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一位心理咨詢師,一位著名電臺主持人,一位屢獲大獎的DJ,一位高居世上最神圣的職務——母親的人,呂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小寶貝從宇宙中一路走來的過程,演示了人間親情,用詩一般的語言,溫馨的話語,揭示了嬰幼兒心理的奧妙,給媽咪們做了一個好的和值得借鑒的示范。
用她的話說,大學八年,學了個好多人眼里不算專業的專業——“漢語言文學”,還機緣巧合地念了法學和社會學,捧回一堆畢業證,被導師界定成一個有靈氣很聰明卻偏偏坐不住板凳的淘丫頭;本該是趴在桌子上盯著電腦爬格子,卻偏偏選擇坐在話筒前隨機應變侃侃而談;本來可以在大學里一本正經做學問當先生,承歡膝下做個乖乖女,卻非要跑到外面的世界摸著石頭去過河……能折騰的沒少折騰,地地道道的東北女孩,在旁人眼里,更是個不折不扣、活力四射、不折不撓,火車頭一樣的“白羊女”!
都說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魔力的角色,直到兒子冬冬的降臨,仿佛一切都變了,她說自己開始眷戀很多,少了說走就走的堅定,變得柔軟,變得精巧,變得更懂得知足和從容。如果說曾經的精彩是為了自己的選擇,那么從孩子呱呱墜地,活得精彩就成了對另一個生命的負責。
作為著名情感節目主持人、心理咨詢師、母親,將要告訴大家帶寶寶的哪些真實體會呢?本刊將連續介紹她帶寶寶的點點滴滴。
呂洋小傳:(附照片)
呂洋,天津廣播電視臺資深談話節目主持人,主任編輯,節目監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注冊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全國主持界最高獎項金話筒獎獲得者。2014年出版《愛到零度也溫暖》一書。
[簡短的自序]
就好像是朦朦的世界里,誕下一抹清亮的光,帶著濕潤的清澈,霎時間柔軟了原本有些干澀刻板的生活。盈盈草香,露水嫣然……現實中的樸素世界以一場無法形容的華麗轉場了我生命的軌跡。
經過了生命中的林林總總,越來越懂得上天的公平,本是不唯心的人,卻在歷經了2011年的死里逃生、擦肩而過、痛失親人之后,被動的安靜下來,學習守護和等待。這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就好像一直在奔跑的人突然被絆倒跌傷,于是陰差陽錯中,反而覺得做一個偏離跑道,跳出舞臺的人挺好。而就在這樣從從容容,漫看得失的時光里,我迎來了冬寶,好像是天使輕輕敲響了我的門,為我送來了此生最好的生日禮物,也因為他的抵達,讓我的生命在瞬間啟動了溫暖的愿景,漫野花開。
“孤單”的孕期
語言貧瘠,影像卻清晰,還記得剛剛得知冬寶的信息,心臟完全失控、猛得狂跳起來,我一下子捂住了嘴,生怕心會跳出來。不是緊張和驚訝,可卻是比緊張和驚訝更深刻的突如其來,雖然期待了太久,盡管隨時都在等待著他的到來,可越是這種好像從容不迫、慢條斯理的等待,越像是極容易被戳穿的謊言。那一刻感覺,如果心情也可以狂歡,我恐怕早已經不醉不歸了。我還記得,那一瞬間,我不自覺地連腳步都變得輕輕的,生怕平時女漢子一樣的做派搖晃了他安穩的搖籃。打電話!打電話!打電話!重要的事情豈止是三遍就可以說得夠,直到聽見爸媽和先生在話筒那邊傳來聲音是和我一樣的雀躍,我才恍然接受了這個幸福的事實。突然覺得呼吸的每一口氣,都好像清晰地滑過身體的軌道,到達寶貝的位置,一下子明白,被稱為“媽媽”的人,是可以瞬間變得強大的,可以為孩子的柔弱構筑起抵擋風塵的圍墻。
