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田田
【摘 要】市政基礎設施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項目,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市政項目均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投資效益只能在其使用過程中顯現, 再加上各國政府財政的限制, 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帶給政府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作為市政 BT 項目的投資人面臨著融資風險,所本本文從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的基本理論入手,分析了BT 模式下市政項目投資人的融資風險成因,從而提出了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降低融資風險途徑及防范措施,進而降低投資人的融資風險。
【關鍵詞】市政BT 項目;投資人;融資風險;防范對策
0 前言
BT 模式是指項目建成后就移交給政府,政府按協議向項目發起人支付項目總投資和合理的回報。此形式可適用于任何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出于國安需要須由政府直接運營的關鍵設施。根據國家資產投資項目本金制度的有關規定,根據不同行業和項目的經濟效益等因素,建設項目資本金應占項目總投資的20%至 35%及以上不等、BT 項目的投資造價通常過億元,巨額的投資緊靠施工企業自有資金解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融資來解決。
1 市政 BT 項目的盈利模式
建筑企業直接作為 BT 項目投資人時, 在獲得傳統建設施工利潤的同時還可獲得項目投資收益,吸引力自然大于傳統的施工項目。在市政 BT 項目運作過程中,其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獲得利潤:
1.1 節約工程成本
主要指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與政府簽訂的《BT 投融資建設合同》中約定的回購款中工程建設投資額部分與項目實際建設總投資之間的差額,差額收益部分主要依靠施工方通過優化設計、科學組織施工等手段而產生。
1.2 節約融資成本
主要指回購方支付的資金占用成本與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實際融資成本的差額。
1.3 投資回報
獲得在資金占用成本之外,回購協議中往往還會約定由回購方另行支付對項目投資人投資行為的回報。
2 BT 模式下市政項目投資人的融資風險成因
目前,適合于 BT 投資模式的融資方式主要有銀行貸款、票據貼現、信托、中期票據、發行債券等,而使用最普遍的就是銀行貸款融資方式。當前政策背景下,保障房的建設熱潮還相應帶來了保障房項目的企業債融資熱潮。各個融資渠道面臨著不同的風險形式, BT 模式下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融資風險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2.1 融資能否順利實現
BT 項目投資人開展融資工作,銀行、信托公司等等金融機構作為借款方對融資主體的信用評價、資金實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審查非常嚴格,這要求投資人本身就具備優秀的條件才能順利完成融資。同時當下的金融形式也影響企業貸款的難易度。并且項目投資人在獲得貸款的同時,所貸款項的額度和資金使用能否保障 BT 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這對 BT 項目建設而言也同樣至關重要。
2.2 能否控制融資成本
從緊的金融環境加上較長的投資建設期、回購期往往會使得融資成本較高,除了利率變動風險還有通貨膨脹風險,政府支付的資產占用成本以及投資回報能否覆蓋得了較高的融資成本, 這直接關系到建設企業 BT 項目的盈利水平。
2.3 能否順利歸還融資款項
政府的回購款能否及時到位,項目投資人是否還有其他還款資金來源,這直接決定了融資款項能否順利歸還。總之,融資風險主要與項目投資人的經濟實力、融資能力、前期項目調查及準備情況、項目本身的管理水平、經濟政策變化以及政府的回購能力等因素有關。
3 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降低融資風險途徑
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想從自身管理方面降低融資風險,可通過兩個途徑:
3.1 事先設計好可行性高的融資方案
融資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看項目投資人的實力和項目情況能否滿足金融機構貸款的要求;同時,項目投資人應盡量在貸款項目正式簽約前摸清金融機構的貸款意向,或與中介機構共同商討可行的融資方式,并準備好多個備選融資方案及投資超支時的應對預案,以盡量降低投資資金不到位時的投資風險 。
3.2 設計合理的融資資金結構
BT 投資模式下,融資成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融資成本一般指企業向外部融資產生的籌資費用,包括貸款利息、貸款合同印花稅、抵押物評估費、抵押貸款登記費、擔保貸款擔保費、銀行手續費等,采用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融資時還應包括聘請債券承銷機構、審計機構、信用評級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費用,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財務費用;而廣義的融資成本除了狹義的融資成本外,還應包含項目投資人自由資金的資金占用成本。那么合理比例的使用自有資金和對外融資,形成完整高效的融資資金結構,不僅能夠有效的節約部分財務費用,還可適當的進行資本運作,以保證資金流不斷裂。
4 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融資風險防范建議
利用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解決 BT 項目建設資金難題,幾乎是 BT 項目投資人的必經之路,但形式越多樣,面臨的風險也千變萬化,規避風險也就成為重中之重。首先針對市政 BT 項目普遍使用的債務融資,建議采取如下風險防控措施:
(1)BT 項目投資人應加強 BT 項目前期調查,對 BT 項目要精選慎選。
(2)BT 項目投資人應當事先對可能影響融資成本的經濟政策進行預測,對融資成本做充分測算。
(3)針對融資成本變化的風險,BT 項目投資人可通過在融資協議中鎖定融資成本,通過與政府的回購協議約定將融資成本風險轉移給政府或通過融資創新方式降低融資成本變化的風險。
(4)通過發行債券或發行票據的方式融資時,關鍵在于信用評級,所以,BT項目投資人應加強與中介機構溝通,通過合理途徑提高信用評級,有效的充實資金來源。
(5)BT 項目投資人在與資本市場不斷接觸的過程中應未雨綢繆,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企業運營機制與內部各項管理制度,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其次,針對股權融資,因股權融資在我國市政 BT 項目的應用并不廣泛,所以借鑒國外案例,淺談幾點防控措施建議如下:首先同債權融資一樣,項目投資人應加強對入股方資產實力、信用狀況的調查,并嚴格審慎簽訂股權合作協議,特別是對資金注入條款充分重視,防范入股方首次資金注入以及增資擴股時不能按時注入資金的風險。其次,應當對 BT 項目公司章程加以重視,同時完善 BT 項目公司股東會及董事會議事規則,提高議事效率可有效避免未來發生爭議時無章可循 。最后,無論是財務投資人還是戰略投資人,BT 項目投資人均要防范其濫用回購條款給 BT項目帶來的融資風險,否則,融資期限屆滿時財務投資人要求大股東即(BT 項目投資人)回購,或者要求公司回購,但此時政府尚未對項目正常回購,BT 項目投資人也無其他資金來源的情況下,則極易導致項目投資人對 BT 項目建設的重大違約,從而出現更大的投資風險。
5 結論
市政 BT 項目對于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深入探討市政 BT 項目運作過程中的風險,對于樹立和增強風險防控意識,提高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回顧本文內容,作為 BT 項目的投資人,企業不僅面臨著政府信用和還款能力等外部風險,也存在自身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工程質量、成本管理等內部風險,必須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制,以提高市政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建設質量和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華.我國 BT 模式投資建設合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9).
[2]周磊,周正康.市政項目的 BT 融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研究[J].現代管理學科, 2012(9):10-16.
[3]馬東.采用BT模式加強工程建設管理淺論[J].商場現代,2012(5):80-81.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