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燕 (貴州大學藝術學院 550000)
商女也知亡國恨,教堂絕唱秦淮景
余春燕 (貴州大學藝術學院 550000)
基于電影《金陵十三釵》對混戰中人性的解讀,電影上映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描述的十四位風塵女子,她們一改社會的習俗,把商女這個群體的本性和人之所以為人的理性表現的恰到好處。
戰爭;商女;人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的這首詩把世人對所有以肉體交易而存活的女性的低賤態度表達的淋漓盡致,傳統的觀念認為商女只知道尋歡作樂,即使在亡國之際也日日歌舞升平;中國自古以來對于商女這個特殊群體就存在誤解,例如商女敗壞人倫道德和社會風氣,誘導人們沉溺于聲色犬馬、肉欲享樂之中,消磨人們積極向上的活力和意志力,使人們變得頹唐萎靡,對社會風氣與社會的發展起消極作用,誘發、推動其他犯罪行為的產生。許多犯罪行為(例如,多種經濟犯罪、有組織的犯罪)的產生與實施,都與妓女的存在有關;事實上這些行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商女,只是世人總是按照自我的主觀臆想錯誤的強加給了商女,就如同電影《金陵十三釵》中書娟等一群女學生對于玉墨這一群人的到來給予了絕對的排斥,女學生嫌棄她們是釣魚巷的,嫌棄她們的身體無論經過怎樣的沖洗都無法變得“干凈”,甚至連廁所都不齒于跟這一群釣魚巷的女性共用,此類事件無論是在電影或者現實中隨處可見。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在保證給觀眾帶來視覺盛宴的前提下,同時也以影像這個特殊的文化符號向人類述說著人性的丑惡。在《金陵十三釵》中,導演選取書娟等人象征中國世俗的人群,他們是高貴的,他們高貴的不懂人間疾苦,高貴的整天只需要在教堂里學習,高貴的在戰爭來臨時還頑固不化的排斥自己的同胞:“玉墨”;亂世方可見人真性,在這部影片中的商女不僅沒有世人一直以來強加給她們的低賤,而是表現的比我們所謂的高貴人群更令人崇敬;
首先,在影片中由倪妮主演的釣魚巷頭牌玉墨,她膽識過人,機智聰慧,小時候也曾在教堂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十三歲之前還是如書娟這些孩子一樣天真,后來因被繼父強奸,賣到妓院,從此走上了不歸路。影片播放到22分24秒,玉墨帶領她的姐妹們來到了文切斯特教堂門口,用命令的口吻、急躁的敲門聲叫囂著,要求教堂放她們進教堂避難,而教堂管理員陳喬治始終阻止逃難的妓女們進入教堂,玉墨冷漠并高貴地將行李扔過教堂墻頭,仿佛與這場能隨時奪走生命的肆意屠殺無一絲關聯,表現的更像是在一個和平年代趾高氣昂的知識女性,而不是混戰的年代中垂死掙扎在生存與死亡邊緣的一個妓女,這讓觀眾看到了她的沉著勇敢和遇事不驚。
其次就是影片中的書娟,她們的生存和處女身份是用李教官等一群人放棄了出城活下去的機會,在槍林彈雨中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所換,回到教堂后的她們并沒有對還在外面與鬼子殊死抗戰的中國士兵表達任何的關懷,當李教官把浦生帶到教堂時,女學生也未曾要對李教官說一聲感謝,更沒有照顧過浦生;女學生的高貴只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有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才會想到保護和抗爭。相比較玉墨和書娟兩類人在人性和世人給予的高低評判方面,“玉墨”滿分完勝“書娟”。
性,自有生命開始就存在,作為一種生理需求,處于每個階級的動物都以一種合理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生理欲望;性對于影片中的玉墨等這些女性而言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正常的男歡女愛之性, 影片中講述約翰看上了玉墨的色相,晚上約玉墨兩人共度一晚,玉墨沒到之前約翰便把錢準備好放于桌上,當純粹的性交易被玉墨拒絕時,約翰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錢少了,玉墨答應與約翰性交易的條件并不是錢,而是希望能借助約翰的臉來幫助這一群人逃出南京;隨著時間的推進,兩人漸漸的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最后到玉墨赴約前一天晚上兩人的魚水之歡,這一份性愛不參雜任何的利益和塵世的紛擾,它來自雙方內心深處對彼此的欣賞。第二種便是電影中用大幅鏡頭、委婉表現的生存之性,正是因為這個層面的性,她們這一群人為書娟這一類人所不齒,當她們第一次強行進入教堂,女學生個個都是白眼相對,認為她們會玷污教堂的神圣;這群女學生殊不知人并不是生來就想做商女,都是生不由己的選擇。影片中十多歲的豆蔻,出生農村,由于家境貧寒、生計所迫,被家里人賣給妓院;雖然已經同許多男人發生了以生存為首要的性交易,但她作為少女的本性,向往你情我愿的少女情,當她碰到浦生后這份少女懷春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她愿意為了浦生回家種田,愿意在街上唱歌賣藝然后給你浦生媽媽買東西吃,愿意為了浦生不經意的一句稱贊而冒生命危險去妓院拿琴弦,最后被日本人的獸欲蹂躪致死。
總之,與以往同類的抗日戰爭題材相比,《金陵十三釵》以其獨特的敘事視角和故事主題打動了億萬觀眾的心,尤其是在表現對象的選擇上,把商女的高尚和學生的無知、日軍的獸性形成對比,突出的表現商女身輕于鴻毛,死重于泰山,永恒的人性美。
余春燕,湖南省桑植縣,貴州大學藝術學院 15級在讀研究生 藝術學理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