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西安音樂學院 音樂教育學院 710061)
雙排鍵電子琴編曲音色美感選擇芻議
張 靜 (西安音樂學院 音樂教育學院 710061)
雙排鍵電子琴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樂器,在學習過程中有其特殊性,與鋼琴、小提琴等傳統樂器的學習是截然不同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是一門集演奏、編曲、創作為一體的交叉性、復合性的學科。本文主要從音樂美學的角度淺析雙排鍵電子琴編曲音色美感之選擇。
雙排鍵電子琴;編曲;音樂美學
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一門將美學與音樂學相結合的交叉的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是以美學的視角研究音樂中的美學問題。關于這一觀點,日本音樂美學家神保常彥認為:“音樂美學,作為關于音樂的美學方面的研究,與一般美學相對而言,可以算是一門特殊的美學。” “所謂美學的問題,是指美的基本結構、美的實際形態,和把它們貫穿起來的美學邏輯和美的存在方式,以及藝術的本質與價值、支配藝術創作與欣賞的美學原則、風格問題等等。”“音樂美學是以如上所說的美學姿態來研究音樂的一種學問。”1由此可見,學習音樂美學的重要性,對于音樂表演具有理論性的指導意義。
在初步對音樂美學這門學科有了宏觀認識后,便引發出新的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這便是美學所要研究的一個核心和本質的問題。關于審美價值的判斷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構成。卓菲婭?麗莎認為“客觀論的信奉者們到作品自身的物質材料和結構特性中去尋找美的特性的基礎,用這些結構特性的變化來解釋價值標準的變化。主觀論的代表們則到聽者與作品的關系中去尋找價值評價的基礎。”2因此,只有將客觀論的客觀因素和主觀論的主觀因素結合在一起,才是決定價值判斷的標準。然而,這個標準也并非恒定不變。隨著主體主觀因素的改變,客體的再現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下面,就結合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專業淺析音樂美學對編曲音色選擇的啟示。
雙排鍵電子琴是科學技術與音樂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高級的電子鍵盤樂器,因其有兩排手鍵盤和一排腳鍵盤而得名。作為一種新型的樂器,其學習與演奏較之傳統樂器有其特殊性。在雙排鍵電子琴編曲配器中,音色的選擇十分重要,是演奏獲得良好效果的基礎和重要保證。編曲(改編)作為二度創作, 應遵循真實性與創造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謂真實性,是指對音樂原作的忠實再現。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歷史時代與風格范疇,在體裁形式與表現內涵上也都有其特性。充分了解作曲家與作品的歷史時代與風格范疇,切實把握音樂作品的形式與內涵的特性,是進行二度創作的基礎,是演奏獲得真實性的基本保證。例如,在編配巴赫的《第二勃蘭登堡協奏曲》時,其中小號音色的選擇就非常的講究。眾所周知,巴赫時期所使用的小號音色較為柔和、含蓄,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小號音色清脆、嘹亮。在選擇音色時就應考慮到該因素,對其加以修飾潤色,將觸前與觸后參數調的略低,混響參數調大,為了達到更為逼真音響效果,可以對其進行編輯。將音色編輯操作中的AT(音頭)參數調大,LOW(低音)參數調大,HIGH(高音)參數調小。這樣就能達到我們所想要的音響效果了,有時,甚至“以假亂真”。這樣,在實際演奏時,聽眾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音樂的“美”。
作為二度創作,僅僅具有真實性顯然是不夠的,還應與創造性相結合,實現真實性與創造性相統一。所謂創造性,是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創造,是為了更加完美的詮釋音樂,而并非根據主觀因素天馬行空般的隨意“創造”。當然,“創造性”對主體的要求較高,要求演奏者或編配者具有較高程度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這是“創造性”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前提,也是盡善盡美再現音樂原作的保障。雙排鍵電子琴學習過程中的編曲配器,與傳統的配器不盡相同,因此,在雙排鍵電子琴學習中編配音色時,切不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應在尊重作曲家原意,保持音樂內涵不變的前提下,根據曲目的不同結合雙排鍵電子琴自身的特點來編配。
例如,在編配巴赫的《第二勃蘭登堡協作曲》時,就不能呆板的按照原譜的配器來編配。原譜的配器是:一把小號、一支長笛、一支雙簧管、一把小提琴為主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維奧爾琴為協奏,大提琴和羽管鍵琴為低音。如果我們按照原譜的配器來編配,最終獲得的音響效果將聽起來很單薄,完全達不到我們想要的大協奏曲的音響效果。在這時,可以發揮雙排鍵電子琴音色豐富、種類繁多、靈活多變的優勢。將每一部分的音色都疊置齊奏音色,并調整修飾,但又要保持作品原本的特性,使其音響更為飽滿、更加逼真。在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協奏曲中所使用的一件獨特的樂器——維奧爾琴。眾所周知,這件樂器我們現在已經不使用和學習了,但為了達到作品最終完美的音響效果,可以使用與其外形和聲音非常接近的大提琴,以再現其音樂內涵與思想主題。
綜上所述,學習音樂美學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音樂藝術的基本規律,有助于我們提高美學修養,豐富音樂理論知識。一名真正的音樂藝術家,不僅要有高超的專業技巧,而且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理論知識。由此可見,音樂美學知識對于我們音樂學習的長足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我們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1.引自[日]神保常彥《音樂美學》。何乾三、葉瓊芳等譯《音樂美學——外國音樂辭書中的九個條目》。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4年版,第1頁.
2.引自[波]卓菲婭.麗莎《音樂美學譯著新編》。于潤洋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205頁.
[1]《音樂美學》[日]神保常彥著 何乾三、葉瓊芳等譯在《音樂美學——外國辭書中的九個條目》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4年版
[2][波]卓菲婭.麗莎著,于潤洋譯.《音樂美學譯著新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張靜,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單位: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