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紅安徽省望江中學
談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學
徐達紅
安徽省望江中學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為社會培養需要的創新性人才。
自主學習;高中地理;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高中地理課堂上要注重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使學生能夠自主性學習,教師需要拉近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不僅僅把學生當成接受教育的人,而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在課堂上尊重他們、愛護他們、善待他們。在上課時,給予每個學生機會展示自己,對學生一視同仁,即使有的學生的答案并不是很正確,也要感謝他們并委婉的改正學生答案中的錯誤。學生是教學活動最具有發言權的,教師可以定期的開展民主評教,聽取學生的建議,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完善。
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要不斷的學習。通過學習,增加自身的閱歷提高自身的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能坦然的面對困難和挑戰,運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高中生對于具有豐富閱歷和內涵的人是非常尊敬和向往的。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增加自身的涵養,在上課的時候用自身的品質感染學生,拉近自己同學生之間的距離。
2、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地理課堂打擊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為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地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有效的課堂導入、創立問題情境、利用游戲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時,因為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地理環境,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民宅形式,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不同地區的不同民宅樣式,制作成PPT。上課時,教師先向學生們進行提問,詢問他們知道哪些具有區域特色的民宅,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劇烈討論,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學習PPT中的內容,隨后問學生是否想要知道這些民宅形成的原因,這時學生們一定會回答想,然后引入到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學習上。在上課時,利用課堂導入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課程學習。
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師要認真的閱讀和研究教材,并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資料積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提出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質疑。如,在學習《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一節時,教師在上課時鼓勵學生進行提問,有的學生會問天然氣資源是非常清潔的資源且我國西部地區天然氣的儲量非常豐富,可是為什么近些年才受到重視進行開發呢?為什么要先開發山西等省的煤炭資源呢?教師在上課時可以不回答這些問題,而是將這些問題作為課下的作業,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氣候條件、科學技術條件等方面入手,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在下一堂課上,每名學生分別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根據學生的理解確定全面恰當的答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引導學生在課下自己查資料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搜尋資料的能力,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真正能夠自主學習。
因為高中地理中知識點較多,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地理知識的記憶變繁為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的難易程度確定是否需要運用思維導圖。如,必修二課本中的第三四章農業、工業的區位及主要農業區和工業區的形成等內容,因為內容較多且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為密切,在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要注重運用思維導學。教師在進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首先需要將本節課中的關鍵詞和學生的疑問當作思維導圖中的枝干提出來,在上課時有重點的進行授課,做到因材施教。在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作隨堂筆記,學生在跟著教師的教學步驟做筆記時,學生自己也在進行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睛和耳朵,并通過筆記直接將自己的思考結果記下來。讓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又能使他們在細微知識點上做到不缺不漏。
地理學科的考試題目,就是思維導圖的逆向形式,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要從問題入手進行逆向思考,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問題是思維導圖中的關鍵點,而題目中提出的信息是思維導圖起始狀態或者中間過程的某個信息,學生確定了正確的方向后對問題進行思考就可以獲得問題的答案。如,如圖所示,外圓的維度數為n,圓內為某日極晝分布的范圍,中心點為極點,此時非陰影部分日期為m。據此回答,此時太陽直射的維度為:北緯(23.5°-n);南緯(23.5°-n);北緯(90°-n);南緯(90°-n),此時的北京時間為:(m-1)日8時;(m+1)日8時;(m+1)日2時;(m-1)日2時。(此時的陰影部分與十八點整點時的時針和分針處重合)。在這道題中包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在閱讀圖像時,要判斷其中隱含的地理條件,根據那些條件解決問題。例如根據經緯度可以判斷南北半球,用陰影和非陰影的位置來判斷0時經線等。解決這道題時,需要在對圖像進行判斷,提取有效的信息,然后利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在預習階段繪制思維導圖,然后根據教師的授課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教師要積極的對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促使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能力不斷提高,使學生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運用這種學習工具。
總之,在高中地理課堂上,為了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教師要積極的營造寬松的上課氛圍,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并經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帶領學生了解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根據自身實際,對地理知識進行梳理,形成適合自己的知識點記憶體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王小溪.高中地理概念地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王文章.自主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高考:綜合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