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強 王一鳴
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張宏強 王一鳴
體育水平可反映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在新的歷史時期,體育經濟產業發展面臨著全球化挑戰與困境。為了促進體育經濟產業健康發展,需要認真研究體育經濟產業的現狀,并從優化體育產業、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加快體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切實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新時期;體育經濟產業;現狀;發展對策;研究
(一)新時期體育經濟產業的現狀分析
1.體育場數量不足
新時期,體育場數量增多、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舊不能滿足體育產業發展需求,特別是在結構和運行管理上還有不足之處。比如價格不能反映市場供求,并且牽涉足球俱樂部、裁判員和球員等多方面關系,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資本失真,成為阻礙體育經濟產業健康發展的因素。
2.體育產業結構高度集中
高度化的產業結構,是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但同時也需要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孕育和發展。新時期,體育經濟產業基礎不穩固,還沒有形成健全的、運轉良好的體系。此種情況下,就需要繼續推進產業改革,實現產業結構由低端向高端邁進。
3.資本運作能力嚴重失衡
資本運作能力嚴重失衡,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體育項目資金投入集中,但卻出現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二是體育資本投資方能力差,特別是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項目,不具備良好的市場運作能力。這種狀況需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以投資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待項目。
4.不科學的管理與調控
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缺少可靠的市場研究,盲目投資狀況多發。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沒有科學的管理與調控,需要進行投資引導。
另外,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缺乏高端人才,目前從事體育管理的人員,大部分都是退役的運動員、教練員,他們不熟悉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
(二)新時期體育經濟產業的存在問題
1.市場競爭力不足
我國體育事業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與美國、西歐相比,明顯可以看出存在較大的資本劣勢,在國際上沒有十分出名的企業,產生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夠。世界杯、奧運會等世界性賽事上,很少能看到中國企業作為冠名商出現,這是國內體育經濟產業競爭力弱的表現之一。
2.缺乏較為清晰準確的市場定位
長期以來,體育被認為與經濟不搭界,主要靠政府投入支撐體育發展,體育與經濟完全脫節,沒有將體育在經濟產業上做定位。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體育也需要走產業化、職業化道路,但是仍舊沒有突破慣性思維,對體育發展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
3.體制機制束縛
包辦體育事業,是我國一直以來的做法,并且也是固定的運轉模式。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體育職業化和市場化才得到逐步發展,但是仍舊殘留著計劃經濟的成分。在發展上,相關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自主權,雖然投入較多的資金,但是收益少,無法維持。
4.政策扶植力度小
歐洲、美國體育產業在發展之初,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在政策上會給予一定傾斜。比如賽事收入,政府不收取稅收,體育贊助和廣告所得,政府也給予稅收減免。與國外相比,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明顯較弱,使得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緩慢。
另外,我國服務業發展緩慢,也拖累了體育經濟產業。體育產業,說到底屬于服務產業,其發展必定受制于服務業整體大環境,我國服務業整體發展落后,也不利于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
(一)不斷優化體育經濟產業
自建國以來,我國體育實行舉國體制,新時期,為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打破舉國體制,加快體育經濟產業市場化改革步伐,不斷優化體育經濟產業的格局,逐步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
不斷優化體育經濟產業,要允許多種經營,將賽事、體育器械、運動服裝、廣告宣傳等一切交給市場,逐步形成產業結構和產業規模,為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政策扶持力度
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政策支持。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相關部門出臺了配套文件15份,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強。
(三)加大宣傳,提高全民體育消費意識
加快體育產業發展,要提高全民體育消費意識。而提高民眾消費意識,需要政府引導,需要企業加大宣傳:第一,政府要通過體育消費輿論宣傳,來增強民眾“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其在生活中熱愛體育鍛煉,將體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其體育消費意識和消費熱情;第二,商家要制定完善的市場營銷方案,通過有針對性的營銷,對目標消費人群施加影響,使其對體育產業有正確認識,提升其購買的欲望;用多種形式的優惠、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支出。
(四)搞好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產業的發展,需要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正如城市的發展,需要堅實的城市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加大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場館建設,并逐步完善體育場館功能。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建設類似全民體育健身中心的體育活動消費場所,為民眾提供優質服務,促進體育消費。
(五)提高服務質量
體育產業屬于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的競爭之道在于服務。搞好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企業要注重形象建設,搞好消費者消費體驗,通過服務吸引、留住消費者;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為民眾營造一個放心的體育消費環境。
總之,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現狀并不樂觀,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一些阻礙體育產業發展的障礙還未完全清除。為了更好促進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搞好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全民消費意識,并提高服務質量,用服務來贏得消費者的支持和信賴。
[1]顏秉洪.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30-32+39.
[2]王增喜.體育經濟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低碳發展的路徑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01:72-76.
[3]王明偉,吳香芝.我國體育服務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05:102-105.
遼寧醫學院體育教研部、錦州市第八中學體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