學生少一點責備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冷漠而多一點愛心,少一點嘮叨而多一點理解,關注和思考學生想什么和需要什么。
總之,感情因素的運用是教練員或教師樹立威信,組織教學,激勵隊員熱愛學習,培養隊員情感的重要條件,也是集中凝聚力的表現,是中學運動隊每節訓練課效率提高的保證。
參考文獻:
[1]中國學校體育,2006(2).
[2]中學體育教學,2006(4).
[3]中國教育,2006(4).
[4]教育科學論壇,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