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俠
營改增后物流企業的稅收籌劃探析
李 俠
物流行業是我國的一個新興行業和朝陽產業,對促進我國產業優化和增加就業機會都具有重要意義。“營改增”是我國的重大稅制改革,對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營改增”稅制對物流企業稅負影響的基礎上,探討了物流企業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的策略方法,促進其持續健康發展。
營改增;物流企業;稅收籌劃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稅收籌劃逐漸被人們了解和認識。稅收籌劃,又稱為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保障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通過對投資、經營、理財等進行周密籌劃,實現納稅最小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經濟行為,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有效地進行稅收籌劃,可以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水平,能夠給企業帶來直接利益。
物流行業是我國的一個新興行業和朝陽產業,從事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處理等服務業務。國家多元化經濟的發展,拉動了物流行業的迅速崛起。但是與其他行業相比,物流業起步晚,基礎弱,稅負重,利潤低。針對這些特點,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國家鼓勵物流企業認真研讀“營改增”政策,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遵循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進行合理稅收籌劃。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可以使物流企業減少稅負成本,實現稅后利潤最大化,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能夠充分發揮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促進增值稅稅收政策的有效實施,從而不斷的完善增值稅的稅收制度。
(一)“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積極影響
1.有效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促進物流企業結構調整
“營改增”之前,物流企業實行多環節繳納營業稅,計稅稅基為全部營業額,隨著交易次數的增加,造成了重復征稅。同時物流企業外購的燃料、交通設備等固定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增值稅進項稅,這樣就形成了營業稅、增值稅的雙重納稅稅制,由于物流企業增值稅應稅項目少,這些進項稅不能抵扣,從而加劇了物流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
“營改增”以后,物流企業變成了差額征收增值稅稅制,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項目允許抵扣,避免了企業因交易環節過多而重復征稅的問題,有利于企業擺脫過去那種“全面發展”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從而可以轉向專業、創新的方向發展。目前,業務外包服務逐漸成為物流企業一種新的業務類型,實施“營改增”以后,部分外包項目可以進行抵扣,有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物流經營專業化發展。
2.有利降低物流企業經營成本,促使物流企業發展
“營改增”以前,物流企業取得的增值稅發票項目不允許抵扣,增值稅只能計入相關項目的成本,減少了企業的利潤。實行“營改增”以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進行進項稅額抵扣,購置的燃料、固定資產按照取得成本入賬,減少了折舊費用、燃料費用等成本。“營改增”這種利好可以鼓勵企業更新設備,促進自身技術改造,降低經營成本,促進企業發展。
(二)“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消極影響
1.企業稅收負擔加重
“營改增”以后,物流企業交通運輸業務稅率由3%上調到11%,增加的幅度較大,只有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才可抵扣,可用于進項稅額抵扣的項目主要是購置交通運輸工具、燃料和修理費所含的進項稅,可以用于抵扣的項目較少。交通運輸業務在運輸途中發生的燃油費用及修理費用不一定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進行進項稅抵扣;有的企業在“營改增”之前剛剛更換固定資產,近期不可能再進行更新,不會再給企業帶來進項稅。因此在“營改增”政策施行后,有的物流企業出現了稅負加重的現象。
2.企業經濟效益下降
“營改增”之前,物流企業把營業稅計入企業的營業收入,實行“營改增”以后,增值稅作為價外稅不再計入營業收入,在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收入相比原來會有所減少,造成企業的營業利潤隨之減少,從而減少了企業的營業利潤,出現經濟效益下滑的現象。
(一)合理選擇納稅人的身份進行稅收籌劃
由于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適用不同的稅率及稅收優惠政策,“營改增”以后,物流企業應該選擇合理的納稅人身份,進行納稅籌劃。
