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素芳
【摘 要】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單一或交叉運用,建立起四環節教學模式,激情趣、導思維、列過程、悟方法、考能力、促發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暢游知識的海洋,鍛煉睿智縝密的思維,從而使自己達到質的飛躍。
【關 鍵 詞】 主導;主體;教學;英語
學生的發展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這必然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下工夫。要求學生更新、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并運用知識,身為教師該如何做呢?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重難點,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將內容以具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好最捷徑的方式將其掌握住,并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必然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
教育家第斯多得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的重點應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苯處熓菍W生的引路人,是導航者,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中的迫切點。在此方面,教師應導出方法、導出水平、導出藝術。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采用多種適宜的教學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體現教師“主導”之精髓。
一、情感教學——英語教學的前提
“攻心”是良好的教學前提,只要師生有良好的關系,彼此達到心與心的交流,互相尊重,教學相長,民主平等,這就為搞好教學作下了鋪墊。美國教育學家多爾說:教師在師生關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平等的對待每位學生,保持可親、可敬、可塑的教師形象,是新課程對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的要求。教師應熱愛學生,利用每課教材的情感目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進行升華式的哲學教育,讓學生感觸學以致用,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自己愿意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這樣學生就會使學習的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品德修養,用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打動學生,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從而達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興趣化教學——英語教學的基石
在英語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課堂教學情境化、趣味化、多樣化和游戲化,讓輕松活潑的氣氛充滿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課本中一些原有歌曲,以突破教材重難點,激發、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豐富多彩的英語課互動,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補充,教師可以編一些順口溜識記知識,如以“O”結尾的名詞變復數一般加“S”,而“英雄,黑人愛吃土豆和西紅柿”提出四個單詞的復數卻加“es”,再者,一個句子如果用多個形容詞來修飾一個名詞,則形容詞的順序為:“縣官行令殺國才”即“限定詞、冠詞、形狀、年齡、顏色、國家、材料”等形容詞的排列順序,此種以俚歌形勢更能增加樂趣,同時采用視聽結合的直觀教學創設情境,達到聲情并茂、情境交融、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激發了興趣,同時提高了道德評判能力。再者,通過生動的表演和直觀演示,可以使學生掌握和理解觀念,集中注意力,從而達到加深印象,強化教育效果?,F在的PPT教學,分角色朗讀,簡筆畫教學,英語角,情境表演等教學方式都能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愉快氣氛中受到了教育,又掌握了課文重點,何樂而不為呢?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愛為本,寓教于樂,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智慧火花,使學生輕輕松松的學英語。
三、覆蓋全面,識記特殊——英語教學的具體方法
在教學的一般規則的前提下,識記特殊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此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從而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知識,提高做題效率,如在“a/an”的選擇中,在a、e、i、o、u前選an,其余的選a。但記住useful、university、European,one-eyed前選a;hour、honest前選an。每個知識點都有規則可循,這種方法需要學生在實際做題中自己發現并掌握,同時教師也需要特別強調。只要掌握住這些特殊用法,遇到類似的題即可迎刃而解。
四、結構教學法——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
此方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特別是時態教學中顯得特別重要,教師應將其結構歸納總結出來,或者通過實例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這必然要求學生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思考,培養其專一性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極有好處。在此基礎上,還能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有利于提高其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此種方式,給學生一種清晰、明了的感覺,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當然,教學中還輔以對比法、歸納總結法等其他教學方法。以上方法綜合并有,加之老師的“主導”精髓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的話,那學生定會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掌握住知識,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方法
(一)給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以動力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注意創設學生學習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認識的內驅力,給學生發揮學習主體作用以動力。
1. 激發學生興趣,給學生探求英語知識以動力。英語教學應注意創設情境,努力激發并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伊始哪怕是朦朧的、不太明確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使他們學習一開始便有較強的驅動力。如在對 “Nice to meet you!May I come in?Stand up,Sit down please.Thank your”等日常交際用語的復習中,借助面部、言語、身體、手勢的表演,使學生有一種愉悅感,從而對其產生學習興趣。
2. 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給學生學習以穩定的動力。讓學生體驗發揮主體作用的喜悅,沒有什么東西比他獲取自主探究成功更有滿足感,也沒有什么東西比獲得成功更能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的熱情,教師點撥啟思、鼓勵質疑。如英語中有一些詞的用語較靈活,不同場景表不同含義,在復習“have”的用法時,讓學生們自主地、盡可能多地說出“have”短語。Such as:I have a book;We have a class;the cat has two baby;have a cold/headche;thank you for having me等,讓同學們思考,通過思考,說出其含義。同學會通過切身的體驗,從而非常滿意自己。
3. 享受成果,為學生學習保持恒久的興趣以動力。在新課程英語課文中都有一些與語言點相配的游戲活動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嘴,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的飛躍,達到質的飛躍。
(二)給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以機會
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必須講究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創造性思維。
1. 蘇霍姆林斯基說:“思維是從吃驚開始的。”教師巧妙的設疑是引發學生吃驚的最好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古人云:學貴在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應采用“設疑——激疑——探疑——詮疑”的層層深入方式使課堂氣氛跌宕起伏,使學生的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發,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讓學生充分參與英語教學過程,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讓每位學生都能全方位地參與教學,并通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動手操作、動口表述、動腦思考,以保證他們參與的質量。
2. 設置英語互動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英語互動課不僅能創設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而且對培養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良好的意志品質具有積極作用,在英語互動課中,通過彼此的交流,閱讀一些關于民俗民情的英語文章,或者唱一、兩首英語歌曲等這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活躍了他們的聯想能力,培養其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運用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和創造性。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單一或交叉運用,建立起四環節教學模式,激情趣、導思維、列過程、悟方法、考能力、促發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暢游知識的海洋,鍛煉睿智縝密的思維,從而使自己達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施議禎. 英語教學中的主導與主體[J]. 南北橋(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16(2).
[2] 蘇瑩燕. 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J]. 新課程(中學),2015(7).
[3] 陳蘇月. 談英語教學課改中的“主體參與”[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