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馮宇波
?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辦法
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馮宇波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過去舊的稅制早已不適應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營改增”在促進市場自由競爭的前提下,也是推進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切口,更是我國稅制完善的重要體現。本文從“營改增”的意義說起,闡述了“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應對的辦法,從而使新的稅制改革更加適應企業的賬務處理,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營改增” 企業財務 影響對策
應該說“營改增”對于每個企業管理者來說都是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在擁護與執行國家稅改政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分析“營改增”對企業生產的重大影響。如在財務人員、財務風險、稅收管理、財務報表分析上,尤其是對三大主表的分析等都有重大改變。稅負是企業重要費用之一,它影響著企業的利潤,同時也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決策方案的制定乃至執行,所以,我們有必要細致地深慮,使企業盡快地適應稅改,并利用稅改中的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實現。
自從我國加入WTO國際組織以來,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大,國際競爭力也不斷加強,我國稅制體制不合理的因素也逐步顯露出來。如營業稅與增值稅在中國同時并存,導致重復征稅現象十分嚴重。另外,營業稅的大量存在也不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發展。為了刺激出口退稅、促進國際競爭、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進程,使中國的稅制早日與國際接軌,一定要推進稅負的公平。
“營改增”對于國家來說是個系統工程,對企業來說,在影響了利潤的同時,也影響人員、業務、風險等財務管控,具體如下。
2.1對人員的影響
我們知道增值稅是以票抵稅,我國對票據的管理十分嚴格,這對“營改增”企業的財務人員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與難點。因為“營改增”后,其賬務處理也十分復雜,它需要財務人員具有扎實功底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另外“營改增”后,增值稅的政策有了很大的調整,這對老增值稅企業來說是機遇伴隨著風險。以上這些都要求財務人員在精通本職業務的同時,努力學習新知識,尤其是相關稅務的法律法規,以此來提升自我,盡快地適應新的稅制要求,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建設盡到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2.2對財務風險的影響
前面我們說過,國家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具有嚴謹的制定要求,一旦操作有誤就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影響。另外“營改增”后,有關增值稅的各種政策也比較多與復雜,不加以分析而用以前的思路去經營,會給企業增加許多稅負負擔;如果仔細地分解稅收政策,積極地參與納稅籌劃研究活動,可以為企業開辟一條新的降低稅收成本的廣闊天地。但是,我們知道收益與風險并存,由于操作人員的思維能力與技術水平有限,導致政策的運用有誤,或者是執行過程中有偏差,以及外界市場環境瞬間變化等原因也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甚至會面臨著行政或刑事風險。
2.3對稅收管理的影響
首先增值稅發票的申請、領購、使用、管理等環節十分復雜,甚至連采購人員都需要懂得發票管理規則。因為上述環節都會涉及發票的納稅與抵稅,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其次,增值稅的銷項稅確認,即收入的確認十分復雜,增值稅法規定的八項視同銷售行為管理起來十分困難。再次,增值稅是價外稅,不同于營業稅的價內稅管理,所以在計算上也十分復雜,需要換算。增值稅的稅種多,在確認與計算上也比較麻煩。最后,在申報過程中,以及稅務機關溝通過程中,都相對于營業稅管理迥然不同。稍有不慎,都會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影響。所以,無論是企業主管領導,還是企業的財務人員,甚至是采購人員都應給予重視。
2.4對財務分析的影響
三大主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幾乎涵蓋了企業經營全過程,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都能從三大主表中得到真實反映,所以精明的管理者們缺少不了對三大主表的分析,以此來自我檢測監督企業經營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營改增”后對企業三大主表的影響有如下幾點。
