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陽 (浙江樹人大學 310015)
高校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周丹陽 (浙江樹人大學 310015)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內容,而高校絲網印刷課程的開設為實踐教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絲網教學模式存在許多不足,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研究絲網印刷的概念、特點、應用以及開設該課程所產生的教學意義。同時深入分析在具體的絲網印刷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高效實踐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議。
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實踐
高校開設絲網印刷課程教學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等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高校課程教學的優化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絲網印刷教學中卻存在著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不恰當等問題,不僅降低了教學質量,還造成該課程教學的教學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急需加大探索、實踐高校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一)絲網印刷的概念
絲網印刷是孔版印刷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主要是在網框上網繃金屬絲、合成纖維織物、絲織物,并在絲網印版的時候使用光化學制版、手工刻漆膜等方法。而目前使用的絲網印刷,多是采用照相制版的方式對感光材料進行制版,如印染紡織品、商品包裝、招貼畫等平面載體的絲網印版1。
(二)絲網印刷的特點
絲網印刷的主要特點表現為:面積大小、承印物表面形狀等不會對絲網印刷產生任何的限制作用;具有較強的覆蓋力、較為厚實的墨層;較小的壓印力,對絲網印刷這種較小的壓印力的進行利用,印刷工作可以開展在易碎物體上;具有較為柔軟的版面,且在軟質物品、硬質物品上都可以進行印刷;對于多種類型的油墨都適用,如合成樹脂乳劑型油墨、油性油墨等都可以用來印刷等特點。
絲網印刷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在空氣、水介質不可以應用之外,世間的任何物體都能夠作為絲網印刷的承印物。
(三)高校絲網印刷課程教學的意義
在高校開設的絲網印刷課程,有機的結合了藝術教育、絲網印刷技術,對藝術教學模式的豐富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增強、全面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另外由于絲網印刷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有所涉及,培養高校學生的絲網印刷能力,能夠滿足社會對絲網印刷人才的需求,有利于發揮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高校絲網印刷課程的教學意義重大。
(一)絲網印刷課程存在教學脫節問題
絲網印刷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一門實踐課程,該課程目前的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脫節,雖然將該課程設置為實踐課、必修課,但是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重視程度不足,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比較缺乏,加上教學時間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該課程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生需要對絲網印刷的理論知識進行牢固的掌握,在有限的工作室空間內,還要實踐操作練習絲網印刷中的套色印刷、單色印刷技能,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難以形成系統認知。
(二)教學內容局限于工藝流程的簡單操作
目前,絲網印刷課程中的實踐教學主要訓練學生簡單的工藝流程操作,使得學生在學習之后僅能掌握基本的絲網印刷技能,同時學生在學習之后也很難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難以提升學生應用實踐能力。本人特意了解以往上過該課程的學生,得到的反饋是:課程中只是簡單的操作,上完就忘了,什么都沒有學到。
(三)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在高校絲網印刷課程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具有單一性的弊端,在實際教學中通常由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并對簡單的絲網印刷操作進行演示,然后學生進行模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重視,難以發揮其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最終造成教學效率較低,學生不能夠真正的掌握絲網印刷技能2。
(一)明確教學目的
在實踐、探索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案例引導的教學方法,深入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同時還需要對絲網印刷課程教學的目的進行明確,為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提供幫助。如在絲網印刷課程的教學中結合設計教學,突出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重點講授套印工藝與單色印刷、感光制版工藝等內容,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二)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以往的絲網印刷課程教學內容應當采取繼承、創新的態度,從而實現對學生“再創造”能力的培養。如將絲網印刷課程與創意設計類課程相結合,可以有效解決單學科教學知識不足的問題。本人在課程中嘗試與海報設計、圖形創意等等課程相結合,比如海報設計課程作業通過絲網印刷以海報的形式展示出來;比如與圖形創意課老師共同備課教學,對教學內容采取實驗研究的教學方式,在圖形創意課程中主要是將表現、設計插圖、圖形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設計出創新型、適用型的圖形,若是學生的僅使用草圖來表現自己的創意,那么則難以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而利用絲網印刷技術,在正式的作品中表達其圖形創意,并制定密切聯系到生活實際的作品,例如將圖案印在T恤、包袋、杯子、靠枕這些生活用品上,這樣不僅可以展現出學生的創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3。
(三)與實踐有機結合
為了促進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可以采取對絲網印刷課程進行全面“激活”的方法,本人在課程教學中積極與相關印刷企業取得聯系,帶領學生實地考察,深入生產第一線參觀學習,使學生近距離體驗整個印刷生產流程,直觀感受真實的絲網印刷產品,接觸實際操作的印刷工人,了解具體操作問題等等,從而引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為學生的實踐操作奠定基礎。
另外本人在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沒有足夠的信心,所以在課程中我會不斷鼓勵學生參加比賽及創意市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作業以成品的形式面對大眾展示,接受檢驗。比如我院視傳的同學在我的指導下印制的T恤、包袋,在浙江樹人大學藝術學院15周年藝創義賣創意集市中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使學生的作品質量更上一層樓,同時還能讓學生獲得成績感。以此多種教學模式結合的方式來豐富絲網印刷課程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對絲網印刷技術產生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能夠了解到高校絲網印刷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等問題,為了促進其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掌握更扎實的絲網印刷技術知識,可以采取結合實踐、豐富教學內容等方法。
注釋:
1.張靜,潘子廣.高校藝術教育絲網印刷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包裝,2010,10:40-42.
2.張舒言.絲網印刷工作室課程的延展性——談高職院校絲網印刷工作室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改革[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15-18.
3.王恒戰.絲網版畫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武夷學院為例[J].武夷學院學報,2014,06:63-65+79.
周丹陽,職稱助理研究員,學歷本科,學位碩士,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樹人大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