物流企業如果確定了一般納稅人身份,進項稅額的多少直接決定了物流企業的稅負高低。物流公司主要以交通運輸為主,企業成本主要包括油料消耗成本、過路過橋成本、人工成本、維修費用、固定資產的折舊或租賃費用,其中只有油耗成本及維修成本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后,才可以按照17%的稅率進行抵扣,運輸過程中有些沿途加油站不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權利,這些油耗成本也就無法帶來進項稅;企業如果在“營改增”以前購置交通設備等固定資產,增值稅已經計入成本,沒有起到抵稅作用。“營改增”以后,交通運輸稅率由原來的3%上升到11%,稅率上升幅度明顯大于進項稅的抵扣幅度,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稅負程度。而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增值稅額為不含稅的銷售額乘以3%的征收率,計稅基礎降低,稅負也下降了。作為一般納稅人的物流公司可以通過設置子公司的方法,完成他們的交通運輸業務,就可得到“營改增”政策給企業所帶來的好處。
如果一般納稅人的物流公司從事裝卸搬運、貨運代理等輔助服務,稅負由原來5%的營業稅改成6%的增值稅,沒有顯著的變化,而且可享受到進項稅抵扣所帶來的優勢。因此,一般納稅人物流企業將交通運輸服務交給子公司以后,可以專營物流輔助服務,享受“營改增”帶來的好處,降低稅負。
(二)合理選擇供應商的納稅人身份進行稅收籌劃
“營改增”以前,物流企業繳納營業稅,選擇供應商時,多從業務價格及供應商的信譽等條件考慮。營改增之后,如果物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的身份,繳納的增值稅額為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差額,所以在選擇業務供應商時既要考慮價格因素,也要考慮進項稅的問題,進項稅越高,企業繳納的增值稅越少,稅負越輕。選擇的供應商為一般納稅人,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可以抵扣;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不允許抵扣,只能計入成本,但是其價格較低,利潤也有提高的空間,所以企業要根據供應商的不同身份分別計算凈利潤,擇優選擇,進行稅收籌劃,從而降低稅負。
如果物流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應納增值稅額為銷售額乘以3%,增值稅進項稅不允許抵扣,只能計入成本。因此企業應選擇報價低,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大利潤的供應商。
(三)分別核算不同性質的收入進行稅收籌劃
目前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屬于混業經營,交通運輸業務適用11%增值稅率,而倉儲、配送、代理等輔助業務適用6%增值稅率。根據財稅〔2013〕37號印發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如果納稅人為混業經營的模式,納稅人應分別按照不同稅率和征收率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一律從高適用稅率。作為典型的混業經營納稅人,物流企業應不斷健全和完善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盡量分別核算不同性質的收入,從而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四)合理安排業務模式進行納稅籌劃
物流企業屬于混合業務經營企業,不同的業務適用的稅目不同,由此產生的稅負也不相同。“營改增”以后,物流企業應該合理安排業務模式,以規避稅負。
物流企業如果經營裝卸業務,閑置的裝卸設備可以對外出租,取得租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動產出租應按照17%交納增值稅,較“營改增”以前5%的營業稅成倍增加,基于此種情況,企業可以考慮改變業務模式,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物流企業可以把原來的出租業務轉換為異地裝卸業務,裝卸業務屬于物流輔助業務,繳納6%的增值稅,即使物流企業提供免費的勞務技術人員,也可以降低稅負,增加利潤。
物流企業倉庫租賃屬于“不動產租賃”,應繳納5%的營業稅。如果企業提供倉儲服務,屬于物流輔助服務,應繳納6%的增值稅。雖然倉儲服務的稅負率要高于不動產租賃稅率的1%,但是增值稅進項稅可以抵扣,所以從綜合稅負角度來進行稅收籌劃。
總之,稅收籌劃對物流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物流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物流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經營特點,在遵守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設計行之有效的稅收籌劃方案,做好納稅籌劃工作,發揮其積極作用,減輕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1]黃竹梅.營改增背景下的物流企業稅收籌劃[J].物流技術,2015(11).
[2]全明月.“營改增”政策下物流企業稅收籌劃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5(2).
[3]夏冬明.“營改增”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稅收籌劃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4(9).
[4]遲麗華,賈瀅.“營改增“背景下物流企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J].生產力研究,2014(8).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