2.4.1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營改增”后,新增固定資產進項抵扣增加,固定資產原值減少,隨之而來的是折舊減少,舊的固定資產正常計提折舊,這樣,期末余額也將逐步減少。從短期看,企業資產負債將都會下降;從長期看,隨著企業利潤的增加,抵扣力度的加大,資產規模將不斷擴大,資產負債總額將逐步上升。
2.4.2對利潤表的影響
“營改增”后沒有重復計稅,也就沒有了重復的營業稅金及其附加,所以企業的成本費用也就相對減少。另外,隨著“營改增”各種稅收優惠的出現,企業經營管理者也千方百計地進行納稅籌劃,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稅負,從而減少了稅收費用,增加了企業的利潤。
2.4.3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現金流量表是由經營、投資、籌資三大活動組成。“營改增”后,由于一些生產經營型固定資產可以抵扣,投資活動將會逐步增加,所以企業的現金流出將會增加;由于企業的稅負減少,導致納稅成本降低,所以企業經營凈現金流量將會增加;由于投資活動的增加,籌資與融資力度也將會加強,所以企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將有所增加。
3.1強化意識,提高隊伍建設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營改增”既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方式,又影響了企業利潤,最終影響了企業的效率,所以要給予高度重視,絕不能掉以輕心。首先,要從企業領導做起,關注稅改,強化意識,讓領導參與進來,這樣有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其次,是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讓他們多多學習與稅收相關的法律知識,尤其本省、本地區的稅收有關文件,做好這方面的后期服務工作。如在時間上給予支持、在物質上給予加薪、在精神上給予鼓勵。最后要強化全員意識,尤其是對與財務相關的人員要進行大力教育,如對供銷人員、管庫人員等進行增值稅的法律意識教育與宣教工作,讓他們在工作中處處留神增值稅發票的取得與管理,告誡他們在能取得增值稅發票的前提下,盡量取得,并且注重發票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3.2完善記賬程序,優化納稅籌劃管理
增值稅的運用不當的確會給企業帶來很大風險,但是我們必須面對全國統一“營改增”這一稅制現實。所以,我們在加強人員強化管理與培訓的前提下,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改進財務業務流程、細化增值稅的明細賬管理,充分發揮財務崗位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制衡的作用。另外,要有專門的納稅籌劃部門,該部門要隨時關注稅收政策,特別是關注“營改增”后稅收優惠以及市場的走向,再根據企業實際,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去應對“營改增”后稅負所面臨著的新問題、新情況,更要分析上述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即風險預測與防范一定到位。
3.3完成財務管理制度
目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增值稅票已經覆蓋到了第三產業的各行各業。面臨著這樣的巨大改革,無論是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之間都會有短期的不適用現象,隨之而來地會產生一些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企業要盡快地調整自身的財務核算制度,并及時更新與完善核算的內容,同時更要加大審核力度,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學會開源節流,根據稅制改革,轉化管理觀念與經營模式,不斷地提高市場的運營化。只有這樣不斷完善內部環境,才能適應外界新的環境需求,企業才能提高市場的適應度,才能逐步發展壯大。
3.4加強財務分析力度
財務的職能就是反映與監督。反映就是具體的核算,監督的升華就是分析評價,最后在不斷地分析中加以改進與提高。可見分析是本次經營的總結,又是下次經營的開始。所以,正確的分析應該是企業良性循環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三大主表是企業運營在財務管理上的側面反映,所以企業要強化對三大主表的財務分析,在有效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經營機制與激勵模式,以此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制定出企業運營的最佳方案與戰略,進而促進健康發展。
總之,我國從2012年1月1日起,在各行各業陸續地推行了“營改增”征稅模式,這一大的舉動從整體上來說推動了稅制的改革與產業的整合,促進了企業的自由競爭。所以對于企業來說,這一舉動是機遇也是挑戰,更是嚴峻的考驗,因此我們要將“營改增”同企業的經營、財務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尤其是在財務管理中,更好地運用財稅政策,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成壽萍.論交通企業營改增后的財務管理[J].新會計,2012(06).
[2]白杰松.營改增后對財務的影響與分析[J].首席財務官,2012 (07).
[3]周佳雯.營改增全面開展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2(09).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c)-030-02