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那段成為準媽媽的時光,是分分秒秒被感動的時光, 等待他慢慢長大的日子,是我心里最為安寧的晨起暮落,而其實,我依然眷戀他在我身體里與我依存的光陰,從那一刻開始,就總是期待時間不要走的太快……
我的孕期與很多人不同,本就身處異鄉的我,又恰逢先生趕上多年不遇、常駐單位的特殊安排。所以孕期時光更多是我一個人獨處的日子。雖然相比之下少了朝夕呵護的體貼入微,卻恰好也規避了很多不必要的超級啰嗦和小碰撞,于是,安靜,成了我孕期的第一個關鍵詞。
然而,這依然是一段截然不同的日子,有些緊張兮兮,有些“恣意妄為”,道不盡的一段幸福時光,就這樣展開了。
之前的我,可以一個周末通宵達旦地讀書,百十萬字根本不在話下,餓了就零食外賣,累了就順勢撲倒,昏天黑地地過日子,也美其名曰“幸福至極”。可真當了準媽媽,第一個反省的就是自己沒有規律的作息生活,突然間感恩起“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優秀古訓,并義不容辭地成為了以此為首各種至理名言的忠實追隨者。
甭管自己之前在大腦里儲存了多少知識,也大可忽略我在話筒前以專家身份對孕媽媽們的諸多點播,當我自己當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時,瞬間覺得腦容量縮水得可憐,好多曾經信手拈來的內容幾乎什么都想不起來,感覺必須、馬上、重新學!我瞬間成了簽收快遞的大戶,各種各樣的育兒理論、準媽咪達人之類的書籍層出不窮接踵而來,就連老媽也成了信息搜羅的行家里手,每天都不定時地會粘著手機,電話也好,微信也好,極盡所能地網羅天下最深藏民間的各種有用信息……若換做以前,恐怕我會一百萬個不樂意,可“準媽媽”這個詞超級有魔力,一個人的身體兩個人的心,一種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不僅你的身體擴容在即,你的心都擴容了、柔軟了,以最釋然的方式原諒所有的嘈雜,這好像是在無數文藝作品里出現的一行字,瞬間成了我最貼切的現實寫照,仿似那些紛紛擾擾你對我錯誰是誰非都成了別人家的事情,事不關己,我的世界里,只有波瀾不驚的——懷孕時光。
即便再忙,心也是安靜的。從小我就喜歡貓。喜歡它伸展四肢在陽臺上肆無忌憚地收攬陽光的樣子,也喜歡它慢條斯理把日子過得不那么茍且,既有朝朝暮暮,也有詩和遠方的小驕傲。照貓畫貓,懷孕中的我,也開始把日子過得像貓一樣,擁有越來越多可以發現的小確幸,不患得患失,在任何一種足以影響心情的信息里,只是靜待一個小生命的成長,穩妥安然。
其實,讀再多的書,學以致用最終還是重要的。沒有體驗的時候照本宣科,身臨其境了,才發現課本上的諸多內容在現實里如此精準到位!比如,果然是孕婦效應。原來只顧行色匆匆,哪里會留心別人在用什么樣的方式生活,自然也從來看不見那么多的孕婦在路上迎面而來;可自己懷孕之后,眼睛卻總能搜索到和我一樣挺著肚子的準媽媽們,然后就在“不期而遇”中以共同的話題融化陌生,她的生活本不曾與我有交集,可卻很神奇地因為共同的想象變得親近起來;我也開始關注每一個路過的孩子,會特別柔軟地放慢腳步,去想象自己的寶寶十個月后的樣子,甚至他們的調皮。無數次看見街上吵吵鬧鬧的孩子,看見父母臉上風云多變的神色,常常會在自己的內心跳出一個聲音對自己說:若是面對我自己的孩子,我不會那么暴躁。那個時候我會對自己說,孩子是需要被接納的,是需要被關注的,是需要被尊重的……雖然后來的無數事實證明,當父母下了這樣的決心之后,是需要對自己執行“強行令”的……
名義上的“孤單”,以最幸福的內涵充實著,期待中的日子,終于來了?。ㄎ赐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