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聰[寧波大學,浙江 寧波 315000]
?
性別視角的傾斜——讀斯皮瓦克《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
⊙王聰[寧波大學,浙江寧波315000]
摘要:斯皮瓦克立足女性主義視角,在其著名的《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Feminism and Critical Theory)一文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通過梳理和分析她在著作中對兩者的批判,發現斯皮瓦克對女性價值的認同更傾斜于生理性別所創造的價值,對女性社會性別所創造的價值認同度較低。在女性社會地位得到提升的今天,對其社會性別的關注更應加強,這對完善女性話語體系與揭示女性敘事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性別視角斯皮瓦克女性主義傾斜
佳·查·斯皮瓦克是美國當代文學理論和批評大師,也是繼賽義德之后當今文學批評界最杰出的批評家和理論家之一,她“已經成為第三世界馬克思、女權主義和解構主義三位一體的批評家”①。她運用解構主義理論之刀,在1985年發表的《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1.對馬克思價值學說及異化理論的審視
20世紀以來,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高漲,越來越多的現代女性要求將家務勞動納入社會勞動中,并尋求經濟的補償。這種現象引發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如“婦女為丈夫和家庭所做的無償的工作具有什么樣的使用價值”“家務勞動有沒有交換價值”“婦女的家庭勞動以及生殖勞動能不能帶來剩余價值”②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挑戰了馬克思經典價值學說。當時許多女性主義研究者都致力于尋找與馬克思經典價值學說相似的范疇,以挑戰男權社會中男人的合法權益。但斯皮瓦克卻直接介入馬克思價值學說的三個范疇:“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剩余價值”③,以婦女的生殖活動和生產活動對其進行修正。
在斯皮瓦克看來,如果使用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來界定婦女的生殖勞動和家務勞動就會發現,無論是在人類的繁衍生產中,還是在家務勞動的生產中,婦女所創造出的財富實際上遠遠超過了她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支出。然而,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卻把傳統婦女的家庭勞動和繁殖生產排除在外,“婦女的家庭勞動和繁殖生產也是沒有工資的”④。為了深入挑戰馬克思主義學說,斯皮瓦克以20世紀孟加拉女性作家馬哈斯維塔·德維的《乳房給予者》為筆鋒,指出,“賈蘇達的身體和奶水一方面是哺育上層家庭孩子的寶貴資源,另一方面是其家庭的收入來源”⑤。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勞動和生殖勞動有著明顯的性別區分。這種差異一直貶低、忽視婦女的家庭勞動,如生育和哺乳等。但《乳房給予者》中的女主人公賈蘇達卻展示了一個底層婦女的身體是如何被利用來賺錢養家的。
斯皮瓦克在《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Feminism and Critical Theory,1985)中繼續敘述:“倘若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去重寫馬克思主義的外在化/異化理論,就應該添上關于生育、分娩和撫養孩子等特殊內容。”⑥她從女性的生殖、勞作角度來挑戰馬克思的生產和異化理論,探討女性的勞動及創造財富的性質和歷史,并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異化理論尤其適用于女性的生殖生養活動。
2.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批判
除此之外,斯皮瓦克還展開了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批判,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新編》中提出關于性別本質的著名定義是陰莖嫉妒,將男性與女性的區分定位在男性生殖器官的“在場”與“缺席”。
斯皮瓦克對此一直持批評態度,她把批評的矛頭直接指向“陰莖嫉妒”,提出了“子宮嫉妒”。她認為“弗洛伊德避而不談子宮作為生產場的觀點”⑦。就像斯皮瓦克看到的那樣,弗洛伊德的“陰莖嫉妒”沒有重視作為“生產車間”的子宮的作用,忽視了女性群體在社會中的獨特位置及女性的社會價值。因此,斯皮瓦克強調要重新考察被弗洛伊德忽視的女性主體經驗,她認為:“作為女人,我們本身就有子宮,又是由子宮生成。子宮對于女人來說具有無以比擬的作用。”⑧因此,她借用了19世紀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進一步進行批判。年輕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在一個科學實驗室造就了一個科學怪人,并操控著怪人的命運,結果雙方都走向滅亡。斯皮瓦克認為,那個實驗室可以看作是一個人造的子宮,其消解了男女之間的生殖角色和功能。斯皮瓦克甚至認為,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之所以把子宮當成是一種空缺,事實上是“因為想掩蓋男人自身的這一缺陷——一個實實在在的生產場所的空缺”⑨。
女性主義理論最初的批評方法和批評模式是從性別差別出發,以獨特的女性視角觀照文學作品。自從20世紀60年代西方女性主義創造性地將“社會性別(gender)”這個概念應用到了文學批評中,一直到現在都是女性主義批評區別于其他批評模式的地方,也是當代女性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
