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蕾
(中國水電八局工程設備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0)
新媒體語境下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張曉蕾
(中國水電八局工程設備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0)
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科學和諧發展的靈魂,是凝心聚力、鼓舞士氣、促進和諧、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新媒介的持續發展,信息傳播規律、手段、內容和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正不斷融合,這為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調整。本文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探討新媒體語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開展,以期進一步增強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新媒體;思想政治;創新
傳統媒體是相對于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是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又稱數字化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報紙、內刊、廣播、官網等大多數已經開辦多年,新媒體主要包括微信、微博等新媒介。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如傳統媒體相對新媒體它的權威性強,可信度高有豐富的經驗,有深厚的市場基礎并且受眾的數量多,較為理性有一定的深度。但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它的傳播速度快,成本低;表現手段豐富;開放性和互動性強;個性化色彩較強等。
他們的劣勢也很明顯,如傳統媒體拿報紙而言,其存活率低,單一線報道,信息量有限等;廣播有聽覺沒有視覺,效率低,保存性弱。而新媒體的劣勢也較為明顯:缺乏嚴謹性、深刻性和權威性,信息碎片化與零碎化,娛樂化現象嚴重等。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當前,必須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相借鑒,互為補充,立體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但只要積極合理運用好媒介融合技術,引導員工辨別與接收正面有效信息,對于建立和諧、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是有利的。跟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媒介融合形勢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具有以下優勢:
2.1 信息傳播更為迅速
新媒體大大縮短了信息交互傳播的速度,消減了時間和空間疆界的束縛,也消除了發布者與受眾的隔閡,拉近了距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2.2 表現手段更加豐富
例如,召開“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會議時,可以利用企業RTX建群、微信建群,點擊微信關注“共產黨員”公眾號,還可以登上黨建網隨時隨地觀看黨員教育電視片。在建筑施工企業,還可以利用遠程視頻系統,實現多個項目部遠程召開會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與形式均發生較大變化,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2.3 受眾基礎更為堅實
在新媒體時代,現實社會中的性別、身份和特權等因素都在弱化,發布者與受眾處于平等、對等地位,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發表意見和尋找交流,極大降低了受眾的排斥情緒和戒備心理,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被接受。
2.4 吸引力增強
新媒體傳播手段豐富多樣,傳播的內容也相較于傳統媒體呈幾何式爆炸增長,新媒體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信息,對于受眾來說,在新媒體上獲取知識更方便、快捷、有趣、全面。
2.5 影響力加深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遞呈網狀流動,具有倍數效應、去中心化等特點。同時,新媒體信息傳播大部分靠“朋友圈”等口碑式傳播,受眾參與品牌共建、社群共建,在傳遞過程中,受眾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信息傳播過程就是大眾接受教育的過程,人們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行為模式都會受到不同的影響。
3.1 創新思維,堅持互聯網思維
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則具有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及開放性等特點,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簡約、迭代、社會化、平臺和跨界思維。同為新媒體的微信與網站也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現在微信互動性、開放性、個性化更強。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就是用戶至上、簡約極致、開放共享。國企要主動破除思維定式,把握企業發展與市場的需求,站在受眾(讀者)的角度,采編刊發充滿生命力、接地氣的精品力作,關注普通職工,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由“硬”到“軟”轉變,多視角、多側面、多形式反映企業發展,增強傳播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
3.2 創新載體,打造新媒體平臺
就載體而言,國企宣傳與思想政治工作正從傳統的紙質媒介轉向互聯網新媒介,網站、微信互為補充,互相增益。要根據其不同特點,對二者進行重新定位。官方網站主要發布一般性動態消息及評論性文章、深度報道等“高大上”的內容,微信則主要展現故事性強、趣味性強、創新性強、精簡短小等接地氣的作品。微信公眾平臺與官方網站互補,成為國企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互通的重要平臺。
3.3 創新內容,推出“三有”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三有”要成為國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標準。從圖片與文字為主到微電影、微視頻、歌曲、MV、圖文作品全面開花。在有思想上,側重于傳播企業管理方法、管理論文、調研報告、國家政策解讀、市場形勢動態、企業文化故事;在有溫度上,注意挖掘普通一線故事中的人性之美、品格之美、平凡之美,用新穎活潑的形式講好企業故事,傳播好企業聲音;在有品質上,既重視作品的思想和內涵,也重視表達的形式和技巧,同時還特別關注推廣傳播的時機、方式和效果。
3.4 創新形式,立體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就傳播方式而言,傳播者從企業單體發布到人人都是中心、每一個用戶都是媒體轉變,傳播特點從直線式上傳下達到網狀輻射轉變,傳播方式從傳統紙質媒體發布到線上線下O2O相結合推廣轉變。充分利用線上主流及線下各種交流現場、形象展示室等,推介企業形象展示作品和文化產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3.5 精準定位,熟悉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對象
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特征是受眾的進一步細分,受眾心理發生了較大改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水電八局有針對性選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與內容,從而推動國企宣傳與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近實際、生活及受眾,思想政治工作煥發新活力。
3.6 服務中心,推動企業改革和管理提升
在日常管理中,大力推動新媒介應用,縮短管理鏈條,加快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轉變的進程。通過網站、微信密集推送企業動態信息、評論文章,引導輿論,釋疑解惑,確保員工思想的穩定和企業平穩進行。
3.7 開放互動,從單向發布到雙向交流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社會化、實時性、互動性正成為新媒體最顯著的特點。用戶正在從被動轉向,從單向接受信息轉向雙向交流信息,企業宣傳與品牌營銷也逐漸從話語獨占、媒體資源占有轉向用戶社群聚合、品牌共建。要把微信建設成企業與員工平等交流的平臺,增強微信的黏著度和吸引力。
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與否,在于實施者的思維是否因循守舊、不思革新,只有敢于實踐,勇于探索,善于總結,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進與創新才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中獲得成功。
[1]茍東濤.淺談媒體融合.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2]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CNNIC,2013,1.
[3]《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2014,8.
D64
A
1004-7344(2016)32-0033-02
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