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適 (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425000)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芻議
鄭 適 (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425000)
現今,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整體深入,傳統高校美術教育迎來改革的契機與挑戰,從國內高校整體美術教育情況來看,課程改革已經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對于現階段的高校美術教育而言,應當在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此即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未來發展路徑所在。本文以筆者自身高校美術教師的視角對當前國內美術教育改革情況進行了梳理,結合對當前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學情分析與研究,探討了美術教學改革策略,以期為國內高校美術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參照。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傳統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等美術院校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美術教學應該探索一種教學改革的思路,并以此作為提升美術教學水平的關鍵。下面本文將從當前國內高等院校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現狀概述入手,分析高校美術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一直以來,國內高校美術課程教學方式多因循守舊,具體表現為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多數教師依然采取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美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知識接受地位,因而造成美術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學生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得到有效地激發,進而影響了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不利于對學生美術素養的養成。怎樣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課堂的知識學習過程之中,使學生的潛力得以被充分發掘出來,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動力,是高校美術教師所亟需思考的問題。
高校美術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注重實現對傳統教育觀念的更新;重新建構課程體例,完善美術教學內容;強化美術實踐教學。
(一)教師應當注重實現對傳統教育觀念的更新
作為高校美術教師而言,應當在傳統教育理念進行積極的探索更新,以便藉由現代教學理念的秉承,為學生創設高效的美術教學課堂。藝術院校的創辦目的在于使自身成為杰出美術人才得以成長的搖籃,可是由于現在的高考熱和各種美術教育弊端,使得各大院校培養的人才實質上并不完全具備一個優秀的美術人才所需的素質。現在各個院校的高材生更多的是只擁有熟練的畫畫技巧卻沒有培養創造性思維,這也無疑是與我國全面素質教育相違背的。從現代教育學的觀點來看,美術教育不但應當實現對學生美術知識與美術技法的培養,同時亦應當在教育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美術創作創新能力的養成,以及對學生審美旨趣的提升,并且應當使學生在接受美術專業教育的過程中,使其養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因此可以說,高校美術教師應當積極進行美術教育觀念的更新,在教學中既對學生進行授業,同時又對學生進行傳道,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二)重新建構課程體例,完善美術教學內容
從實踐角度看,現今國內多數藝術院校在美術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課時安排不合理,即表現為理論課時過少,總體課時設置向技能課傾斜,未能使二者協同發揮教學效用,基于此種情況,筆者認為,應當依托現代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當前的美術課程體系設置情況加以科學的優化整合。
1.重構理論教學內容同技能教學內容的關系,使二者發揮協同效用
客觀的講,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研習的最終目的在于掌握美術作品創作能力,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技能課教學內容能夠較好地實現這一目的,然而這并非意味著理論教學內容無足輕重,因而可以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壓縮與刪減,恰恰相反,理論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的美術修養、文化底蘊起到無法替代的效用。教師通過對名家名作的講解以及帶領學生進行賞析,能夠使學生學習其優點,滿足了創作的訴求。然而,據調查,時下有一部分院校沒有開設美術鑒賞和美術批評課程。這種不夠重視美術理論課程構建和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勢必導致學生把感性的審美體驗與理性的批評意識隔離開來,則將導致學生綜合素質同專業素養的人為割裂。有鑒于此,教師應當以理論教學為先導,使學生藉由理論知識的習得獲得美術創作技能的提升。
2.注重對美術理論教學內容的內涵建設
學生美術素養的養成,相當大的程度取決于學生的日常臨摹與鑒賞能力的養成程度。在實踐中,國內諸多藝術院校忽視鑒賞課的現實教學意義,將其設置為考查課,使學生對此種課程重視程度下降,投入度嚴重不足。
基于提升美術理論知識教學效度的考量,高校美術教師應當為學生指定知識預習范圍,允許學生按照喜好進行遴選學研習,從而使學生通過自身的興趣著眼點進行自主知識探究,進而夯實其美術理論知識功底。
(三)強化美術實踐教學
美術課程的實踐應用性較為突出,有鑒于此,高校美術教師除應當注重美術理論教學之外,必須注重對實踐教學內容的強化,進而實現二者對美術整體教學體系的科學建構。具體而言,教師應當邀請國內外美術家為學生進行專場主題講座,帶領學生去美術館進行臨摹寫生,組織學生參與到各類創作活動之中。除此之外,高校應該建立美術實踐基地,每個院校應該綜合考慮人文歷史、地域、民俗、風景等多個方面因素建立1-4個藝術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高校美術教學應該將課程教學和實訓項目有機結合起來,高校應該積極主動和電視機構、廣告企業等單位合作,而且應該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定期安排美術專業學生到單位輪崗實習,在單位選擇一些關于美術的項目讓學生參與創作設計,如若學生的作品被選用,則應當對學生進行物質激勵,如此一來,使學生能夠在在校期間獲得參與項目制作的寶貴契機,從而使其專業技能得到實際歷練。此外,高校美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注重假期實習活動,使學生積極在假期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進而在實習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進程的深入,國內藝術類院校應當進行美術教育改革的積極探索,使現今美術教育模式同市場化人才訴求之間的割裂狀態得以改進。作為高校美術教師而言,應當秉承現代教育理念,積極進行美術課程教育模式創新,同時高校管理者亦應當對教師的教學創新活動給予足夠的支持,以便保證教學創新的效度。
[1]丁芊.高等院校藝術學美術基礎教育適用性教學探索[J].藝術教育,2016(05).
[2]石頭,龐磊,李偉明.人文視角中的高職美術基礎學習評價[J].綠色科技,2013(11).
[3]張婷.探討現代職業院校美術教育的目的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7).
[4]楊清和.高等美術院校專業教師職業行為特征研究[J].管理觀察,2013(30).
[5]郭號林.試論高等美術院校的通識教育問題[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8).
[6]李舒弟.藝術之橋——中國南非美術教育教學與管理之比較[J].文藝爭鳴,2010(02).
[7]徐丹旭.我國高師美術學課程的比較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8]華龍寶.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思考[J].藝術百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