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娜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遼寧 撫順 113006)
?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治方法分析
孫 娜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遼寧 撫順 113006)
【摘要】目的 探究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常用診治方案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52例,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后進行清宮治療,治療組則行雙側子宮動脈甲氨蝶呤灌注化療及子宮動脈栓塞術(UAE)后清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相關指標和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清中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標恢復正常的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均顯著不同,治療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其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5),同時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有均顯著不同,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 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聯合甲氨蝶呤進行局部灌注藥物治療具有安全高效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剖宮產;子宮瘢痕妊娠;子宮動脈栓塞術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是指患者在進行剖宮產治療后其受精卵著床于子宮切口瘢痕處,是一種異位妊娠的較為特殊的表現,也是一種剖宮產的長期并發癥的一種重要表現[1]。近年來,剖宮產率在我國產婦分娩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比率,隨著運用時間的積累,其遠期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有越來越多的臨床體現。在瘢痕部位的妊娠起初的病情癥狀并不典型,并且在早期很難有效診斷,因此也會導致其誤診和漏診的比率居高不下[2]。其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很容易在后期出現子宮的大出血和破裂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育能力以及生命安全都有巨大威脅[3]。本研究對一段時間內在我院治療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進行不同診治方法的探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對此做相關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52例,其年齡在25~38歲,平均年齡為30.5歲,患者孕次在2~5次,平均為2.6次,產次為1~4次,平均1.6次。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以及惡性腫瘤。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分別26例,分別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者的年齡、產次和孕次等基礎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本研究內容具有可比性。
選取患者診斷標準:①既往剖宮產史;②有停經史;③血β-HCG升高;④超聲診斷標準:a.子宮腔內和子宮頸管內沒有孕囊,b.孕囊位于子宮峽部前壁,c.孕囊與膀胱之間沒有子宮肌層,或者子宮肌層有缺陷,d.孕囊與膀胱之間的距離太近甚至<5 mm。⑤利用多普勒超聲檢查發現孕囊四周存在低阻抗指數和高血流指數。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清宮術治療。單次肌內注射MTX 50 mg/m2+米非司酮片150 mg/d,連續服藥5 d; 1周后若血HCG下降<25%,根據情況再次給藥1次,待血HCG下降80%~90%,子宮切口處妊娠組織周圍血流明顯漸弱或消失后行B型超聲監測下清宮術。治療組患者給UAE聯合MTX灌注化療+B超監測下清宮術治療。治療組所有病例均行雙側子宮動脈超選擇性插管,插管成功并造影證實后,先分別于雙側子宮動脈內灌注MTX 50 mg/m2后用明膠海綿顆粒栓塞雙側子宮動脈,于24~72 h內行B型超聲監測下清宮術。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包括血HCG下降恢復至正常水平的時間、子宮剖宮產切口處妊娠包塊消失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等。療效判定標準:血HCG水平急劇下降至正常水平,超聲檢測剖宮產瘢痕處妊娠組織明顯縮小,且孕囊基本消失,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以上表現為治愈。相反,若血HCG水平未下降,甚至有上升趨勢;超聲檢測剖宮產瘢痕處妊娠組織明顯增大,周圍血流明顯,清宮過程中出現大出血(>1500 mL),則視為失敗。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平均值表示的同時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作為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
兩組患者血清中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標恢復正常的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均顯著不同,治療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其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同時兩組患者的臨床治愈率有均顯著不同,分別為66.0%(33/50)、100.0% (50/50),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其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 <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相關指標對比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病情較為兇險,與患者的術后子宮切口的愈合不佳有關,使瘢痕部位出現子宮壁以及子宮肌層的中斷破壞[4],胚胎著床于病變部位的子宮內膜處會出現滋養層侵入子宮基層,但是其肌層較薄,終止妊娠不當很容易導致子宮出現破裂,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故而不能盲目的行清宮術。其臨床治療手段較為多樣,但是其臨床運用優勢還沒有顯著體現[5]。本病的治療目的為終止妊娠,清除病灶,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治療方法包括甲氨蝶呤藥物治療,雙側子宮動脈栓塞介入治療,清宮術,宮、腹腔鏡及開腹病灶切除術等。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血清中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標恢復正常的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均顯著不同,子宮動脈栓塞聯合藥物灌注治療組患者的時間均短于藥物治療聯合刮宮治療組患者,同時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有均顯著不同,子宮動脈栓塞聯合藥物治療組后清宮患者的時間均短于藥物聯合清宮治療組患者,其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5)。雙側子宮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后行清宮術的優點為:①子宮動脈給藥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提高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最大限度地發揮殺胚作用。②不經過肝臟首關效應,減少肝腎功能損傷。③子宮動脈栓塞后阻塞了子宮的主要血供,避免清宮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大出血,提高了保守治療的成功率。④栓塞劑吸收后子宮動脈能再通,保留了生育功能。綜上所述,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聯合甲氨蝶呤進行灌注治療具有安全高效的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不良反應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錢凱,彭磊,尤志學.彩色多普勒陰道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中的價值[J].江蘇醫藥,2015,6(41):707-708.
[2] 段麗芬,徐虹,何萍,等.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4,4(25):260-262.
[3] 劉冬梅.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35(10):43-44.
[4] 駱亞平,王彥龍,楊麗.宮腹腔鏡聯合診治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8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12(28):1070-1071.
[5] 劉一敏,鄭鳳寶.經腹及陰道超聲聯合應用對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斷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0):47-48.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