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顯華
摘要:在闡釋恒昌—格萊珉合作項目的核心內涵基礎上,分析了美國-格萊珉國際合作項目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討了該項目落地中國的路徑及其對我國金融業的啟示,旨在探尋如何精準地解決和幫助社會底層的貧困人群,使其從貧窮、自卑、被歧視到生活富足、家庭幸福、關愛他人的善美蛻變。
關鍵詞:格萊珉美國項目分析;恒昌-格萊珉項目;內涵;落地路徑;金融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45
恒昌—格萊珉精準扶貧國際合作項目 (以下簡稱“恒昌—格萊珉項目”),是恒昌公司與“格萊珉中國”的國際間合作項目,旨在探尋如何精準地解決和幫助社會底層的貧困人群。2016年4月21日,恒昌公司與格萊珉有限公司在孟加拉國格萊珉銀行總部舉行了“恒昌—格萊珉精準扶貧國際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恒昌公司與格萊珉有限公司的簽約儀式上,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格萊珉銀行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博士、北京市君邦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李繼泉律師等見證了簽約儀式。①在恒昌公司與格萊珉的簽約會上,恒昌公司創始人、CEO秦洪濤與格萊珉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高戰代表雙方共同簽署了此次協議,該項目已經于2016年6月正式啟動,首期將建立3個網點,并由此逐步擴展開來。
尤努斯博士開創和發展了“微額貸款”服務,專門提供給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他被稱為“窮人銀行家”“窮人的經濟學家”“微型金融之父”,這源于他創造了面向貧困人群無抵押小額信貸的格萊珉銀行,格萊珉銀行幫助孟加拉窮人通過創新的信貸機制實現自己的生存發展和創業,尤努斯博士因此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格萊珉有限公司”是“格萊珉中國”的運營平臺,受尤努斯教授創辦的“格萊珉信托(Grameen Trust)”的指導與約束,在大中華地區通過股權合作、捐贈和借貸的方式開展合作,推行“格萊珉中國—精準扶貧計劃”。②
一、恒昌—格萊珉合作項目的內涵核心
恒昌—格萊珉精準扶貧國際合作項目的內涵核心,就是在中國復制“格萊珉模式”,它是根據諾貝爾獎獲得者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創辦的格萊珉銀行所遵循的核心原則,是建立在格萊珉銀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的,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原則:①為窮人服務,尤其面向貧困婦女;②以信任為基礎,不需要任何抵押、擔保和聯保,以促進自我雇傭;③通過小組和中心模式,擴展社交網絡,促進社會資本增加;④貸款額度小,分期還款,上門服務;⑤交易開放和透明,可持續性;⑥廣泛的發展議程,定期展開社會影響力評估。③
尤努斯創建的“格萊珉模式”在經歷了近40年的探索和實踐后,事實上給出了社群化、企業化、公益化的扶貧解決方案,給了貧困人群(尤其是女性)一個實現自力更生和創業致富的機會。在中國,尤努斯教授于2014年正式啟動了“格萊珉中國”計劃。格萊珉獨特的“五人小組、中心會議、社區議題”等模式,能夠有效擴展底層婦女的社會網絡,培育社會資本,通過利用金融工具,讓他們經濟上更有力量。
一個穩固的格萊珉式項目的建立,是從第一個小組(5個客戶)、第一個中心一步步邁進的。新小組形成的速度由當地潛在客戶的人口密度和中心經理的經驗決定。根據格萊珉銀行的全球復制經驗,通常新招聘的中心經理遵循以下小組形成速度:首年每月一個小組(5名成員),次年每月1-5個小組,第三年及以后每月2 個小組。以這樣的速度,由8名中心經理組成的一個支行第一年能有 480 名客戶(會員),到第二年末能有 1200名(會員),第三年末能有 2160名(會員)。在發展為低收入者所服務的“小額信貸”系統的宗旨指導下,以期達到:一是為低收入者服務來盡力幫助他們戰勝貧困,為他們創造自雇機會,為他們提供增收機會,并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二是創建成一個經濟高效且穩定的“小額信貸”系統,從而把低收入群體引入到一種促進家庭經濟增長與社會建設的方式中去。
恒昌—格萊珉精準扶貧國際合作項目,就是致力于要讓普惠金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就是要把“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明確為重點服務對象,充分發揮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主力軍作用。
二、對美國-格萊珉國際合作項目的分析
本文該部分主要參考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張睿處長的研究成果。④30年前,尤努斯教授將27美元借給42名貧困婦女。他在孟加拉鄉村的實驗,開創了國際小額信貸運動。聯合國將 2005年確定為“國際小額信貸年”,2006年尤努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07年他決定將格萊珉的模式復制到美國,就在這一年,格萊珉美國 (Grameen America)從紐約的一個借款小組起步,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全美國的11城市,建立了18個分支機構,截至2015 年一季度,發放貸款2-6億美元,47000多名婦女客戶使用了貸款來做生意,平均的貸款額度為 2500美元。截至 2016 年 2 月,格萊珉美國共貸出 3-81 億美元,還款率 99%,客戶 64295 名,覆蓋全美 11 個城市,共有 18 個支行。
