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番寧
?
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風險與防范
王番寧
摘要: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家財政增加了對鄉鎮衛生院的資金投入,特別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完善,使得鄉鎮衛生院經濟效益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風險也隨之增高,成為腐敗高發領域。為此,有必要對鄉鎮衛生院財務進行有效地管理與規范,使其制度化、法制化。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防范
鄉鎮衛生院作為我國重要基層醫療機構,承擔著農村居民醫療、預防、保健、公共衛生、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服務等重要使命。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鄉鎮衛生院36902所,從業人員124.7萬,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5.3萬。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家財政增加了對鄉鎮衛生院的資金投入,特別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完善,鄉鎮衛生院建立了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其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為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作為我國農村三級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衛生院作為縣級醫療機構和村級衛生室的紐帶,其經濟運行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鄉鎮衛生院自身的發展與生存,更會影響到廣大農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然而當前鄉鎮衛生院管理行政化現象較為嚴重,高度集權管理方式為腐敗發生創造了空間,成為醫藥領域腐敗現象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為此,規范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能力偏低
從事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員(院長、副院長、后勤管理人員等)和財務管理人員(會計人員、審計人員等)。調查顯示:鄉鎮衛生院行政管理人基本醫學專業出身,不懂財務,更不懂管理,重視財務收入,忽視費用支出,直接導致財務管理“輕物重財、輕管重購”。財務管理人員總體業務水平不高,個別鄉鎮衛生院僅有一兩名會計人員,一人兼多崗位現象常見,而且知識嚴重老化。因此,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處于低層次、低水平運行。
(二)財務管理制度約束力不強
近些年,國家對鄉鎮衛生院的經營管理給予特殊政策支持,并且增加了資金投入,旨在扭轉其“以藥養醫”的經營模式,推動鄉鎮衛生院公益化發展。然而,這些政策落實過程中缺少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導致資金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盲區,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財務管理違紀風險增高。同時,由于醫藥市場營銷混亂,醫藥代表“下基層”,部分財務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財務管理混亂,導致違法違紀現象頻現。
(三)會計監督機制執行不力
會計監督是會計機構及其人員的重要職能,但調查顯示,鄉鎮衛生院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并未得到有效執行。具體表現在:第一,醫用耗材賬目管理混亂。醫用耗材品種繁多,數量巨大,作為醫療過程中一項重要的開支,需要科學的管理,但鄉鎮衛生院在醫用耗材的采購和使用過程中存在隨意性、盲目性,缺乏有效監督管理,增加財務管理的難度。第二,對賬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存在賬表、賬賬、賬實不符情況;第三,財產清查制度長期流于形式,部分資產長期閑置,甚至出現資產流失現象。同時鄉鎮衛生院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外部監督手段難以覆蓋,成為會計外部監督的盲區,一定程度助長其財務會計管理失范,增加財務管理的風險,為醫療腐敗發生的提供空間。
(一)探索鄉鎮衛生院新型管理方式,推動鄉鎮衛生院專業化管理
2011年國家衛計委(原衛生部)制定了《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提出“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即鄉鎮衛生院財務活動在其負責人的領導下,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同時《辦法》提出了“積極探索對鄉鎮衛生院實行財務集中管理體制。”為此,許多地方政府進行積極而有益的探索。其中,“院財縣管院用”作為探索成果值得提倡,“院財縣管院用”是指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建財務管理中心,設立統一賬戶,按照“五權不變”原則,即預算、決算管理權不變,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不變,財務審批權不變,對鄉鎮衛生院的財務收支進行統一集中監督管理,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混亂、缺乏有效監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專業化。
(二)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保障鄉鎮衛生院財務規范化運行
首先,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促使制度運行法制化。鄉鎮衛生院必須嚴格執行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并落實制度的執行力。這些制度主要包括:《醫院會計制度》、《鄉鎮衛生院財務收支管理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制度》、《財務崗位責任制》、《收支審批和稽核制度》等。
其次,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促進財務管理科學化。鄉鎮衛生院通過各種培訓和進修班對本單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并通過業務考核等方式促使財務管理人員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對相關的會計政策法律法規進行深入的掌握,不斷熟悉鄉鎮衛生院的財務制度,并逐步提升自己的領導和管理能力。同時,鄉鎮衛生院資金的支出和流動進行全面嚴格的監督,健全相應的物資保管機制與庫存物資的清查制度。對庫存物資進行定期的清查,保證物資與賬目之間保持一致,并對物資管理實施嚴格的責任制,從而保證鄉鎮衛生院庫存物資的數量和質量。相關的財政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庫存物資的監管力度和審查力度,保障鄉鎮衛生院庫存物資的安全,防止出現各種非法的流失現象出現。
最后,完善會計監督制度,規范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一方面,要加強會計內部監督機制,明確監督責任、職權和業務范圍,發揮財務監督作用,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加強審計、紀檢、財政等外部監管部門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監管力度,對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限期糾正。
(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衛生法制建設得到長足發展。作為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求具備較強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備較高的法律意識。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與鄉鎮衛生院相關的法律法規,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對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職責,不逾越法律界限,同時要保持自身頭腦清醒,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本文系遼寧醫學院橫向課題(鄉鎮衛生院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機制創新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4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5-11-15.
[2]張國爍.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衛生經濟,2014年第10期.
[3]魏道陽,康建德,梁振華,等.鄉鎮衛生院會計監督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經濟研究,2013年第1期.
(作者單位:遼寧醫學院)
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