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雄 顧小平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藝術設計專業 430000)
?
淺談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意義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三維動畫宣傳方案項目感想
鄧少雄顧小平(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藝術設計專業430000)
摘要:近幾年,伴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國家發展規劃,越來越多的高校都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成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大學生科技創新是近幾年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從項目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項目管理能力、知識轉化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在大學生創新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實踐動手能力的意義,確立了創新實踐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三維動畫宣傳方案項目制作過程中,通過我們實地考察測量,對三維地圖的比例標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制作三維動畫宣傳方案的實施又強化了專業軟件和建筑外觀裝飾設計的知識,明白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對專業系統的規劃和統籌,夯實了專業基礎,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創新;實踐性;三維動畫;宣傳
本文系湖北大學知行學院2013年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項目名稱:《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三維動畫宣傳方案設計》。編號:DC201317
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和源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高校的教育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但從整個世界范圍內看,我國大學生從整體上仍有許多方面有待提高,集中表現為缺乏創新意識、團隊服務意識不強、實踐動手能力薄弱等。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要求,高等教育必須以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培養逐步取代過去以學習成績為主要考核手段的教育培養模式,建立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活動以學生參與、教師指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最終的目的,是對大學生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和改進。我院的三維動畫宣傳方案設計項目是展示學生能力的平臺,在該項目制作過程中,需要結合專業知識,形成團隊意識,從而達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
1.結合課程學習對項目進行綜合創作
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思想是指導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對社會需求進行再創作,學生是創新的主體,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三維動畫宣傳方案制作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課堂學習知識,完成了三維地圖的比例關系研究、單體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燈光設計、動畫設計以及后期音效合成等項目環節將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化地串聯,明確學以致用的本質。掌握專業課堂理論知識,找到虛擬建筑與實際模型匹配的結合點,判斷制作過程中的主次關系,對項目的各個環節進行創作,為后期的課程學習積累素材和實踐案例,是一項專業知識綜合性較強的實踐項目。
2.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該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制作主體的團隊項目。在這個團隊中,明確每個組員在項目中所擔任的角色及任務,協調項目實施中的各個環節中所遇到的困難。三維地圖比例研究、草圖繪制、模型制作、動畫制作、后期合成以及整理表格和文件都是非常繁瑣的工作,這就對各個環節的負責人有很高的要求,每個組員都需要有服務他人的意識,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吸收他人的長處,了解自身的不足,為今后的設計工作奠定團隊意識。
3.學習項目進度、項目質量的管理能力
該項目從立項到完成不是一早一夕能夠完成的,它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在這個過程中,組員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項目任務分解、項目進度安排、設計最佳的工作流程和方案等工作。把控整體的項目進度,制定合理的、可實現的項目階段表。力爭在項目進度和項目質量上找到最佳平衡點,最大化地對項目成功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4.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三維動畫宣傳方案設計項目的具體內容
⑴根據學院實際與規劃面積和相應標準,運用動畫技術手段和景觀設計原理,虛擬整個校園動態,修改與完善校園景觀,創造讀書在知行的藝術氛圍;
⑵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將來的就業有著實際的意義,以科技創新帶動大學生就業。
⑶宣傳學院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為宣傳學院文化和招生工作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開展創意思維活動,產生新知識、創造新事物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該項目實踐過程中,由宣傳動畫項目進行驅動,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項目的研究、模型制作和動畫制作過程中來,積累豐富的虛擬現實設計知識,了解三維建筑模型和地面道路、校園小品設計之間的關系,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和靈感,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因此,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能提供良好的實踐與創新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動手能力,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展現自身的才能、體現創新的樂趣。
2.為專業課程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完成該項目制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進行輔助,同時也在創新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系統地了解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課程設置的問題,比如有些課程講解無法與社會發展同步、知識更新速度較慢、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等問題。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對當今社會前瞻性問題進行研究,涵蓋了許多的專業知識,項目的實施能使專業老師了解課堂知識需要進行改進的部分,課程設置的不足,設計針對該專業學生學習所需要的合理的、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為專業課程的改革提供參考。
3.為專業學習開辟了第二課堂
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比較匱乏,在該大學生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導師在課余時間將組員召集在一起,學習的項目分析、制作和整理,對專業知識在課堂之外進行了延續,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課堂教學之外的第二課堂,是對現有知識的補充和升華。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其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時代和社會對新時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是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素質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潮流和趨勢。因此,高校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并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申請、制作和完成,完善學生創新意識、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協調能力的培養,為社會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曉燕.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 孫麗霞,李建水.基于科研助理培養模式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導引[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鄧少雄,本科,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藝術與設計系,2011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
顧小平,碩士研究生,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藝術與設計系,動漫設計 助教。研究方向:三維動畫的教學及實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