根據調查,美國的貧困線是:四個人的家庭,年收入少于23500 美元。按照此標準,34%以婦女為一家之主的家庭處于貧困線以下;每五名兒童中有一名屬于貧困人口;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名失業。根據美國社區統計2011年的數據,在一些社區西班牙裔的貧困率最高,最高甚至可達到 63%,其中婦女貧困率比男人高 3%。大約55%全職工作的西班牙裔婦女年收入低35000 美元;許多人賺取最低日薪 8-75美元,年收入大約為 18000美元。這些人很難獲得經濟上改善的機會,他們直到成年仍然處在社會的底層。這部分人群是小額信貸的潛在客戶。
(一)GA 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
對于許多微型金融機構來說,服務于低收入群體是個巨大的挑戰——收入低、幾乎沒接受過金融教育,這樣的借款人風險太大。GA 的客戶貧困率比紐約的平均貧困率高 20%。GA 的首次貸款的最大額度可以達到1500 美元。GA 的“密切接觸、小組貸款”模式能夠準確定位于極端低收入的群體,在這個層次的市場中,發展類的微型金融機構做不了,民間的高利貸又讓借 款人負擔過重,只有 GA 提供了及時、適當的金融服務,填補了微型貸款的市場空白。
(二)GA 的目標客戶
少數族裔的貧困婦女,她們的特征是沒有能夠負擔得起的資金來源,無法得到銀行服務,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信用記錄,沒有機會學習金融產品知識。GA 設計了獨特的解決方案,為這些想要開始創業來改善自身狀況和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的人群提供服務。在紐約,這些貧困婦女居住在布朗克斯、上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區等區域內,GA的分支機構也就設在相應的地方來為目標客戶服務。
(三)GA的 模式
從分析貧困婦女的需求入手,她們需要的是:①基本的金融和財務知識方面的培訓;②建立社交網絡和人脈支持創業或就業;③個人信用積累;④通過儲蓄擁有自己的資產;⑤當有商業機會時能夠得到負擔得起的貸款。
基于需求分析,為了使貧困的婦女能夠有資源開創自己的事業,GA 貸款發放的步驟是:①想要貸款的一名婦女找到四個同伴組成小組;②五個人參加為期一周的培訓,學習貸款、儲蓄、信用積累方面的基礎知識。學習結束時每個人開立自己的儲蓄賬戶;③每位組員都可以得到第一筆貸款 1500 美元;④要求每個人參加周會,在周會上還款、培訓,建立人脈關系。
目前,GA 是運用小組貸款模式達到區域性減貧目標的唯一微型貸款放貸機構,這種小組模式基本上完全依賴于社交性質的擔保替代和借款人參與還款的過程。在美國運營的微型金融機構都很難達到 GA 這么高的還款率,就是因為堅持讓借款人自己創建小組這個模式是成功的,在實踐中 GA 小組模式的原則是:①借款人自己組成小組;②小組成員都住在附近;③小組成員互相認識。
GA 將客戶看作會員,而不僅僅是借款人,他們把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與客戶共同奮斗。信貸員協助客戶開立銀行賬戶,教給客戶貸款知識,如何計算利率、貸款成本,什么是流動資金,等等,他們的職責是致力于創造互相信任、透明的文化環境,建立社區,使得 GA 能夠與社區保持長久的關系,從而達到商業可持續。
(四)組織架構及運營狀況
GA 的組織架構:小組—中心—分行—總部。
5名會員組成一個小組,2~6個小組成立一個中心,10個中心設立一個分行,總部設 在紐約。由總部集中管理資金,各個分行的收入上繳,放貸資金由總部劃撥給分行,利息是年化2%。GA 的資金來源:①利息收入;②捐贈款;③商業銀行的長期批發貸款。
(五)戰略合作伙伴
GA 一直致力于建立能夠使會員獲益的合作伙伴關系,來自合作伙伴的支持是 GA 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幫助會員積累資本,GA 與花旗銀行和第一資本銀行開展合作,使得會員可以在合作銀行開設免費并且沒有最低額度限制的銀行賬戶。在運營和市場營銷等方面,摩根斯坦利、監測咨詢等機構提供策略建議;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年度審核;達維、年利達等律師事務所無償提供法律合規服務;GA 還與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杜克大學、 圣約翰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六)影響力評估
在紐約有三萬多會員,由于高頻率密切接觸的小組貸款模式,使得他們能夠每六個月進行一次調查,因為客戶的保留率很高,他們可以跟蹤客戶的進展情況,采集了高質量的數據和許多調查問卷資料。影響力評估體系包括三個層面的指標:①產出:反映 GA 的主要運營指標,測量每天的運營情況,機構的增長。②成果:衡量會員的狀況。③使命和愿景:衡量項目的廣泛社會影響很難。今后五至十年戰略上的優先考慮是建立能夠測量項目長期社會影響的指標。
GA 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資金來源,有了充足的放貸資金才能迅速擴大服務的覆蓋面。為了應對挑戰,GA 嘗試創新融資方式,比如:表外債務等;在董事會建立籌款機制,積極尋找能夠為機構帶來資金等資源的新董事會成員。對于非盈利性機構來說另一個挑戰是如 何留住合格的工作人員,GA 在內部培訓項目和網上培訓方面持續投入,為中心經理和分行主管提供各類課程,并且設計了從信貸員到業務主管的職業發展路徑,員工的保有率較高。
三、恒昌—格萊珉項目落地中國的路徑探索
