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勇
?
經濟利益多元化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沈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元理論、元問題。合理、科學的闡述、解決這個元問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理論問題的解決具有前提性、基礎性、根本性的作用;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這個元問題的解決,也將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理論支撐。可以說,尋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共識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本文主要針對經濟利益多元化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濟利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國改革以來,我國的社會利益格局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伴隨著社會現實的改變,我國現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面臨改革。傳統的經濟條件下,我國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了一元化的特點,所謂的一元化指的是工作程式上一元化、組織系統保證一元化、社會主流價值體系一元化三個方面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載體及內容。一元化是與計劃經濟條件下單一利益關系呈現出對應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在經濟利益多元化的挑戰下遇到了強大的挑戰。
從哲學意義上講,價值體現的是客體屬性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一種關系??腕w具有某種屬性時僅僅意味著客體具有某種功能而不是價值,價值必須產生并受制于主體的實踐活動,只有當客體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建立時,價值才會產生。按照此邏輯,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會群體、政黨、階級按照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定,利用一定的道德規范、政治觀點、思想觀念對其他成員施加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影響,促使它們形成符合一定階級、一定社會所必須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谶@些觀點,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指的是作為客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屬性能夠滿足作為主體的人(個體和群體的)的需要的關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指的是認識活動建立起的社會和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其是一種客觀的主客體關系,尺度是以主題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發展規律。是一種性質是否與人的發展、目的及本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的關系,且此關系需要二者想接近、相適應、相一致。
(一)堅持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帶來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變化,為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使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言權。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建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同我國的社會制度、具體國情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展現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道路。當我們埋頭建設經濟時,一定不能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單腿走路的人是不會走太遠的。只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提高社會的重視度,才能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保障。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培養政治素質高、教學技能強的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注重研究型實踐教學,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二)加大教育資源整合力度
21世界是一個發展迅速、社會繁榮和新鮮事物不斷出現的時代,作為國家的基礎,國民教育是國家實現發展和創新的保障,也是實現經濟強國的根本。任何主體的發展創新都需要強大的資源體系作為其前進的支撐和后盾,同樣,作為經濟利益多元化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有資源作為其后盾和支撐。這里的資源指的是教育資源,并且教育資源設計到的種類眾多,例如人力資源、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等院校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其課程的開設非常重要,對大學生的道德情操、道德觀念和思想意識等都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在經濟利益多元化的視角下,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較為突出的效果,就要對各類資源的投入和整合加大力度。
(三)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提高教育成效
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發展,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提高思想認識程度,主要表現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自身對國家政策方針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及方法論的掌握等等,具體來說,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信息化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程度,在深刻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網絡上繼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確保發展、統一思想的主要路徑;教育者本身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只有在自我深刻認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并傳播;最后,信息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亦有其普遍性和規律性,掌握教育的原理與方法能夠讓教育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最終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
(四)要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內容及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繼續注重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主要作用,繼續強化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教育工作中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的主流思想。在開展教育工作時必須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選擇新媒體工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加以創新。并且還要努力的發揚出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加大師生之間的交流、反饋和互動活動。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加以改善,持續的使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教育信息的傳播途徑加以完善,以促進教育方式的與時俱進。
(五)改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存在著共性和個性。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培養人才。教育方式應該遵循人才培養的目標,對學科、層次及地域上的不同差異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高職院校問題的合理教育方法。其次,學生是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所以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教育方式,改變傳統的老師講課、學生聽講的教育模式,通過講授、談話等形式進行互動交流,進而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在當前的經濟利益多元化的態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并不是教育人員向教育對象采用強制灌輸某些道德規范的教育方式。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艱巨的任務,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探索與轉型的方式,給國內大部分人造成了思想上巨大的沖擊與困惑。面對新舊思想觀念的沖突和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的思想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與時俱進,制定正確的路徑,才能為發展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提供精神支撐,從而實現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和最終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在新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出正確的路徑選擇,才能在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子忱.信息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響與對策[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5,06:46-48.
[2]仲彬,孫立兵.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價值認知模式路徑探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99-105.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