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蘇州市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 215200)
舞出夢想,舞出精彩,舞出藝術人生
——“歡躍四季”全國百姓廣場舞吳江展演的啟示
李 強 (蘇州市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 215200)
人民群眾是廣場舞的創作者和表演者,廣場舞源于社會生活,并深深扎根于廣大群眾的社會生活之中。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場舞也在發揮著傳播先進文化的作用,也是全民藝術普及的有效方法之一。
廣場舞;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
2016年6月4日至7日“歡躍四季——全國百姓廣場舞吳江展演在吳江舉行,來自全國十三個省(市)的十五支表演團隊給吳江百姓帶來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廣場舞表演。在現場感受到了各地群眾演員的激情,也感受了當地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作為一名基層的文化工作者,筆者在參與組織和策劃本次活動中,同樣也被群眾演員的熱情所感動,對廣場舞有了新的感受和認知。本文就如何發揮好廣場舞在“全民藝術普及”當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為廣大群眾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提出一些見解,以供參考。
從廣義上講,任何一種在廣場上展示的大眾群體參與的表演樣式都可稱之為“廣場舞”。廣場舞蹈的歷史是悠久的,早在人類語言還未產生以前,人類就利用舞蹈來交流感情,慶祝勝利,所以廣場舞從某種意義可以說是“舞之母”。廣場舞源于社會生活,并深深扎根于廣大群眾的社會生活之中。在歷史的長河中,人民群眾是廣場舞的創作者和表演者,他們不僅創造了廣場舞,而且也發展了廣場舞。
作為近些年流行起來的舞蹈藝術,廣場舞也呈現出其獨到的屬性。首先是特殊性,廣場舞一般都是在廣場上表演,在觀眾當中表演,演員至少有三個面是對著觀眾的,演員和觀眾能直接交流,融為一體,舞者和觀眾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受;其次是集體性,廣場舞的表演場地一般都比較寬闊,表演方式都以集體舞出現,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場面紅火熱鬧,所以廣場舞一般都是以集體舞的形式來表現的;第三是自發、自娛性,很多群眾是自發組織跳廣場舞的,她們自掏腰包買服裝設備,一些團隊中的骨干還主動從網上看視頻學習舞蹈,甚至到外地“取經”,學會后教大家,這樣一來舞蹈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她們利用舞蹈來抒發情感,并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廣場上的舞者和觀賞者同時得到精神享受,這就是決定廣場舞自娛性的原因所在,這也是廣場舞自產生以來經久不衰的原因。
綜上所述,廣場舞是自娛性與表演性為一體,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熱情歡快的表演內容、以集體舞為主體來表演的舞蹈形式。結合我們文化館的工作特性,按照“全民藝術普及”的要求,綜合廣場舞的功能和表演形式及內容來看,目前的廣場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健身自娛為主要目的,簡單易學的健身操舞(或排舞),我們習慣稱為健身廣場舞;一類是融表演性與自娛性為一體,并具有一定藝術水準和文化特色的,以集體舞為主要表演形式的藝術舞蹈,我們習慣稱為藝術廣場舞。比如在今年的“歡躍四季”全國廣場舞展演中,我們就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并各具特色的廣場舞,從表演形式上看這些舞蹈都非常適合在廣場上表演,而且每個舞蹈也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和地方特色。
中辦、國辦在《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對文化館的“全民藝術普及”使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以“全民藝術普及:文化館的責任和使命”為主題的首屆文化館年會也進一步奠定了十三五時期文化館發展的方向和基調。建設與時俱進、面向未來、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的現代型文化館,必須把全民藝術普及放在主要位置。
以全民藝術普及為抓手,發揮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在“全民藝術普及”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覆蓋全區的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吸引和帶動全區各類藝術教育培訓機構參與,全面實施“‘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計劃”,讓全民藝術普及真正成為全民之事。
蘇州市吳江區是蘇南地區經濟文化都較發達地區,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廣場舞作為一種休閑方式便于鄰里居民的情感交流,也是廣大群眾精神和情感寄托的方式。以文化的視角來觀察和審視,廣場舞無疑將逐步發展成為我國一種獨具特色的廣場舞文化,同時也能在“全民藝術普及”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廣大群眾通過廣場舞的表演舞出了精彩的人生,實現了藝術夢想,也體現了她們的人生價值,從中自得其樂,生活也會變得更健康更美麗。廣場舞是開展全民藝術普及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廣場舞是群眾自發的且參與性強,對弘揚傳統的家庭文化和社區文化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由于廣場舞完全是一種群眾性的、自發的民間活動,組織比較松散,并受制于諸多客觀條件,在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諸如“噪音擾民”等一些矛盾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作為各地方政府部門理應予以高度重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部門的文化館更應該主動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充分利用“全民藝術普及”的契機積極工作。
關于吳江文化館在開展廣場舞活動方面的策略,筆者將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開展工作:第一是發展隊伍,讓每個鎮村(社區)都建立起自己的廣場舞隊伍,安排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和負責人,鼓勵她們常年堅持訓練和排練節目,積極參與吳江區各類的文化活動,在活動中鍛煉隊伍和發展隊伍。第二是加強培訓學習,為了提高大家的業務水平,文化館要定期舉辦講座,邀請專家親自授課,從各個層面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另外,文化館還要經常派專職的老師到各基層團隊長期蹲點輔導,為她們出謀劃策,排練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的廣場舞作品。第三是組織協調,為了廣場舞團隊的健康發展我們吳江專門成立了吳江廣場舞協會,并舉薦有經驗樂奉獻的老師擔任會長,有了這樣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既方便了交流工作,也可以有序地指導、策劃、組織各團隊參加各級比賽和各類的文化活動,并通過活動形成品牌擴大影響。
另外,在活動經費的籌集上,一是要利用品牌效益舉辦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來吸納資金社會參,在籌集經費的同時也讓贊助的企業在活動中企業文化得到提升和宣傳,同時也要積極宣傳,讓公共文化的發展得到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支持;二是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創新開展群眾廣場舞團隊的“星級評定”工作,根據廣場舞團隊的活動開展情況、綜合藝術水平、文明程度、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進行評比。然后由政府相關部門出資金購買文化產品參與社會活動,對走出去并取得成績的團隊另外再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扶持。
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健康強身的愿望和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文化館要主動關心關注這一民生新現象,并通過“全民藝術普及”的形式開展各類的藝術培訓及文化活動,其中廣場舞就是群眾參與面廣且很受歡迎的藝術形式。一支廣場舞隊伍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而且輻射面大影響力強,文化館工作者要通過加強對廣場舞愛好者的輔導培訓以及對廣場舞隊伍的扶持,促進其健康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