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飛舟
目前,各地學校都努力嘗試開發校本課程,但是開發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主要是教師照搬地理課堂教學那一套方法,觀念陳舊、教學內容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方法單一、評價手段不規范、難以滿足學生需要。總之,實效不明顯。筆者認為,主要是教師對校本課程的定義、意義、開發原則理解不到位所致。如何才能在初中地理校本課程開發中取得實效?通過本校地理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筆者總結出幾點經驗,歸納起來就是:趣味引領,實踐為主,自主習得。
一、趣味引領
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是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宗旨,保持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就成了地理校本課程的生命。初一學生剛升入中學,對地理這門新課程有新鮮感,所以大多學生是憑暫時興趣選擇了地理校本課程,教師要保持發展和學生的興趣,就要避免把校本課程上成課堂教學,應精心挑選教學內容,以趣味性教學內容引領學生,誘導學生發展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并形成地理學科能力,這是地理校本課程開發取得實效的基礎。
為此,應選取感性知識為主的趣味性教學內容組織教學,以適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愛好。如我校地理校本課程安排的教學內容有制作簡易地球儀、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觀測太陽影子長短變化和校園氣溫、中國政區拼圖游戲、熱力環流實驗、地轉偏向力實驗、外出參觀活動等,這些教學內容都受到學生歡迎,學生樂于參與,始終保持對地理校本課程的喜愛。
二、實踐為主
在地理校本課程開發中,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還要靠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才能得以順利實施。課堂教學中的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都無助于趣味性內容的實施,地理實踐活動才是最好的方式。趣味性是地理實踐活動的顯著特點,這是區別于課堂教學的。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一系列實踐活動中親身探究,才能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學會靈活運用,并發現和解決地理問題,體驗和經歷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中生都喜歡地理實踐活動,但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迫于中考和課時壓力,教師沒有時間組織地理實踐活動,而這恰恰是校本課程可以重點開發的教學內容。所以,地理校本課程應以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組織形式,以實踐活動貫串始終,這也是地理校本課程區別于地理課堂教學的最大特征。上文列舉的教學內容都屬于地理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地理校本課程取得實效的保證。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地理課程資源,組織初中生開展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從實踐活動實施的地域環境看,可劃分為校內和校外兩種類型。校內實踐活動諸如地理觀測、地理競賽、地理游戲、地圖繪制、教具制作、地理實驗等,校外實踐活動如野外觀測、地理參觀、地理旅游、地理調查等。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要注意發揮鄉土地理的優勢,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我校校內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利用校園氣象園地開展氣溫和風向觀測、利用數字地理教室及其配套的資源開展礦物巖石標本觀察、利用世界語音地圖開展找地名競賽、開展等高線地形模型制作活動,組織學生繪制校園平面圖。校外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文天祥詩碑亭參觀;到東郊太陽歷廣場參觀,利用太陽歷廣場的日晷等天文設施測定當地地方時;到當地駐軍“臨汾旅”參觀軍史展覽館;組織學生考察馬群地區的交通線路,等等。這些實踐活動充分利用鄉土地理資源,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且難度不大,較為容易組織,能夠取得較好效果。尤其是校外實踐活動如外出參觀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在組織地理實踐活動時,要注意采取激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完成活動任務。如針對初一學生地理知識和技能較薄弱和爭強好勝的特點,我校地理校本課程多采取小組合作和競賽的方式開展教學,如分學習小組完成太陽影子長短觀測、氣溫觀測、模型制作、繪制校園平面圖的任務;分小組開展拼圖競賽、找地名競賽;在外出參觀活動過程中,分小組完成相關知識的介紹,分小組完成觀測任務。我們還組織學生分組做有趣的地理實驗,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
三、自主習得
地理實踐活動強調學生親身探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只有學生自己主動參與,才能在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地理問題,掌握地理知識并提高地理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地理校本課程教學中,要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實踐活動中要教會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這是地理校本課程開發取得實效的關鍵。
在地理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精心設計每次活動方案,活動類型和內容要利于學生自主操作、獨立完成。其次,在實踐活動中,要營造自主參與、自我表現的氛圍。要教給學生探究和動手操作的方法、技能,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充分發揮各自才能,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再次,每次實踐活動結束后,應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和反思,鞏固學習成果。
以我校組織的“參觀文天祥詩碑亭”活動為例,活動前一周告知學生活動內容和要求,布置學生分組搜集文天祥生平、作品及有關金陵驛舊址的資料,了解文天祥詩碑亭的地理位置。活動前一天,召集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教師點評,指導學生修改和完善資料。參觀活動開始,由一組學生帶路,將師生帶到文天祥詩碑亭后,安排學生分組開展活動:第一組同學向師生介紹文天祥詩碑亭的建造年代、建造者、建造緣由。第二組同學介紹詩碑亭的主要設施及建筑特點。第三組同學介紹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重點介紹文天祥被押解北上,路過金陵驛并逗留,寫下《金陵驛》二首律詩的史實。第四組同學介紹詩碑亭兩邊石柱上刻的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及其出處《過零丁洋》詩,帶大家一同賞析這首詩。第五組同學指引師生察看詩碑亭中央所立石碑,帶大家賞析石碑上鐫刻的文天祥《金陵驛》詩一首。第六組同學點評今天的參觀活動。活動結束后,布置每人寫一篇作文,可以記敘這次參觀活動,可以寫參觀有感,也可以對這次參觀活動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由于準備充分,學生全程自主參與,因此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活動扎實有效。
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實踐證明,地理校本課程開發要取得實效,就要注意以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作為引領,以地理實踐活動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習得,切實發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地理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