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鳳 溫杏良 周歲鋒 楊杏芬 范玉梅 聶玉玲

[摘要] 目的 探討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對COPD緩解期患者呼吸肌疲勞的影響。 方法 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COPD緩解期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護理干預措施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普通護理措施)30例和實驗組(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30例。 結果 對照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8FVC、FEV1%Pre均優于對照組。對照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對照。對照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在COPD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氧分壓,改善呼吸肌疲勞,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耳穴壓豆;經絡呼吸操;COPD緩解期;呼吸肌疲勞;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3(b)-0186-04
Impact of auricular pressure combined with meridian breath gym in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of COPD catabatic period patients
XIE Cai-feng WEN Xing-liang ZHOU Sui-feng YANG Xing-fen FAN Yu-mei NIE Yu-ling
Second Emergency Integrated Area,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uricular pressure combined with meridian breath gym in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of COPD catabatic period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0 COPD catabatic period patients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5 of our hospital.Patient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30 cases were in control group (normal nursing measures) and 30 cases we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uricular pressure combined with meridian breath gym).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FEV1,FEV1/FVC and FEV1%Pre in contr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before bnursing;after nursing,the FEV1,FEV1/FVC and FEV1%P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FEV1,FEV1/FVC and FEV1%P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Difficult breathing classification scor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difficult breathing classification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difficul breathing classification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Using auricular pressure combined with meridian breath gym in COPD catabatic period patients can enhance lung function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of patients,improve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and is worth to popularize in clinical.
[Key words] Auricular pressure;Meridian breath gym;COPD catabatic period;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Impa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是持續氣流受阻,呈現進行性發展,其發生原因比較復雜,容易引起反復遷延和復發,死亡率較高,給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1-2]。COPD患者很容易出現呼吸肌疲勞,從而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可能造成精神困擾,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3-4]。資料顯示[5-6],COPD患者中有近50%出現呼吸肌疲勞,因而有效地治療和干預對于緩解呼吸肌疲勞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對我院COPD緩解期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擬探討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對COPD緩解期患者呼吸肌疲勞的影響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COPD緩解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參照2014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規范(草案)中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依據護理干預措施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普通護理措施)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52~78歲,平均(65.4±10.6)歲,病程6~30年,平均(16.8±10.4)年,實驗組(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53~79歲,平均(64.5±11.2)歲,病程7~28年,平均(15.9±10.2)年,兩組COPD緩解期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COPD緩解期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住院期間或出院后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運動方式,不干涉運動的形式和具體要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如下干預。①耳穴壓豆干預:根據COPD患者出現運動不耐受、易疲勞、神經衰弱、失眠等臨床表現,護理人員取神門、皮質下穴、心穴、腎穴進行耳穴貼壓。用75%乙醇消毒耳局部穴位處,待干,單手拇指和食指分別置耳內和耳外,找準穴位敏感點后兩指同時按壓,隨之松開,再按壓,力度以患者感到酸澀、酥、脹、痛、熱,耳廓表面紅暈充血為度。右手持止血鉗夾取沾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對準穴位敏感點貼敷好,按壓刺激穴位3~5次/d,1~2 min/次。按壓時切勿揉搓,以免搓傷皮膚,造成感染每次按壓一側耳穴,3~5 d更換,兩耳交替,共干預2個月。②參照曹登秀等[1]方法進行經絡呼吸操的培訓:向患者講解經絡呼吸操的相關知識,經絡呼吸操可使人強身健體,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調節精神,減輕疲勞。經絡呼吸操的動作要領包括搓胸、拍胸打背、擴胸、兩腿下蹲鍛煉,對患者進行經絡呼吸操培訓及考核。住院期間由專人帶領,每天早餐前及晚餐后1 h進行15 min經絡呼吸操運動,全程運動2個月,出院后由家屬督促執行,練習期間停止其他運動項目。③電話隨訪:護理人員每周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督促其定時按壓耳穴和進行經絡呼吸操,必要時上門指導。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