盡管格萊珉銀行已經在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取得較好發展,然而在中國卻遇到了“水土不服問題”,比如與京東的合作。⑤在參考眾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恒昌—格萊珉項目要很好地落地中國,必須有恰當的路徑。
第一,恒昌與格萊珉中國的合作,需要以普惠金融為工作目標,服務于小微企業、廣大農民群體、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型創業團隊等。可以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推廣,或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開展推廣工作。
第二,格萊珉中國與恒昌公司合作,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第三,必須堅持面向窮人的商業性微型金融模式,金融服務定價要考慮所有的成本和風險,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實現財務和機構的可持續性。
第四,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風控問題。如果規模增大,風控管理體制卻沒跟上,這必然會出現問題。
第五,由于是公益性質起步,存在一些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所以產權關系必須明確。
第六,需要國家政策支持,需要國家給以相應的法律保障,包括融資問題如何得到解決。
當然,恒昌公司與格萊珉有限公司開展國際合作的目的,是學習、借鑒格萊珉模式,打破金融業“嫌貧愛富”的經營模式,為窮人提供金融服務,以期增加就業,減少貧困。這是恒昌公司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的具體行動。
四、恒昌-格萊珉合作項目對我國金融業的啟示
格萊珉銀行以小額信貸幫助窮人擺脫貧困,其模式已被成功復制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許許多多窮人從中受益。這對于中國金融業發展小額信貸、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借鑒作用。⑥
第一,從法律上可以加強立法,允許把小額信貸納入正常的金融體系,使得小額信貸的目的、利率、方式等方面的內容有明確的規定與參考。
第二,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比如類似恒昌公司的P2P平臺,給予資金支持,使更多的低收入人群獲得資金支持。
第三,在資金來源上,要支持國內的金融機構發展小額信貸,從多方面來擴充小額信貸的資金來源,建立健全小額信貸的覆蓋體系。
第四,在貸前和貸后項目管理上,允許貧困農民和貧困群體貸款,通過采用借貸小組制,加強小組內部監督和約束。
第五,從團隊建設來看,格萊珉模式敢于選擇婦女、窮人那些普通銀行不敢選擇的用戶,這是種敢于嘗試冒險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國金融業學習的。
總之,恒昌公司正在與“格萊珉中國”進行務實合作,探尋如何精準地解決和幫助社會底層的貧困人群,讓他們從貧窮、自卑、被歧視到生活富足、家庭幸福、關愛他人的善美蛻變,向“成為全球知名的值得客戶信賴的互聯網金融咨詢服務企業”的愿景不斷邁進。
注釋:
①參見 新華網. 恒昌與“格萊珉中國”促成精準扶貧國際合作[O/L].網址(2016-4-2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4/22/c_128922312.htm.
②參見 格萊珉中國. 網址(2016-05-06):http://grameenchina.org/web/index/grameenchina.
③參見 張睿. 格萊珉美國調研報告[O/L].漫步華爾街,第667期。網址(2016-05-05):https://www.xue163.com/30/11010/306648.html.
④參見 張睿.格萊珉美國調研報告.2015年10月。張睿,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處長,北京大學法學碩士。曾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教務處主任,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普惠金融、中 小企業融資、小額信貸。出版專著《金融國際慣例》,發表 《村鎮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微型金融監管法規初探》《小額貸款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等多篇文章。2015年10月,張睿女士到格萊珉美國總部進行考察和研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是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正局級研究機構,主要從事貨幣政策理論、金融及經濟發展戰略和金融科學的研究,為總行制 定貨幣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研究資料;進行重大、緊迫課題的調研工作,為總行決策和金融 體制改革提供參考。
⑤參見 格萊珉銀行模式水土不服 在華22年僅1項目存活[N]. 投資者報(北京),網址(2015-10-26):http://money.163.com/1501/B6QMOJJA00253B0H.html.
⑥參見 張睿. 格萊珉美國調研報告[O/L].漫步華爾街,第667期。網址(2016-05-05):https://www.xue163.com/30/11010/306648.html.
(編輯: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