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霞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以濃厚的興趣為前提的。問題的關鍵在于,老師如何培養學生對于現代文的閱讀興趣,如何拓寬他們對于現代文的閱讀視野。下面,我就多年來在這方面所做的嘗試性的工作,以及所得的點滴體會訴說如下:
(一)教師要作興趣的引導。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老師能引導學生俾善于讀書,則其功至偉。”那么,要使學生善于讀書,前提是使學生有興趣讀書。近幾年來,我一直將興趣的培養作為一個工作的重點來抓,有時我甚至將每周的語文課抽出一節,專門用來給學生讀一些當前刊物上最新發表的科技論文和文學作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尤其是對于學生不易感興趣的一些文章,比如物理學科和生物學科中的一些最新的帶有很多專業術語的研究論文。再比如文學作品中劇本、雜文一類的讀物,我就在讀過之后作盡可能詳細的闡述,激發他們的興趣,引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在這樣的努力下,我所帶的班級的學生,明顯比本年級其他班的學生表現出更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促進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
學生之間,由于在年齡上比較接近,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很容易有共同語言,容易交流。因此,學生之間的閱讀內容、閱讀心得、閱讀經驗的交流是現代文閱讀興趣培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很有效的途徑。為此,我經常在課外,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活動。在交流時,讓他們讀自己認為好的文章給其他同學聽,談談自己讀某些文章的感受,交流自己讀某一類文章的經驗。有時,甚至當某個同學因讀了一篇自己認為精妙之極的文章而激動不已時,我就讓他走上課堂,課上讀這篇文章,談談感受,說說對這篇文章的認識、評價。這樣,學生既培養了現代文閱讀的興趣,又拓寬了閱讀視野。
二、通過閱讀和寫作提高理解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要素,更是學生要培養的兩大語文能力。閱讀和寫作,固然有密切的聯系,寫以讀為基礎,讀因寫而得益。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兼顧寫作,在寫作教學中必然要兼顧閱讀。我們不妨按照由易到難的邏輯考慮學生現代文閱讀分析能力培養的問題,即以寫作訓練閱讀。
在這一點上,我很贊同我校一個老教師的做法。他在每一節課前,要求學生做一個五分鐘的演講,演講的題目和內容由學生自定,可以是自己寫的,也可以是從刊物上尋找的自己喜歡的內容。當然,他更著重對學生自己所寫的東西進行評價,激勵那些積極主動創作的學生。由于演講的內容不作任何限制,作業就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其興趣之濃厚,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有一次,學校安排幾個老師聽他的課,這位老師考慮到有人聽課,想把這一環節省掉,結果那天輪到該演講的一個學生卻無論如何也不同意,他說他為了寫好這篇稿子,精心準備了那么長時間,好不容易輪到了,怎么能省掉。好幾次,我們聽他的學生的演講,無論是演講的內容,還是演講上的技巧,還是演講的效果,都超過了我在其他場合下所看到的學生演講比賽。為什么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原來學生為了演講成功,想方設法地搜集資料,竭盡心力把自己的演講稿寫得精彩。我好幾次走進他所帶的班級,只要很隨意地往任何一個學生的桌洞里一看,幾乎就能發現一些文學刊物或科學雜志。這樣,他們為了寫得精彩,從而積極主動地反復閱讀某些資料,甚至為了某個問題要進行多方面的閱讀。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正是受了這樣的啟發,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語文作業本,讓他們每周摘抄兩篇精美的文章,或者寫兩篇讀后感。學生為了能寫好讀后感,自然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原文,把握原文的內容與思想,甚至揣摩這篇文章的寫作技巧。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就獲得了一種現代文閱讀理解方法技巧上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時間長了,日子久了,自然會歸結為一種理性的經驗方法。這種做法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曾經就幾次月考的現代文閱讀理解方面的試題作過一個調研,發現我班同學在這方面的得分明顯高于同年級的其他班級的學生。實際上,我并不曾給學生就閱讀的技巧方法作過任何指導。我一直認為,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雖然不曾接受過方法技巧上的專門的系統的訓練,但是,為能夠寫好一篇像樣的讀后感,所有的方法技巧,諸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理清文脈,分析層次;把握內容,歸納中心;根據內容,進行推斷,等等,所有老師認為方法技巧上的東西,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