觀察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與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
1.3.2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氣分析結果情況
觀察動脈血pH值、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變化情況。
1.3.3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價情況
參照呼吸困難分級量表(MRS)進行分級評價[7-8]如下。0級:除非進行劇烈活動,無明顯的呼吸困難;1級:患者快走或者上緩坡時有氣短;2級:患者和同齡人比較,步行相對較慢,或自己的速度在進行行走時,可能需要停下來呼吸;3級:患者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者數分鐘之后需要停下來呼吸;4級:患者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從而不能離開房屋或者穿脫衣服過程中有氣短癥狀。0分:呼吸困難評級為0~1級;1分:呼吸困難評級為2級;2分:呼吸困難評級為3級;3分:呼吸困難評級為4級。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的比較
護理前對照組和實驗組FEV1、FEV1/FVC、FEV1%Pre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氣分析結果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和實驗組護理前后pH值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和實驗組護理前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 討論
COPD患者由于換氣功能和運動能力明顯降低,從而造成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變化,肌肉發生萎縮、呼吸肌無力,加重了通氣不足的臨床表現,造成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累及心臟等其他重要臟器,危及生命安全[9-10]。資料顯示[11-12],COPD由于長期的氣道炎性浸潤,可能促使氣道壁結構發生病變,同時肺實質也發生炎性反應和肺間質的增生,氣道和肺泡損傷,肺部的彈性回縮力和順應性明顯降低,造成肺殘氣量明顯增高,肺功能降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呼吸功能,緩解呼吸肌疲勞就成為輔助COPD臨床治療的重點問題。
耳穴壓豆是通過王不留行籽對耳穴刺激,促進相應的經絡進行感傳,對臟腑功能調節,進而改善COPD的臨床癥狀、血液循環功能,通過刺激,可以更加充分地提高血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改善酸中毒的一些臨床癥狀。經絡呼吸操可以對經絡有效地疏通,對氣血進行有效調節,促進氣血經絡能量正常運行,改善肺部功能,緩解精神疲勞[13-14]。
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COPD緩解期患者臨床資料,依據護理干預措施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普通護理措施)30例和實驗組(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30例。結果表明,對照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護理前,對照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護理前,提示COPD緩解期患者肺部功能和血氣分析較護理前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實驗組護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兩組COPD緩解期患者肺功能均得到了明顯改善,實驗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血氧分壓均優于對照組,說明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對于肺功能和血氧分壓的效果更好,耳穴壓豆對于經絡的刺激,結合經絡呼吸操對于經絡的疏通具有很好的協調效果。對照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護理前,實驗組護理后呼吸困難分級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提示耳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可以促進腹部壓力和膈肌活動度的增加,呼吸肌和膈肌充分的鍛煉,有效地擴充胸腔體積,增大肺活量,提高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難癥狀,緩解疲勞感[15]。
綜上所述,穴壓豆聯合經絡呼吸操在COPD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氧分壓,改善呼吸肌疲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登秀,林青,董良英.經絡呼吸操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 24(12):1153-1155.
[2] 周玉華,畢璠.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呼吸肌疲勞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1,40(28):2873-2875.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4] 裴新軍,陸云霞,張連東,等.六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呼吸肌疲勞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4,46(11):59-61.
[5] 謝民棟,梁劍凌,朱霞.健脾益肺法對肺脾氣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勞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1):115-116.
[6] 高潔,張暮盈.加味補中益氣湯緩解慢阻肺穩定期呼吸肌疲勞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醫藥,2014,34(6):11-13.
[7] 席崇.參苓白術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勞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35-37.
[8] 汪靖羽,俞萬鈞.培土生金針灸療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勞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4):728-730.
[9] 段艷菊,牛喜平,趙晶晶.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4):173-174.
[10] 劉皓,和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5):122-123,125.
[11] 陶紅琴,李靜,安偉華,等.穴位貼敷結合西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50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3, 31(2):117-118.
[12] 鄒蘭亭,朱益敏.耳穴壓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4,27(3):110-111.
[13] 陳忠美,許燕飛,董玉紅.耳穴壓豆聯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新中醫,2014,46(10):222-224.
[14] 鄧劍英.穴位敷貼結合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5025-5026.
[15] 危蕾,楊佩蘭,湯杰,等.穴位貼敷法治療穩定期COPD的臨床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8):149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