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
淺析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
李雪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傳統會計業務流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ERP所能帶來巨大效益的誘惑力使企業紛紛嘗試,企業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的對會計業務流程進行完善,讓企業達到預期目標。本文以ERP環境為背景,分析ERP環境下的會計流程,并與傳統會計業務流程相比較,突出ERP環境下該流程的特點、優勢,并介紹相關流程改造辦法。
關鍵詞:ERP;會計業務流程;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企業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對于企業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ERP系統在理論不僅能降低企業的成本,還能提高競爭力,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企業的各項業務中,會計業務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1990年Gartner Group公司率先提出的概念。ERP是企業高度復雜、全面龐大的信息系統。它利用信息技術成果.對企業內部各種資源包括人、財、物、信息等進行規劃、統籌和整合,使企業業務數據一體化,全都在線處理,從而減少環節,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ERP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從企業層次來說,從高層領導到一般員工,都能感受到ERP的影響;從企業運作領域來說,無論是營銷、生產、采購,還是財務管理以及工程管理等各個領域都能體現出ERP所產生的影響。而ERP的實施對會計業務流程的影響,就可在ERP實施前后企業會計業務流程比較中完全體現。
(一)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分析
會計業務流程表現為以下8個基本步驟:初次確認——入賬——過賬——結賬——編制調整前的試算平衡表——編制期末調整分錄并過賬——編制調整后的試算平衡表——編制正式的財務報告。也就是說,當經濟業務發生時,會計人員以采購發票、銷售發票、入庫單等會計憑證為入口,采用復式記賬法,并通過會計科目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分類核算并匯總,最后通過會計報表將匯總的數據定期提供給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二)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分析
ERP系統的特點是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實現財務和業務一體化管理。ERP系統涉及的會計事務既有財務會計又有管理會計,它要求在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礎上,盡量滿足投資者信息需求的多元性,并提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相關性。
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也分三個部分:會計數據的采集、會計數據的處理,以及會計信息的輸出。所以,一旦發生經濟業務,各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便將業務事件的數據加以收集,并將數據傳到ERP系統后臺的數據庫中保存,同時,可以將信息劃分為若干種事件,每個事件有其對應的“過程”,決策者就可以根據從不同事件的相應“過程”中得到相應的信息。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與傳統會計業務流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應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對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分析、重組或優化,從而保證ERP系統的成功應用。
(一)ERP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改造的必要性
會計信息是由原始數據在會計系統中單向運動得來的。其實,經濟業務發生時的信息包含了大量的詳細信息與數據,但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以記賬憑證為起點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不僅速度較慢、缺乏實效性,而且容易丟失大量的有用信息。最重要的是,傳統會計業務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個環節的錯誤都將對整個結果產生影響。
相反,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則要求業務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記錄,保證資金與物流數據的同步記錄和一致性,對經濟活動和企業的其它流程進行集中管理。
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只能滿足受托責任下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要求,而不能滿足決策有用觀下信息使用者信息多樣化的需求。這就要求企業從傳統會計流程的特點出發,結合ERP環境的新特性,對會計業務流程進行改造。
(二)ERP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的改造方法
1.會計觀念的更新
從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到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對會計人員來說,絕對是一大沖擊。表面上看,會計人員似乎變的無事可做了,但其實不然。在ERP環境下,會計的工作內容得到了延伸與發展,以前是無論記錄、計量都離不開數字,現在則是對信息的深加工和在加工。因此,會計人員應該迅速適應這樣一個角色的轉換,樹立起價值創造的關聯,不再是被動的執行工作,而是主動與其他人員配合,為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出謀劃策。
2.會計業務流程的重組與優化
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的重組與優化,應當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會計業務流程的改造,并不是依據以往的工作程序來變革,而是圍繞結果來進行會計流程的重組和優化。
通過重組會計業務流程來負責會計信息的收集工作,爭取從信息來源地一次性地獲取信息。
另外,ERP環境下的會計數據的處理不再是一個順序化的處理過程,而是當事件發生時,各部門將自己所獲得的相關數據輸入數據庫,信息使用者直接從數據庫中獲得相應的系統處理得到的信息。這就要求數據處理的集中化。企業應該按實際的情況安排會計人員的工作,使員工組建一個自我管理的團隊,在工作執行中形成決策。這樣就可以削減對信息進行傳遞和決策的中層管理者,使組織機構趨于扁平化,并減少效率低下和官僚主義的出現。
在當今市場全球化、企業競爭激烈的形勢下,競爭早已不是單一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上升到一個企業的供應商、制造車間、分銷網絡、客戶等共同組成的緊密的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下,企業使用ERP,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會計業務流程,讓其適合企業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與競爭能力,達到預期的占有率和經濟效益。而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對ERP的成功與否又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說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肩負重任,流程本身重組與優化也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周在霞,富元齋.淺析ERP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J].會計之友,2008(10).
[2]李慶.ERP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 (24).
[3]劉中華,張瑾.ERP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的方法及模式[J].會計之友,2009(8).
[4]劉立.論ERP下的會計業務流程[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20(10).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