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娜·玉蘇甫
會計與審計人員如何做好企業統計工作
阿米娜·玉蘇甫
市場經濟要求能夠及時準確獲得相關的信息,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之一,信息統計和分析顯得更加重要,會計和審計人員作為企業統計工作的主要擔當著,統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水平。如何在信息社會中獲取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為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就會計和審計人員如何做好統計工作記性探析。
會計和審計人員;統計工作;思路
統計是對事物的數量特征進行匯總合計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使用各種統計手段和方法對事物的本質規律進行反應。在企業的正常運營當中,統計工作更多的是分配在財務相關部門,由會計和審計人員負責整個公司數據的統計工作,通過對整個公司生產、運營和售后的數據統計和分析,能夠有效的發現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公司的效益。如何做好統計工作,對現有的統計工作體系進行思考和提升,則是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當前經濟結構變動、數據量的上升都對統計工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加大了統計工作量,一些企業的財會人員由于工作量太大僅僅是機械式的完成上級部門所要求的統計報表,而搜尋本行業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形成合理化的統計報告是非常少的。由于統計的目的是為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當企業處于一種粗放式的管理時,企業的統計工作也是流于形式。目前我國企業統計工作主要存在下列幾個問題:
(一)統計工作得不到支持
統計工作在企業中得不到相關領導的重視,是我國尤其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企業的領導認為統計工作不過是對企業的一些生產經營數據進行簡單的匯總,并形成報表,對企業的促進作用并不大。不能為企業的經濟和財務活動提供有力的參考。領導對統計工作的不重視也導致統計數據的缺失、記錄不完整,企業管理效率低下。
(二)統計人員和統計任務不匹配
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中,專職的統計人員幾乎沒有,負責統計的人員一般都是由其他崗位的人員兼任,在人力資源的配備上并不能保證充足的人員用于統計工作。而隨著企業經營的擴大,需要統計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在統計人員原本就無法滿足工作要求的情況,使統計工作更加難上加難。此外,由于一些兼職的統計人員統計知識缺乏,與經濟發展要求差距越來越大,在實際過程中造成統計數據混亂、錯誤,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影響。
(三)統計數據共享程度低
21世紀是一個信息量大爆炸的社會,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自然需要融入信息社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企業近些年來也統計方面實現了信息化,但是對于統計的一些數據并沒有能夠實現不同部門和人員之間的共享,統計的數據結果僅僅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和人員手中,使得數據的標準和統計口徑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
(四)統計方法落后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企業采用的統計工具都比較落后,滿足不了企業正常的需求,一些數據仍然是通過估算來獲得,并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測算工具。在信息化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對信息的及時和準確性要求越來越高,數據上的細微的差別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在企業的統計工作存在諸多的問題,使得統計工作給企業管理提供的經濟決策參考的作用被嚴重削弱,企業的會計和審計人員作為專業的數據核算和復核人員,應該強化數據統計的正確性和及時性,為企業提供有力的決策基礎。
(一)根據市場趨勢提升統計質量
市場經濟時刻都處于波動當中,企業在市場中地位和市場份額都會隨之變動,統計數據也會隨之變動,而統計數據的要求是實時準確,這就要求會計和審計等方面的統計人員從基礎數據、制度特點等方面入手提升數據統計的準確性,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指導。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在對市場環境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以科學的統計方法和手段,突破傳統統計手段和方法的限制,運用抽樣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數據統計工作規范,提升數據統計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二)增加統計服務意識
統計信息是財會部門或統計部分最為重要的信息之一,對企業經濟決策的作出、日常的運營和管理都提供的良好的參考和依據,但是,在實際數據統計的過程當中,數據來源多樣化、統計的針對性和重點偏頗都是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使得數據統計的效果大大減弱,針對上述的相關問題,會計和審計等統計人員應該強化對信息的認識和統計力度,從思想上重視數據統計工作,明確數據統計的服務和重點之所在,通過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與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換和梳理,建立更廣泛的信息來源渠道,為信息的統計奠定基礎。對工作中或調查中獲得數據要第一時間進行匯總、統計,并通過相關的平臺和機制傳遞給其他人員和管理層,使領導層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了解企業發展和市場環境情況,為領導層的項目和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此外,會計和審計等相關統計人員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審核和過濾的能力,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進行過濾,對一些已經形成的統計數據,審計人員應該重點進行審核,確保統計的重點不出現大幅度偏差。
(三)擴大統計范圍,提升統計水平
數據統計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經濟決策的作出也是基于統計數據分析的結果之上,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力手段。但是在企業的實際統計工作當中,存在統計數量少、統計質量低下的特點,這一點在關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著的專題數據分析方面體現的更為明顯,一些企業生產經營的專題數據分析往往只進行簡單的統計便提交給管理層,管理層從中并不能獲得有用的資料信息,對決策的參考所起的作用幾乎是沒有的。這就需要企業的會計和審計等統計人員,擴大統計的信息來源面,從多個方面提升信息的參考效力,對于統計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短板、劣勢,要不斷提升,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經營管理模式,針對性的強化。
(四)建立統計紀律,提高統計人員的素質
統計紀律是企業開展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約束統計人員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企業統計信息準確科學的有力措施。只有有了相應的制度和約束機制,統計工作才能正常開展,統計人員才能認真負責,并與其他部門和人員之間進行有力的配合。
[1]張瑛.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發展之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8.
[2]李繼梅.企業統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構想[J].產業與科技論壇,2 008 (5).
[3]張毛紅,陳香珍.試述企業統計創新[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 8 (9).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