最早在性別和社會性別做出明確區分的學者是安·奧克利,她從一位研究雙性人的心理學家那里受到啟發,得出此二者不相符的結論。《女性主義理論百科全書》(2000年)中也有關于“社會性別”的詞條:在普通字典的定義中所遺漏的正是社會性別——基于生物學的性別基礎上的社會角色——對于女性主義思想的意義。除此之外,美國的一些女性主義學者認為:“性別(sex)是由生物學意義中的一群名詞:如人體、荷爾蒙和生理學等,而社會性別(gender)是通過心理、文化和社會手段構建的。”⑩總之,生理性別(sex)強調的是渾然天成的男女生物屬性,而社會性別(gender)是通過社會實踐形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間的角色、行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別,是一種文化的產物。
除此之外,在女性主義理論下關于性別與社會性別的差異性描述可以追溯到法國女權主義者西蒙·德·波娃,她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是‘形成’的”?這一觀點,可見波娃認為女性的生物屬性和社會歷史屬性是不同的。在前人的影響下,女權主義理論家認為婦女受壓迫的根源與男女性別的差異相關。女性主義者們看到了“女人”是一個與“男人”相對的概念,“女人”跟“女性”是不相同的,“女性”是后天生成的,它表示一種“社會構成”即由文化和社會標準形成的性別特征和行為模式。斯皮瓦克也在《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中借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有關能指的意義生成差異性的敘述:“我本人對于女人的定義十分簡單,它取決于在各種文本中所使用的‘男人’這個詞。”?
西方女性主義批評(Feminist Criticism)開創時期,這一時期的女權思想力圖揭示男性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試圖從文學領域顛覆男性中心的話語權。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西蒙·德·波伏娃在繼承早期女性主義的基礎上極力探尋婦女解放的途徑,這一時期的女性主義研究由對女性平等話語的謀求轉向對女性“經驗”的探討,并認為男女在性別價值上有突出的差異。進入80年代中期后,由于西方經濟的發展,其文化、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轉向,女性主義批評也進入了反本質主義階段,表現出自我找尋的趨勢。
然而,斯皮瓦克不僅立足于傳統的女性主義批評視角,而且運用解構主義這把利器,將女性的生殖場“子宮”視為批判馬克思的生產和異化理論及弗洛伊德的“陰莖嫉妒”的論爭場所。她認為女性的家務勞動如生殖、哺乳等,是女性生理性別創造的價值,應該被納入到馬克思學說中。
從女性主義傳統的批評視角來看,無論是斯皮瓦克利用婦女特殊的生殖勞動和家務勞動挑戰馬克思的價值理論,不斷修正馬克思有關生產和異化的理論,還是針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陰蒂嫉妒”提出了“子宮嫉妒”,都表明斯皮瓦克站在性別視角差異的角度。但是筆者認為斯皮瓦克對女性價值的認同更傾斜于生理性別所創造的價值,對女性社會性別所創造的價值認同度較低,對女性的生理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注是不平衡的。這與斯皮瓦克當時所處的境遇有相當大的關系。那時,印度等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剛剛獨立,其國家的庶民女性地位尚未提升,盡管“女性主義(Feminist)”一詞,在19世紀末的法國就形成了,但到20世紀中葉以后才逐漸被人們運用。斯皮瓦克站在女性主義視角中,深深地被當時母國印度及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生存狀況所刺痛,因此她更為關注當時女性的生理價值。她認為:“婦女的子宮在生產中占有有目共睹的一席之地,這足以將婦女置于任何生產理論中的施動者地位。”?女性的生殖生養活動創造出了男性不可比擬的價值。在女性地位得到提升的今天,女性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后工業化社會的進程,女性地位也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得益于女權主義運動的展開。第三世界國家的婦女解放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有許多女性會因為生殖生養犧牲了自己的社會貢獻及地位,這表明當今女性不僅犧牲了自己的生理價值,更犧牲了其社會價值。這種現象值得女性主義研究者們挖掘與探討,這對完善女性話語體系與揭示女性敘事有積極的意義。
①王曉路等編:《當代西方文化批評讀本》,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頁。
②③⑥⑦??[美]佳·查·斯皮瓦克:《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孟悅譯,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頁,第305頁,第308頁,第305頁,第303頁,第305頁。
④⑤⑧⑨關熔珍:《斯皮瓦克研究》,《四川大學2007年博士論文》,第99頁,第127頁,第111頁,第112頁。
⑩黃蘋:《女性主義文學觀的美學解讀》,《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第14頁。
?[法]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桑竹影等譯,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頁。
作者:王聰,寧波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