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中元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550023)
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初探
阮中元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550023)
論述高職院校發展特點,通過分析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在實際操作中創新形式的可能性,提出高職院校閱讀推廣服務的問題及對策。
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中國大百科全書》上說“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者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的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它是由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綜合”1,閱讀本質上來說就是讀者與文本進行的交流過程,是讀者主動進行的并帶有讀者自己情感認識的一種再創作過程,并且會根據自身認知的不同進而改變。
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學習場所,承擔了校園文化建設的重擔。對于全校師生而言,推廣閱讀不僅能增強師生的思想交流,更能培養其日常學習思維習慣,是非常有意義的行為。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一方面,圖書館能將學生在高考之前沒有培養起來的或是中斷的閱讀習慣加以引導,使得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可持續性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學生高考后的課余時間加長,圖書館也能利用這個契機使學生萌發閱讀的興趣愛好。
(一)培養讀者閱讀習慣,提升讀者閱讀素養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的沖撞下,圖書館的借閱率越來越低,很多讀者正在慢慢走向快餐式的閱讀方式。對讀者進行挖掘和培養,使其養成閱讀習慣和愛好是圖書館面臨的一項挑戰。尤其是高職院校,不免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學生,引導他們養成閱讀習慣能有效避免其沉迷于游戲,甚至荒廢學業。
(二)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加強圖書館自身建設
讀者閱讀量的提升必定會對圖書館各種服務提出新的考驗,這也將會推進圖書館各方面積極運作,圖書館的各種資源被充分調動,館員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質來應對,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機制。
(三)積極建設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精神生活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高職院校的學生日常課程更加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圖書館要進行閱讀推廣必須要遵循學生的特性,所以與本科院校較為不同,高職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參照萬喬提出的三大模式2,高職院校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實際的操作得到以下創新形式:
(一)讀書模式
即是開展好書推薦、讀書征文比賽、好書讀后感和讀書沙龍主題會研討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書籍作為媒介使讀者直接進行二次創作,使得讀者之間通過交流讓閱讀情感上升。這是實際操作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不僅能帶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能對學生進行方向性的引導。
(二)讀人模式
即是開展名家講座,觀賞影視電影,舉辦真人圖書館等方式進行,讀者作為受眾單方面獲得知識或是閱歷,這種形式多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目的,更容易吸引讀者,且有言傳身教的感染力,但是由于其具有知識面的局限性,讀者獲得的知識內容并不深入。高職院校在進行這一類閱讀推廣時,文藝、文體類的內容相對較多,過于學術性和理論性的講座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很難得到預期的效果。
(三)讀媒模式
即是通過數字信息、網絡傳播、廣播播報等媒介進行閱讀的推送,這類的閱讀形式較為簡便,內容上也豐富多彩,不僅能使用文字表述也能使用圖畫、音樂、視頻等多種方式,讀者接受起來界較為簡單。不僅可以調動讀者的閱讀積極性,也能滿足讀者各種興趣方向的拓展。
高職院校相對于本科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實際操作,在書本知識知識上相對較弱,學生也更加傾向于實際操作,所以在開展閱讀推廣時我也總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和相對應的一些對策。
(一)前期調研不足,缺乏針對性
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多是館員自己組織,在前期調研上并不明確目標,且時常模糊活動主體受眾真正的需求。有些圖書館不具備決策能力,常常是完成校領導所直接下達的活動任務。要做好閱讀推送就一定要在前期調研上下功夫,高職院校學生閱讀熱情不高,圖書館可以從提高讀者閱讀興趣開始,分析近期借閱頻率較高的圖書類別,根據類別制定活動形式和活動方案,不僅能吸引原本就有閱讀習慣的讀者,也能帶動一些潛在的讀者加入進來。
(二)形式單一,內容局限
圖書館推廣活動常常拘泥于傳統的模式,如專家講座、學生朗誦比賽、名著讀后感征文比賽等等,活動經常趨于形式,學生參與度較小,缺乏互動,常常在后期難以得到預計的效果。高職院??梢葬槍Σ煌挡繉I學生進行閱讀推廣活動,如藝術系學生可以進行中西方名著與影視欣賞對比,結合自身專業討論著作中所存在的美與文學的結合。宣傳上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將活動內容、參與方式直接上傳,擴大宣傳。
(三)組織人員專業欠缺,效果不佳
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一般由圖書館館員擔任,館內一般不會設立專門的機構,活動期間只能臨時抽調人員,形成不了系統的分工,人員素養參差不齊,難以達到預想的活動要求。圖書館可以邀請校團委等活動部門、學生社團共同舉辦,不僅能學習到其他部門舉辦活動的經驗彌補圖書館的不足,還能更加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更加完善推廣活動的內容。
(四)間隔周期長,缺乏連貫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常常在世界讀書日前后舉行,頻率較少,常常一年舉辦一、二次,且活動之間并沒有連貫性,很難達到閱讀推廣的目的。圖書館在制定閱讀推廣計劃時要長遠考慮,將閱讀推廣分階段、分人群多次進行,不要僅僅是流于形式,一兩次的閱讀推廣是很難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所以需要在初期就制定一個完善的計劃,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達到閱讀推廣的目的。
總之,不管圖書推廣的形式如何,最終目的是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愛好,促進全民閱讀的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時,需要有階段性的實施,形成一個長遠的活動機制,完成閱讀推廣的服務目的。
注釋:
1.張懷濤.閱讀推廣的要素分析[J].閱讀推廣理論與實踐研究,2015(5):4.
2.萬喬.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形式和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